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积液13例

2015-04-04 09:52肖婷婷付寒蕾赵丽娜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腰骶下腹体征

肖婷婷,付寒蕾,赵丽娜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积液13例

肖婷婷1,付寒蕾1,赵丽娜2

(1.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 473061)

穴位疗法;埋线;子宫附件炎;盆腔积液

慢性盆腔积液是育龄期妇女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笔者自2011年以来以经外奇穴子宫穴为主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积液1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慢性盆腔积液患者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4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8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精神疾患者;④有金属避孕环者;⑤生殖器官有良恶性肿瘤;⑥伴有活动性结核;⑦高热。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主穴取子宫(双)、中极、归来(双)、水道(双)、关元、三阴交(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肾虚寒凝者加肾俞;肝郁气滞者加肝俞。

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适当体位,严格无菌操作,先用碘伏消毒,然后用75%乙醇脱碘,用消毒镊子将无菌PGLA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不同腧穴,选择合适的进针手法,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留置入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出针后,贴上创可贴。在非经期埋线,每月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2]

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消失,妇科检查正常,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95%,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未复发。

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明显改善,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70%~94%。

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减轻,妇科检查有所改善,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30%~69%。

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30%。

3.2 治疗结果

13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0例,占76.9%;显效2例,占15.4%;无效1例,占7.7%。总有效率为92.3%。

4 讨论

盆腔积液属于中医学“带下”、“少腹痛”、“腰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乃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病位在脾、肾,《素问·逆词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脾失健运,水湿停滞,肾阳不足而导致了火不生土,脾阳不振从而导致了肾虚水泛[3],若发生病变,则相互影响。子宫穴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经验穴,专治胞宫诸症。

穴位埋线通过长时间非特异性穴位经络刺激,可补益气血,调节整体,协调脏腑功能,达到治愈或缓解的治疗作用。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4-253.

[3] 王海华,李贞莹.王云铭治疗盆腔积液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2007,26(2):128-129.

R246.3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2.0166

2014-06-30

1005-0957(2015)02-0166-01

肖婷婷(1989 - ),女,2012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腰骶下腹体征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