黄炎芳,史利卿
(1.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430014;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史利卿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从事呼吸专业医教研工作近30年,史教授结合前人认识及个人多年经验,提出湿热咳嗽是咳嗽较为常见、多发的证型。史利卿在感染性疾病、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湿热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湿热咳嗽病因亦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一为外感湿热之邪,闭阻上焦,肺气失宣发为咳嗽;一为肺脾气虚,湿邪内生,久而化热,上干于肺,肺失肃降而为咳。《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史教授认为,肺脾气虚,湿邪内伤,是导致湿热咳嗽的中心环节。加之生活条件优越,食饮厚味膏粱,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每致脾胃受损,脾气呆滞;脾主湿,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导致湿邪内生。湿浊停聚日久,则郁而化热,加上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催生了现代人的湿热体质。内生湿热上熏于肺,阻滞肺之气机,使肺气宣降失常,从而致咳。或复感外部湿热邪气,同气相求,外内合邪,更易致病。亦有外感风寒、风热等外邪,内侵于肺,日久风邪渐去而余邪入里化热,与内伤湿浊相合而致病。
总的病机在于湿热之邪干肺,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嗽。湿性氤氲粘滞,与热合则如油入面,两者胶着难分,致病势缠绵反复。湿性重着而趋下,得热则又可蒸腾于上,是以湿热为患,往往蒙上流下,弥漫三焦。郁于上则咳嗽、胸闷,停于中则见脘痞腹胀,流于下致大便粘滞或稀溏、阴汗,行于肌表而见肢体困重、手足汗出。湿热致病,阻滞气机,水津不能上乘于口,故常见口干渴等类似阴虚症状,但因阴液损伤轻浅,是以往往表现为口干不欲饮水或饮水不解渴甚至但欲饮水不欲咽。口咽少津,加之热邪熏灼,故常见口粘、口苦。湿为阴邪,最伤阳气,热为阳邪,耗散正气,是以湿热为病,常见阳虚症状。古人云,大抵湿热伤于阳者十之八九,伤于阴者十之一二。且湿性氤氲,最易阻滞气机,湿热袭肺,或妨碍胸背阳气布散,或久郁肺腑,损伤肺阳,是以湿热咳嗽常常伴见后背凉一症。
湿热致病,又有湿与热孰轻孰重之别。湿邪偏重可见无痰或痰白清稀或量多而滑,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正常,舌苔白腻;热邪偏重则可见痰少粘难咯甚或痰黄,手足心热而汗出,大便粘滞不畅甚则便秘,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湿热咳嗽以咳嗽迁移、舌红苔腻为主症,咳嗽较轻,痰量较少,痰色多白,同时伴见湿热证的常见症状,如:胸闷不舒,口苦、粘,口干不欲饮水,脘痞腹胀,大便粘滞不畅等。
史教授在治疗湿热咳嗽证时,从“湿热治肺”出发,以轻宣肺痹,清化湿热为大法。方用厚朴麻黄汤合三仁汤加减。药用炙麻黄、黄芩、前胡、厚朴、炙紫菀、炙款冬花宣降肺气,止咳化痰。杏仁、薏苡仁、白蔻仁、滑石、通草、淡竹叶、厚朴、半夏轻开上焦肺气,分消湿热。“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湿热为病,诸症变化多端,史教授临症随症加减,疗效肯定。若脘痞腹胀,湿阻中焦,则加佩兰、藿香等,芳香醒脾化湿,“以除陈气”。若肢体困重,湿流肢节,则加苍术,汗以解之。若阴汗多,则加黄柏、牛膝等,增强清利下焦湿热之力。若见阴液有损,则稍佐麦冬或鲜茅根、生地等以滋阴养液。若脾虚较重,纳呆食少,则加茯苓、白术、白扁豆、焦三仙等以健脾。若仍有风邪留念,则伍荆芥、青风藤等以祛风解表。若后背凉明显,则稍佐桂枝、干姜温肺通阳等等。
患者,女,28岁,于2009年2月11初诊。诉每年冬天感冒后咳嗽20余年,每次持续到2周以上。此次咳嗽3个月,亦因感冒引起。现咽痒,咳黄痰,咳甚则吐,怕冷风烟味,辛辣刺激。曾服罗红霉素无效。纳减,夜梦多,二便尚调,舌边尖红苔黄腻,脉细。拍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咳嗽(湿热内蕴)。西医诊断为感染后咳嗽。治以轻宣肺痹,清化湿热。药用炙麻黄6g,黄芩12g,前胡10g,厚朴6g,生薏苡仁20g,清半夏6g,陈皮10g,瓜蒌皮15g,白蔻仁3g,紫苏子6g,紫苏梗6g,炙紫菀12g,炙款冬花12g,胆南星6g,黄连3g,淡竹叶6g。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服7剂后,咳减约半,间断咳嗽,轻度咽痒,有咽干,咳引呕吐缓解,舌红苔黄腻,脉细。上方去陈皮、瓜蒌皮,加藿香、佩兰各15g,炒栀子6g,以加强清热化湿之力,续服7剂。服第2剂咳嗽即基本缓解,服完7剂后咳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