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措施

2015-04-04 09:02:17周建东江苏省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226400俞小波江苏省如东县家畜改良站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后备天数发情

周建东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 226400) 俞小波 (江苏省如东县家畜改良站)

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措施

周建东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 226400) 俞小波 (江苏省如东县家畜改良站)

影响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本文从种猪的选育、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及营养、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科学断奶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以实现规模化猪场效益的最大化。目前规模化猪场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逐渐下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除了养殖环境压力、饲料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母猪和断奶仔猪关键养殖技术不过关,致使种猪生产性能差,仔猪成活率不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1 国内外母猪生产数据差距分析

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决定养猪场的生产成绩及经济效益。随着生猪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母猪的养殖成本基本固定,猪场效益好坏的决定因素是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多少。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2013年发达国家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约26头,管理水平高的猪场达到29头以上,而国内的规模化猪场只有约21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养好母猪和断奶仔猪,提高猪场养殖过程关键阶段的生产水平,增加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是目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 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主要措施

集约化生产中,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由配种率、产仔率、非生产天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等因素决定。年产胎数和断奶仔猪数是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决定因素,其中断奶仔猪数的影响尤为突出,而70%的断奶仔猪数由活产仔猪数决定。母猪年产胎次主要受非生产天数影响,增加非生产天数会减少母猪年产窝数,从而导致年产仔猪数的减少;泌乳期长短对年产胎次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1 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

2.1.1 种公猪的选留与管理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的种公猪,如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外形上选择四肢粗壮、睾丸对称饱满、体型健壮、腮肉少、臀部丰满、包皮小的个体,并无隐睾、阴囊疝、肺疝等遗传缺陷。目前大部分猪场

对饲养种公猪不重视,表现在种公猪不用专用料、不适时配种、长期缺乏运动、不注意使用频率、没有明确使用年限、不检查精液质量,导致受胎率下降。

2.1.2 种母猪的选留 选择产仔数多、泌乳力高、母性好、四肢结实、发情明显、易配种的母猪配套系。要求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没有瞎乳头、翻乳头、无效乳头;四肢有力、身体匀称、背腰平直、后驱宽大丰满、步伐开阔;外阴发育大小正常。

2.2 保持母猪群合理的胎龄结构

胎龄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很大,不同年龄的母猪所排出的卵子数与质量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母猪繁殖高峰在第3~8胎之间,头胎和8胎以上的母猪排卵数少、受精率低、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仔猪存活率低,存活的仔猪生长速度也慢。因此种母猪的利用年限一般为4~5岁。对母猪群来说,每年需要更新20%~25%的母猪。一个合理的母猪群胎次结构应接近:1~2胎次占25%~35%、3~6胎次占60%、7胎次以上占5%~10%。对哺育能力强、生产力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使用年限,对生产力偏低的母猪应提早淘汰。

2.3 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2.3.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培育的目标是获得体格健壮、性成熟与体成熟平衡发展并符合本品种要求、能如期发情配种的种用母猪。发育状况良好的后备母猪是日后获得高产仔数的重要保证。后备母猪生长期及初情期前的营养对其日后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主要用于维持和生长。适宜的营养水平可促进后备母猪机体和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保证性成熟与体成熟的均衡发展,能如期发情配种。因而后备母猪的营养供给模式应区别于商品肉猪。商品肉猪追求的是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大的肌肉沉积,而后备母猪是使其机体、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发育成熟,在以后的生产中发挥最佳的繁殖潜力。养好后备母猪对改善猪场的繁殖性能指标和提高猪场年产断奶仔猪数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后备母猪采用分阶段饲养是比较合理的一种营养措施,选育早期高营养供给,体重60kg以下(120日龄以内)的后备母猪自由采食全价饲料。61kg开始限饲,配种前的两周自由采食,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因为此阶段后备母猪摄入的能量越多,其排卵数越多,可以增加窝产仔数。配种完成后,应立即限饲和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否则会对胚胎成活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窝产仔数。

2.3.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优良基因的选育使得

现代母猪比几十年前有更多的窝产仔数,并且后代个体具有更高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然而高生产性能却使母猪面临极大的代谢压力,在能量摄入不足和母体组织动员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母猪要提供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胎儿组织的生长和乳腺实质组织的发育是极为困难的。而母猪严重的代谢负担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繁殖性能下降,甚至过早淘汰。传统的饲养程序一般采取的是防止妊娠期过肥,但是这种饲养程序并不能精确的提供营养成分来满足妊娠的营养需要,尤其是妊娠晚期。因此,随着母猪遗传潜力的提高,母猪需要增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同时,也需要增加日粮中抗氧化成分来应对妊娠晚期的DNA损伤。

2.3.3 泌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泌乳期给予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水平,可使母猪达到并保持较高的产奶水平,而保持最佳的产奶量的关键营养素是能量和氨基酸。实践证明每天摄入62g赖氨酸可使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产奶量达到最优。除氨基酸外,适当的能量摄入对优化母猪的产奶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2.4 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是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可提高母猪的年产仔窝数。

