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可嘉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山西某煤矿由于受高瓦斯、水害等复杂条件的影响,矿井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该矿为确保矿井安全,始终坚持“科技兴矿”战略,切实把加快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强矿井安全管控、采掘工艺优化、矿井灾害治理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引入和使用力度,进一步提高矿井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系数。
煤矿安全管理应该是煤矿企业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目标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七个一”安全管理模式,即每天一次危险源辨识,每周一次安全例会,每旬一次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全员培训,每季一次安全座谈,每半年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每年一次管理评审。
该矿为加强井下辅助运输管理,在井下各大巷转弯处安设了广角反光镜、转弯标识牌及地点指向牌;在大巷下坡路段加密了车辆失控防撞装置,设置紧急避险车道及躲避硐室等。严格执行“停车行人”管理制度,即所有入井车辆在井下巷道行驶过程中,如若遇到行人或作业人员,必须驻车鸣笛,示意人员远离车辆到达安全地点,司机看到灯光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准启车;否则,严禁启车通过。对不遵守此项规定被查处或举报者,按严重“三违”处理。
在2012年推行区队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风险抵押管理的基础上,2013年,该矿将风险抵押管理范围扩大到普通员工和业务管理人员,制定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全员自主安全管理职责,提高了各业务部门自主业务保安意识。
将月度工资总额的35%作为全员安全绩效考核工资,对矿领导、业务科室、区队、承包商和个人严格考核兑现,增强了全员参与体系运行和自主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我国煤矿连年瓦斯灾害频发,给企业经济与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危害。如何减少和防止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保证“一通三防”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2.1.1 建立高效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以矿长总负责的全员瓦斯防治管理机制和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的专业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配置了通风副总分管“一通三防”业务,部门设置由通风科负责“一通三防”各项业务,成立专门的瓦斯抽采队、通风队,矿井成立了矿山实验室,负责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研究。
2.1.2 完善地面抽采系统
矿井在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建有地面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其中,北部区地面抽采系统,高负压抽采系统装备为2BEC72型水循环真空泵,额定流量为560 m3/min,对井下煤层超前钻孔抽采;低负压抽采系统装备为2BEC87型水循环真空泵,额定流量900 m3/min,对采空区进行抽采。南部区地面高,高负压瓦斯抽采系统抽放泵型号为2BEC87水环式泵,额定流量900 m3/min,主管路d820 mm,对本煤层进行预抽;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抽放泵型号为2BEC120水环式泵,额定流量1 200 m3/min,主管路 d1 020 mm,对采空区进行抽放。
2.1.3 制定科学合理的瓦斯防治措施
掘进采用双巷施工,配备2×45 kW或2×55 kW局部通风机和d800 mm风筒供风,联巷实现“见二闭一”封闭方案,随着联巷的封闭,形成了全风压与局部通风相结合的通风系统。为了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掘进开口前,先从大巷用千米定向钻机施工走向顺层千米钻孔超前预抽,掘进时坚持超前预抽,1)在双巷正帮每300 m施工1个钻场,每个钻场施工与巷道平行的3~4个定向长钻孔。2)在每个掘进联巷内施工多个短钻孔。两种钻孔边施工边联管进行预抽,降低原始瓦斯含量,减少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
回采面提前2年以上形成备用面,然后在切眼内施工走向顺层千米钻孔,对于回采面中部在胶带运输巷内施工倾向顺层上下行钻孔进行预抽,钻孔间距为5 m,保证工作面回采前预抽时间不少于1.5年,确保回采前残余瓦斯含量<4 m3/t.
