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清(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河南 尉氏 475500)
归肾丸加味治疗月经不调57例
李耀清
(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河南尉氏475500)
[摘要]目的:观察归肾丸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方法:用归肾丸加味治疗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57例。结果:治愈42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归肾丸治疗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疗效满意。
[关键词]月经不调;归肾丸;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在期、量、色质上的改变而发生的病理变化,是妇女常见疾病[1]。近年来,笔者用归肾丸加味治疗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5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57例均为我院2012至2014年门诊收治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患者。年龄23~45岁、病程5个月~2年,已婚52例、未婚5例,月经先期10例、先期合并量多6例,月经后期16例、后期合并量少5例,月经先后无定期4例,月经过少9例、月经过多7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5种病症。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以上;月经后期指月经延后7天以上,甚或40~50天一行,连续3个月以上;月经先后无定期指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月以上;月经过多指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3个月以上;月经过少指经期虽准,但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连续3个月以上的月经病。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诊断标准。②中医症候诊断为兼有腰酸腿软,身困乏力,白带清稀量多等临床症状。
排出标准:①崩漏、痛经、闭经等其他月经病;②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
用归肾丸加味。菟丝子25g,杜仲25g,枸杞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当归15g,茯苓15g,山药15g。月经先期加生地20g,丹皮12g;月经后期加益母草30g,刘寄奴20g,川牛膝15g;月经先后无定期加柴胡12g,白芍20g;月经过多加生地榆30g,荆芥炭12g;月经过少加鸡血藤20g,丹参30g。每日1剂,水煎服。每个月经周期服用2~3周,连服3个周期为一疗程。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月经过多、月经过少者经量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治疗后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月经过多、月经过少者经量基本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未见变化,月经经量无变化。
月经先期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月经先期合并量多6例。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月经后期16例,治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月经量少5例,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月经先后无定期4例,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月经过少9例,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月经过多7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0例。合计57例,治愈42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
王某,女,36岁,2013年4月5日就诊。半年来月经后期7~14天,月经量逐渐减少,经色暗红,5~6天干净,伴有腰酸腿软,轻腹痛,妇科超声及体检均未见明显异常,末次月经2013年3月28日至4月1日,后期12天,量较以前更少。月经干净5天,仍感腰膝酸软,乏力身困,白带量多清稀,无异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诊为月经后期伴月经量少,脾肾气虚证。方用归肾丸加味。药用山茱萸20g,炒杜仲20g,枸杞子20g,当归15g,茯苓15g,山药15g,熟地20g,丹参20g,鸡血藤20g,刘寄奴20g。6剂,水煎服,日1剂,两煎合并分2次温服。2013年4月13日二诊,服药后腰酸明显减轻,白带量减少,效不更方,守上方7剂。2013年5月10日三诊,本次月经5月3日来潮,后期6天,经量明显增加,经色正常,已无腰酸,守上方12剂继服,下月又守上方加减服药12剂,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亦正常,腰膝酸软症除,随访半年未复发。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在期、量、色质上的改变而发生的病理变化,常常分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月经后期、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等,既可单一出现,也可相兼出现,如经期延长可合并月经过多月经后期并见月经过少等,是妇科常见的病症[3]。
女性月经的产生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胞脉有关,以肾为主,《内经》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冲任之本在肾”、“经水出诸肾”、“胞络者系于肾”,肾藏精气,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气旺盛,天癸泌泄正常,才能保证冲脉之血盛,任脉之气流通,促使月经正常来潮,女性从生长发育到生殖、衰老,均在肾——天癸——冲任轴的调节下进行,公认的治本之法就是补肾法[4]。
月经失调患者多伴有腰酸腿软,乏力便溏,面黑消瘦等肾精亏虚症状,究其原因,久病大病,穷必及肾,导致肾的功能失调,冲任受损,胞脉失养,天癸失源,而致月经不调。
归肾丸源于《景岳全书》,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杜仲补肾养肝,山药、茯苓健脾和中、补后天以养先天,当归养血调经[5]。全方既补肝肾以治先天,又兼顾脾胃以补后天,用于治疗肾虚而致之月经不调非常适宜,再根据其月经的迟、速、多、少,兼加它药,使任通冲盛,经血自调。
[参考文献]
[1]罗元凯.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6-3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张婷婷,秦保锋,束兰娣,等.定经汤治疗月经不调21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 (5):42-43.
[4]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37.
[5]徐晓娟,石晓霞,黄立华.归肾丸的现代应用及研究现状[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1):62-64.
[收稿日期]2015-05-27
[中图分类号]R271.111.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