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5-04-04 13:49:02范心怡马晓松陈颖赵世华王颜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6607临清市人民医院
山东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糖尿病

范心怡,马晓松,陈颖,赵世华,王颜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6607;临清市人民医院)

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范心怡1,马晓松2,陈颖1,赵世华1,王颜刚1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71;2临清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试验结果包括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IR)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以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MI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AIR、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年龄、病程、家族史、身高、体质量、BMI、血压、血脂(TG、TC、HDL、LDL)、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AIR、AUC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AIR、AUC的影响因素。结果AIR、AUC随BMI增加呈增加趋势,校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后,随HbA(1c)的增加而减少。AIR与FINS、BMI、体质量、TG、LDL、血压及HbA(1c)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0、0.42、0.33、0.25、0.27、0.19、0.19,P均<0.05) ; AUC与FINS、BMI、体质量、TG、LDL、血压及HbA(1c)亦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0.46、0.35、0.28、0.27、0.19、0.17,P均<0.05)。FINS、FBG为AIR、AUC的正向影响因素,矫正IR的影响后,FBG为AUC的负向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与患者FINS水平、BMI、血脂、血压及HbA(1c)水平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精氨酸刺激试验;胰岛素;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

目前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准确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研究[1]发现,静脉给予精氨酸能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INS)及胰高血糖素(Glg)。精氨酸刺激试验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本研究分析了2012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男79例,女78例;年龄21~77岁;病程1~240个月;其中65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均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阴性;空腹血糖(FBG) 3.5~16.67 mmol/L。排除应激状态下的血糖升高及继发糖尿病。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

1.2精氨酸刺激试验患者试验前停药12 h、禁食12 h,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静坐30 min,在一侧肘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取血,后经静脉留置针直接输注25%的盐酸精氨酸(L-Arg) 20 mL(5 g),30 s内注完。分别于输注完成后第2、4、6 min取血。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包括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IR),即2、4、6 min胰岛素均值与空腹胰岛素(FINS)的差值;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

1.3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将FINS、AIR、AUC数据取自然对数进行正态性转换,其余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正态性转换后,以珋x±s表示。分别以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界值为6.5%、11.1%)、BMI水平(界值为25、32 kg/m2)进行分组,多组AIR、AUC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患者年龄、病程、家族史、身高、体质量、BMI、血压、血脂(TG、TC、HDL、LDL)、FBG、餐后2 h血糖(P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AIR、AUC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以AUC、AIR、校正IR后AUC为因变量,纳入FINS、FBG、PBG、HbA1c、BMI、TC、TG、LDL、HDL、血压、年龄、病程、家族史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AIR、AUC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单因素分析结果在HbA1c分组中,各组AIR、AUC两两相比,P均<0.05;校正IR后,AIR、AUC随HbA1c增高均呈递减趋势,各组AUC两两相比,P均<0.05,HbA1c<6.5%组与HbA1c>11.1% 组AIR相比,P<0.05。在BMI分组中,AIR、AUC 随BMI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两两相比,P均<0.01;校正IR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IR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R与BMI均为AIR、AUC的影响因素。

2.2相关分析结果HOMA-β与FINS(r=0.75)、BMI(r=0.37)、体质量(r=0.29)呈正相关关系,与FBG(r=-0.54)、PBG(r=-0.38)、HbA1c(r=-0.23)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 ; AIR与FINS (r=0.70)、BMI(r=0.42)、体质量(r=0.33)、LDL (r=0.27)、TG(r=0.25)、血压(r=0.19)、HbA1c(r=0.19)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 ; AUC与FINS (r=0.83)、BMI(r=0.46)、体质量(r=0.35)、TG(r=0.28)、LDL(r=0.27)、血压(r=0.19)、HbA1c(r=0.17)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 ; IR与FINS(r=0.91)、FBG(r=0.48)、BMI(r=0.44)、HbA1c(r=0.33)、TG(r=0.33)、体质量(r=0.32)、TC(r=0.24)、血压(r=0.20)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 ; ISI与FINS(r=-0.91)、FBG(r=-0.48)、BMI(r=-0.44)、HbA1c(r=-0.33)、TG (r=-0.33)、体质量(r=-0.32)、TC(r=-0.24)、血压(r=-0.20)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

2.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AUC的影响因素为FINS (β=0.64,P=0.000)和FBG (β=0.26,P=0.049) ; AIR的影响因素为FINS(β=0.58,P=0.001)。校正IR的影响后,AUC的影响因素为FBG(β=-0.41,P=0.048)。

3 讨论

研究表明,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分为早期相分泌(血糖升高后2~10 min)和晚期相分泌(血糖升高后10 min以后),胰岛素早期相分泌功能障碍不仅可引起餐时及餐后血糖升高,还会导致继发的胰岛素过度分泌,造成过度血糖波动,影响血糖稳定。胰岛β细胞功能在发生高血糖之前已开始减退[2],胰岛素敏感性也可明显下降[3],因此,准确评估胰岛的早期相分泌功能至关重要。现已发现精氨酸刺激试验与高糖钳夹试验、Glg试验所测得AIR相关性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lg试验[4]。由于糖毒性的作用,FBG>11.1 mmol/L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β细胞1、2相分泌功能已明显减退,而非糖类物质精氨酸刺激后仍可正常[1]。另有研究结果显示,精氨酸刺激试验反映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效果优于OGTT试验。马晓静等[5]研究发现,AIR、AUC能很好地反映血糖及血脂等代谢紊乱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IR的影响,其中AUC的效能优于AIR。ISI也可反映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而对于负荷下的胰岛分泌功能反映效果不如AIR。准确分析精氨酸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1相分泌功能减退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意义。