回采面采用两进两回“U型”通风,回采期间工作面配风量1 800~2 500 m3/min,回采时采空区滞后联巷埋管抽放(在二号回风巷安设d820 mm主管、配合d560 mm支管滞后工作面50~150 m抽放);同时根据回风巷瓦斯情况,对上一相连采空区进行卸压抽放。
强化对回采面隅角环境的管控:1)当回风隅角不能及时冒落时采取退锚索等弱化顶板措施。2)对个别外露锚索抹黄油、在隅角设置反向增湿喷雾及对回风巷的帮顶金属网每30 m剪断一次等达到减少产生摩擦火花和静电火花的可能性。3)当采空区悬定超规定时,及时在回风隅角采用黄土袋充填等。
该矿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紧抓体系建设,按要求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健全的防治水各项制度及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为做好重大水害防治工作,从根本上遏制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该矿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
2.2.1 建立规范技术体系
成立了专门防治水机构和专业探放水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制定了全方位的防治水管控措施。
2.2.2 严格实施超前防探
在采掘超前防探方面,严格树立并执行“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不探不掘、不探不采”的理念。对井田8#煤25.8 km2未采区进行了拉网式的电磁法物探和大巷29 080 m二维高密度电法物探,所有掘进面在掘进前采用瞬变电磁仪进行超前物探,在物探的正常区域采用4孔150 m超前钻孔进行先探后掘,对物探疑区在掘前进行钻探重点验证;对所有回采面采前进行井下再次物探,常规验证回采面巷道施工瓦斯预抽钻孔前,每100 m施工1个220~240 m的煤层底板探水孔,对物探疑区钻探重点再验证。
2.2.3 完善矿井排水系统
井下敷设排水管网达30余万m,分盘区建立井底水仓,水仓有效容量5 800 m3,总装机排水能力5 680 m3/h,提高了矿井应急排水能力。
2.2.4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制定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全员培训和水灾事故应急演练,建立盘区防水闸门和地面强排系统,提高了矿井水灾应急处置能力。
3.1.1 井下设置简易临时垃圾吊挂袋
设置简易临时垃圾吊挂袋,对现场作业人员生产、生活的零散垃圾及时回收,装满后及时升井,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作业现场标准化水平。
3.1.2 大巷候车点与井下和谐餐厅建设简单实用
针对该矿井下部分工种工作地点分散,流动性较大,就餐地点分散,班中餐派送困难,且在大巷候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矿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员相对集中区域内大巷设置候车点,废弃巷道机头硐室改造成井下和谐餐厅,候车点和餐厅墙壁、底板贴砖、顶板吊顶,接入压风、照明,配置桌椅、饮水机、垃圾桶,悬挂安全标语等,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候车及就餐环境。
3.1.3 综采转载机迈步抬底装置
该矿根据综放工作面转载机桥身长,重量大,且运输巷道部分地段泥化严重,转载破碎机驱动部侧在推进过程中容易陷入底板,造成链条刮卡甚至是哑铃销断裂,通过在转载破碎机处增加迈步式抬底油缸,使设备遇巷道倾角大及泥化严重的底板段能够稳定快速推移,提高了安全系数,减少了事故隐患。
3.1.4 综采面胶带运输巷机尾可移动安全护栏
为了杜绝综采转载机头与胶运皮带搭接处无皮带纵梁,皮带运行暴露空间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在胶运机尾处增加可移动的液压护栏,杜绝了在机尾作业人员误入的风险。
3.1.5 回风巷普及气动隔膜风泵
该矿所有回风巷均使用风泵排水,杜绝高瓦斯矿井回风巷存在电源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风泵安设方便、省时省工,排水连续性、可靠性强,减少了由于线路故障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抽排等现象。
3.1.6 综采工作面组合漏斗的使用
该矿综采工作面机头漏煤斗为焊接体,采面回撤后,需要气割成块后方可回收,电气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为此,研究采用可拆卸性的组装式漏煤斗代替焊接整体漏斗,减少了电气焊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且可以拆卸、搬迁,用于下一个工作面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3.2.1 加工设备、设施、工具规范化
单巷掘进组合工具架,集中规范,跨骑在皮带上,与皮带机一起前移,简单标准实用;皮带水管架,规范标准实用,可重复使用,便于在行人侧操作;单巷掘进帮材料挂架规范,便于材料码放与管理;标准皮带桥,规范标准实用,可重复使用;综采集中控制室,实现规范整洁、作业环境良好;掘进多功能材料及工具架,实现规范整洁、一架多用;掘进延皮带卷、放带装置,安全方便快捷,便于掘进卷、放皮带,节省人力;掘进后配套设施形成实物与加工的标准图册。
3.2.2 操作工艺规范化
对于重点岗位制作操作挂图,现场张挂。加强培训,制作多媒体PPT文件,提高员工操作水平。
3.2.3 支护规范化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矿压影响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巷道支护图册》指导现场支护,保证支护效果。
3.2.4 作业规范化
重要岗位人员特别是综采工作面瓦检员,交接班要求口对口、手拉手交接,交接班内容挂牌管理,牌板内容包含当班瓦检员照片、交接班记录本、检查地点和巡回检查图,牌板内容齐全,可以直观了解上个班参数变化情况,有利于对瓦检员交接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通过对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矿井的开拓部署更加合理,确保了煤矿的安全开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抗风险能力明显改善,可为类似矿井在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