2.4.1 后备母猪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进入初情期后,应做好每次的发情记录,一般在第二或第三个情期配种,因为若错过一个情期则增加21d的非生产天数。

2.4.2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 母猪在哺乳期掉膘严重、断奶时体况过瘦会导致断奶后不在一周内发情,增加非生产天数。因此,要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确保在断奶后4~7d发情。

2.4.3 促进母猪发情排卵 有些母猪因营养、管理、环境、疾病等因素不能正常发情,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调整体况、公猪诱情、合群并圈、增加运动、改变环境等措施,促进母猪发情排卵。若因产后感染不发情,应对症治疗,对一般措施不奏效的可注射激素;如断奶后10d不发情的,可注射PG600等药物催情。

2.4.4 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尽早发现空怀母猪 在母猪配种后每一个发情期可根据临床观察,公猪试情等进行妊娠诊断,也可借助超声波诊断仪在25~30d将未孕母猪查出。

2.5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

猪舍环境对猪的健康、生长及遗传潜力的发挥等有重要影响,随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对猪舍环境进行监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目前养猪业的发展方向。(1)勤消毒,减少环境病原微生物。(2)温度适宜、冬暖夏凉。猪舍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避免高温应激。(3)加强通风,保持圈舍干燥,空气清新。(4)供给充足清洁卫生的饮水。(5)防治母猪相互打斗、滑倒或其它机械性损伤,并保持适当运动。(6)做好灭蚊、灭鼠、灭蝇工作。(7)怀孕母猪以单栏饲养为好,限喂栏的大小要根据猪体尺确定,不能太窄,让猪留有原地活动的余地。

2.6 降低哺乳期死亡率

引起哺乳期 仔猪 死亡的原因有温度、乳汁、疾病等。2.6.1 温度 温度对于哺乳仔猪非常重要,尤其在冬季,很多猪舍的环境温度偏低,达不到仔猪生长所需,从而导致下痢,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一般1~3日龄30~35℃、4~7日龄28~30℃、7~14日龄25~28℃、14~28日龄22~~20℃。

2.6.2 乳汁 乳汁的成分:30%干物质(营养成分)+70%水。母猪哺乳期饮水不足,导致乳汁浓度高,这时的仔猪消化道发育尚未完善,摄入了过多营养后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出现营养性腹泻。但给母猪提供过量的饮水,营养(尤其是转化奶水所需的繁殖营养)不能完全满足或者搭配不平衡,母猪奶水的质和量达不到要求,仔猪生长速度也会受限,甚至发病死亡。

2.6.3 疾病 哺乳阶段仔猪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黄白痢。病原:大肠杆菌。症状:仔猪出生后前7天内拉黄色浆糊状稀粪,7天后变灰白色。防治方法:补充口服补液盐;10日龄前的小猪灌服活菌制剂,可调理猪胃肠道微生态平衡,保护肠粘膜,并可收敛止泻,解决仔猪拉稀问题,不会影响猪后期的生长速度。

2.7 顺利度过断奶关

2.7.1 断奶前补料 仔猪哺乳期生长迅速,其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依靠母乳。母猪产奶量一般在产后15~20d逐渐下降,单靠母乳已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因此,应该从仔猪出生7日龄开始诱食、补料,让仔猪熟悉饲料的味道,锻炼胃肠功能,加快消化器官的发育,促使消化腺体逐渐完善,保证得到较高的断奶重和断奶的顺利过渡。要想让仔猪很快学会吃料,一是料槽的位置,必须在母猪和保温区之间,用浅盘放在仔猪保温箱出口附近;二是放料槽处要明亮,黑暗的地方仔猪不愿去;三是放料槽处要暖和;四是饲料要优质新鲜,少喂勤添。

2.7.2 采取科学的断奶方式 断奶要渐进性进行:断奶前5d,逐渐减少仔猪与母猪的接触、减少仔猪吸乳次、增加仔猪补料次数。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圈舍。断奶后做到猪群、圈舍、饲养人员、饲料维持不变。

2.7.3 严格控制保育舍温、湿度 仔猪在经过哺乳期逐渐降温的保温过程后,在断奶当天室温要增加2~3℃。因为断奶初期饲料采食量低,加上活动力大,能量呈负平衡状态,背脂会逐渐分解,减少身体的隔热作用,增加热损失。因此,要适当提高室内温度,以后每周降低2℃。夏天猪舍采用装排风扇或房顶喷水等方法

进行降温。舍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5%~75%。

2.7.4 做好饲喂和调教管理 仔猪断奶后,尽可能提高仔猪饲喂次数,不少于6次/d,少给勤添。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躺卧、饮水、排泄区尚未固定,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训练的方法是排泄区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域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当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3~4d的调教训练,可建立起定点吃食、躺卧、饮水、排泄的条件反射,造就一个清洁、有序、舒适的饲养环境

,有利于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S828.3

B

1007-1733(2015)09-0016-03

2015–05–18)

猜你喜欢
后备天数发情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生日谜题
母驴配种注意啥
今日农业(2017年9期)2017-01-31 02:30:55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