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恒 (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 271000)
关于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陈 恒 (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 271000)
据统计,山东省省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3%,其中存栏100~999头的养殖场有1895个,存栏超过千头的养殖场148个。截至2014年底,全省奶牛存栏125万头,年产牛奶271万吨,均居全国第五,奶牛的良种率达到100%。但另一方面,现代化奶业水平仍然很低,奶牛单产基本为6吨/头,发达国家则达到12t/头。这就需要用科学高效的奶牛饲养技术来促进产奶量的提高。
2.1 常规法 一般将奶牛的生产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1)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半个月的时间,产犊后的15d内也称泌乳初期,这时期母牛机体较弱,食欲也差,产道尚未恢复,乳房常有水肿,这时的饲养以恢复母牛健康为主,不过早催乳。产后3d内以喂优质干草和喂以麸皮为主的精料为主的混合料,喂食盐要适量,否则乳房消肿较慢,3d以后即可观察乳房消肿情况和牛的食欲,适当加料,如一切正常即可加一定量的多汁料,但总的要求是以适口性好和易消化的饲料为主,这一时期也不必催乳过急。一般要求:日粮干物质不超过体重2.5%~3%;每公斤饲料中含2个奶牛能量单位蛋白质在13%左右;纤维20%以上;分娩前Ca0.2%,分娩后0.6%;P0.3%。(2)泌乳盛期是指围产期后至产后10周左右,这一时期产量增加快,产后4~6周可达泌乳高峰,如果营养跟不上,高峰即难维持。这时对乳牛的营养应尽量满足,在上升期并应按标准增加2~3个能量单位和100g以上蛋白质促进泌乳高峰到来,这一部分多余饲料称“引料”,但也应控制谷物饲料不可超过日粮的60%,日粮中纤维含量不可低于15%,以保持瘤胃的正常发酵。在增加日粮谷物时须逐渐增加,以每天增加不超过1kg为限,谷物最高喂量不可超过15kg,并同时在日粮中加入100~150g小苏打,和60g氧化镁以缓总目瘤胃中的酸度。如日粮数量过大。可减少一定精料增加2%~5%油脂。日产走过3kg的乳牛每多产1kg牛奶要增加100g左右蛋白质。为使奶牛增加采食量可加多喂饲数,当奶牛产量不再增加时,引料即可撤去。这时奶牛的日粮为:干物质不超过体重3.5%;每公斤饲料中平均含有2.4以上奶牛能量单位;每公斤饲料蛋白质不低于16%~18%;饲料纤维不低于15%;Ca 0.7%;P0.45%。(3)泌乳中期和后期,在泌乳盛期以后多数母牛产量开始下降,饲喂技术要点是尽量缓慢下降,一般保持日粮中:干物质约占体重3%;每公斤饲料中含有2.1~2.2以上奶牛能量单位;每公斤饲料蛋白质在13%左右;饲料纤维不低于17%~20%;Ca 0.45%、P 0.4%。这时应看泌乳盛期体重下降情况调整奶牛营养水平,下降严重的母牛应适当提高其营养供给。利用常规饲养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地配合乳牛的食欲高峰,在奶量上升阶段虽然已不断加料,但往往依旧是负平衡,并且差数较大,体重下降快,分解体脂肪多,产生酮血症的危险也较大,不易发挥高峰潜力。
2.2 引导饲养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发起的,即奶牛干奶期喂养并不丰富,每天仅1.8kg左右的精料,在产犊前两周开始加料,每天增加0.45kg。因为牛的体膘基础差,食欲很好,在产犊前两周内共消耗60~67kg精料,这时奶牛每天约能吃8kg精料,产犊后继续按前前情况加料,一直达到高峰为止,或转为自由采食。这样的喂法有几个优点:(1)由于产犊前已开始训练采食高精料,产后继续加料,能较好地配合产乳和食欲两个高峰时间,有利于产奶的发挥;(2)由于产奶的营养需要多来自于日粮,减少了体脂肪的分解也就减少了酮病的发生;(3)饲料转换为牛奶的效率为64%,而由饲料转为体重为58%,由体重转为牛奶的效率为82%,两次折扣的结果其效率仅48%,因此比抓膘办法省料。采用“引导”饲养法可以使多数乳牛出现新的产奶高峰,增产的趋势可持续于整个泌乳期,因而能提高全泌乳期的产奶量。
2.3 交替饲养法 即每隔一定天数,改变饲养水平,通过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牛的食欲和对饮料的转化率,因而能提高母牛的泌乳量。交替饲养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粗料和精料的不同用量来实现的,例如从产后20d开始,日给干草8kg、青贮10kg、甜菜12kg、精料7kg,如此保持一周,下一周则逐渐将精料减少到3kg,而干草则增加到11kg,多汁料增加到30kg,这时,产奶量尚未下降,持续一周后在下一周的2~3d内把精料重新增加到10kg,这时产奶量有所增高,然后在一周内再降低精料的喂量为4~5kg,干草增加到14kg,多汁料为40kg,产奶量没有下降。一周后精料又逐渐增加到11~13kg,这时日产量又进一步提高达30kg以上的水平。上例是每周的交替饲养法,也可2d或3d的交替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而且保证了干草和多汗料在日粮中的一定比例,能保证母牛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有利于健康,并降低饲养成本。
S823.9+1
B
1007-1733(2015)09-0026-01
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