研究[6]表明,IR在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逐渐加重,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β细胞功能减退,因此在分析β细胞功能状态时需要排除IR的影响。本研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IR、AUC随BMI增加呈增加趋势,校正IR后,AIR、AUC随HbA1c的增加而减少,表明随着血糖控制情况的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R、AUC均与FINS、BMI、体质量、血脂、血压及HbA1c呈正相关关系。众所周知,糖毒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7]发现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胰岛分泌功能,造成类似糖尿病的效果。受损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又会导致血糖继续升高,使β细胞功能进一步损害[8,9]。本研究结果表明,AUC的影响因素为FBG,表明FBG是影响胰岛1相分泌功能的一个主要因素。脂毒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也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2,10,11]表明,较高BMI人群IR的易感性增加。脂肪组织释放的大量游离脂肪酸、甘油、激素、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均可导致IR的发生。脂肪堆积不仅诱导IR的发生,更可影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作用机制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12~14]。DASH饮食或体质量减轻不仅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5],更能延缓β细胞功能损伤[16]。我们发现,随着患者BMI升高,IR明显增高,ISI明显下降,且AIR、AUC与FINS、BMI、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胰岛β细胞的1相分泌功能可受血脂水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除容易伴发血脂改变外,也易发生高血压[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压与胰岛素敏感性、IR及胰岛β细胞的1相分泌功能都有一定关系。有学者认为,高胰岛素血症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水钠储留、血管平滑肌增生及高血糖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作用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的发生机制。

本研究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C的正向影响因素为FINS和FBG,AIR的正向影响因素为FINS;校正IR的影响后,AUC的负向影响因素为FBG。说明AUC反映的胰岛β细胞的1相分泌功能受IR的影响,并且相对于AIR,AUC能更好地反映血糖及IR对胰岛素早期相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血脂及HbA1c等均与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相关,且AUC及AIR均与HOMA-B、ISI、IR呈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精氨酸刺激试验能较好地反映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但以AUC的结果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贾伟平.胰岛β细胞功能试验—从临床研究到应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0(3) : 166-168

[2]Ahima RS.Connecting obesity,aging and diabetes[J].Nat Med,2009,15(9) : 996-997.

[3]Tabák AG,Jokela M,Akbaraly TN,et al.Trajectories of glycaemia,insulin sensitivity,and insulin secretion before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an analysis from the WhitehallⅡstudy[J].Lancet,2009,373(9682) : 2215-2221.

[4]刘湘如,程桦,何杨,等.精氨酸刺激试验与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对β细胞功能评估的比较[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3) : 223-224.

[5]马晓静,吴松华,项坤三,等.精氨酸刺激试验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临床应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3) : 215-218.

[6]张俊清,董斌,郭晓蕙,等.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差异[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2) :68-71.

[7]Anello M,Rabuazzo AM,Degano C,et al.Fast reversibility of glucose-induced desensitization in rat pancreatic islets.Evidence for an involvement of ionic fluxes[J].Diabetes,1996,45(4) :502-506.

[8]Weir GC,Bonner-Weir S.Islet β cell mass in diabetes and how it relates to function,birth,and death[J].Ann N Y Acad Sci,2013,(1281) : 92-105.

[9]Ionescu-Tirgoviste C,Despa F.Biophysical alteration of the secretory track in β-cells due to molecular overcrowding: the relevance for diabetes[J].Integr Biol (Camb),2011,3(3) : 173-179.

[10]Ahima RS.Connecting obesity,aging and diabetes[J].Nat Med,2009,15(9) : 996-997.

[11]Minamino T,Orimo M,Shimizu I,et al.A crucial role for adipose tissue p53 in the regula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J].Nat Med,2009,15(9) : 1082-1087.

[12]Manning AK,Hivert MF,Scott RA,et al.A genome-wide approach accounting for body mass index identifies genetic variants influencing fasting glycemic traits and insulin resistance[J].Nat Genet,2012,44(6) : 659-669.

[13]Hotamisligil GS.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disorders[J].Nature,2006,444(7121) : 860-867.

[14]冯燕,蔺萃,赵世华,等.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IL-1β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 (1) : 43-45.

[15]Liese AD,Bortsov A,Günther AL,et al.Association of DASH diet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youth with diabetes mellitus [J].Circulation,2011,123(13) : 1410-1417.

[16]Druet C,Tubiana-Rufi N,Chevenne D,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sistance in Type 2 diabetes of adolescents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91(2) : 401-404.

[17]Ferrannini E,Cushman WC.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the bad companions[J].Lancet,2012,380(9841) : 601-610.

[18]Luitse MJ,Biessels GJ,Rutten GE,et al.Diabetes,hyperglycaemia,and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 Neurol,2012,11 (3) : 261-271.

(收稿日期:2015-01-29)

通信作者:赵世华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9-0090-03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587.1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9.035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电荷屏障变化与HbAlc相关性研究
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 00:28:55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探讨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