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艳,徐向青(指导)(.山东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5004)
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40例观察
韦红艳1,徐向青(指导)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观察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安神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3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失眠;肝郁脾虚型;安神汤
徐向青用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40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男17例,女23例;年龄29~68岁;病程1个月~12年;睡眠时间最短1~2h,最长3~4h。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与标准》(CCMD-2-R)失眠症的诊断[1]: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无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临床精神病学》[2]:潮热盗汗,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面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弱。
所有纳入者均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晚餐后禁服浓茶水及酒类。
用安神汤。当归12g,白芍12g,柴胡12g,麦冬30g,茯神30g,五味子10g,何首乌20g,酸枣仁30g,柏子仁10g,远志10g,石菖蒲12g,白术12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治疗3个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在6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治愈3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失眠,《内经》称为“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劳逸过度,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等,主要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神不守舍而不得安寐,责在心脾肝肾,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阴阳气血之来源,由水谷之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神得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若肝郁化火,或痰热内扰,神不安宅者以实证为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由心胆气虚,或由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神失养,神不安宁,多属虚证,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现代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神经处于过度紧绷的状态,一点外界刺激均有可能引起肝气不舒而致失眠,因肝主疏泄,调情志,协调气血运行,若肝郁化火,上扰心神而致失眠,或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腐熟,心神失养而致失眠。
安神汤中柴胡辛苦微寒,辛行苦泄,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本草纲目》谓:“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且使营血生化有源。何首乌味甘,入心、肝二经,能补养阴血,养心安神,《本草正义》谓:“治夜少安寐。”酸枣仁味甘,入心、肝经,能养心阴,益肝血而有安神之效,为养心安神要药。《名医别录》谓:“主心烦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合欢皮性味甘平,入心、肝经,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要药,适于情志不遂,忿怒犹豫,烦躁失眠,心神不宁等症,能使五脏安和,心志欢悦,以收安神解郁之效。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易心志,安心神。远志性善宣泄通达,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白术、茯神健脾益气宁神。麦冬养阴。五味子补益心肾,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之功。因此,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6-187.
[2]周庚生,胡纯明.中西医临床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1.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152.
[收稿日期]2015-06-03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