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岭南针灸发展史

2015-04-04 07:01贾新燕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针灸学灸法医家

贾新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略述岭南针灸发展史

贾新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岭南针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针灸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文对岭南针灸的发展史进行概述,并对其历史分期进行了总结。概述岭南针灸的发展史,有利于挖掘岭南针灸精华,总结岭南针灸特色,促进岭南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

针灸疗法;岭南;综述

岭南,指地处五岭之南,又名岭表、岭外,地域范围是现在的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省的一部分。由于北与中原有五岭相隔,南临大海,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特点,中医学与岭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岭南中医流派。岭南医学虽起步晚,但是在实践及发展中,其确切的疗效得到了岭南地区人民的认同,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广东省为代表的政府机关率先作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并已大见成效。岭南中医,尤其是广东中医药已经成为推动全国中医药发展的领头军之一。岭南针灸作为岭南中医的重要分支,也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针灸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入地研究岭南针灸的起源及发展可为针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1 岭南针灸的起源及萌芽

同传统针灸的起源一样,岭南针灸是岭南人民及岭南医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断探索出的一门临床学科。岭南地区人类活动的出现晚于中原,岭南文化也比中原文化相对落后,因此直到晋代以后才有医家医著记载。广州名医吴粤昌在《岭南医徵略》中记载岭南医学始于晋代,但邓铁涛认为晋代以前岭南医学史料阙如,无文献可资征引,不能据此以为晋代以后岭南始有医家[1]。1985年10月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出土的古墓群中发现了两枚精致的青铜针,据考证,此马头青铜针为西周时期广西古越人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是当时人们和疾病作斗争的需要,是人们长期运用针刺疗法的产物[2]。由此可见,虽无文字史料记载,但是马头青铜针的出土证明了岭南针灸的起源至少追溯至西周时期。

2 岭南针灸的理论奠基及经验积累期

2.1 晋代

岭南针灸有文献记载始于晋代,当时客居岭南的葛洪和他的妻子鲍姑是东晋著名道家及医药学家,他们在广东罗浮山中,过着炼丹、采集民间验方和著书立说的生活,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玉函方》和《抱朴子》。其中《肘后备急方》收藏了大量针灸学术资料,全书70篇共记载针灸资料101条[3],用针灸治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神经、传染、精神科等共30余类、61种病症。该书特别推崇灸法,单灸方有92条,灸法的急救应用内容尤为丰富,有灸法救治尸厥、心痛、霍乱、癫狂、卒中、毒蛇咬伤等急症。总之,《肘后备急方》是含有丰富针灸内容的古代医籍,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

鲍姑精于灸法,尤以治赘瘤与赘疣见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广州越秀山下漫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灸疗赘瘤、赘疣等疾病,治好无数患者。《羊城古钞》:“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鲍姑灸法的临床经验融汇到她丈夫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她的医学成就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可见,晋代岭南针灸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临床各科尤其是急症的急救中作用明显。

2.2 宋元时期

南宋刘昉,宋海阳东津人(今广东潮州市)所著《幼幼新书》是继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之后的一部儿科巨著,曾传至日本,被视同“至宝”。全书40卷,载论1207条,其中灸法204条[4],《骨蒸第三》全面完整地保留了现已佚失的最早的灸法专著——唐代崔知悌《骨蒸病灸方》,还有“取穴图”、“用尺寸取穴法”、“艾炷大小法”等内容,保存了古代灸法资料,有重要文献价值。

宋元时期,岭南瘴疠流行,《桂海虞衡志》:“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隋书•地理志》:“岭南大率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此时期岭南医家已关注针灸除瘴,元代释继洪著《岭南卫生方》,曾记载有挑草子法(即放血疗法)治疗热瘴,“若夫热瘴……稍迟一二日不治则血凝而不可救矣……然挑草子法,乃以针刺头额及上下唇,乃以褚叶擦舌,皆令出血,涂以草药,解其内热,应手而愈”。

晋代至宋元时期,岭南针灸处于理论奠基及经验积累期,此期针灸著作虽不多,但是为此后针灸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2.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岭南针灸也在此时期发展迅速。

明代丘浚,琼州琼台人,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且儒而通医,也是著名的岭南医学家,著有《本草格式》、《重刊明堂经络前图》、《重刊明堂经络后图》和《群书抄方》等医著。其中《重刊明堂经络前图》、《重刊明堂经络后图》对针灸学在岭南地区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清代道光皇帝颁布了荒唐圣旨“禁针诏”,之后针灸被踢出官方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国针灸的发展。但是岭南的针灸医学得到较好地发展,出版了不少针灸专著,如叶广祚的《采艾编》、叶茶山的《采艾编翼》、“南海明珠”何梦瑶的《针灸吹云集》。此外,孔继溶的《经穴异同考》、易艮山的《男女小儿针灸》、朱珩的《针灸秘诀辨证》、胡天铭的《金针撮要》也为针灸学留下宝贵的文献史料。

在此期间,岭南地区传染病肆虐,岭南医家尝试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并每获良效。据记载,1894年广州鼠疫大流行,患者在服药无效后,往往以针刺治疗取得疗效,“当疫症初起时,身上生一恶核,大如青梅,小如绿豆,痛彻于心,顷刻间神志昏迷,不省人事,药石均无所用,惟施以针灸或可挽回”。当时岭南医家李守中、梁达樵、罗芝园等均对针灸治疗鼠疫的针刺手法、针刺部位、针刺的深浅次数、放血多少、所用针具及针刺禁忌均有详细记载[5];霍乱流行期间,岭南医家多用艾灸法取效,清代林庆铨在《时疫辨附录经验杂方》中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岁,仲春,阴寒霍乱之症,羊城一郡,伤人数万口,惟有先用艾灸一法,百发百中。”

明清时期岭南针灸在针灸治病理论及治疗方法均有创新,并已基本上形成了擅于运用灸法、擅治岭南多发病、特发病等特色。

2.4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岭南针灸学继续发展,不少医家受西医理论的影响,开始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其中岭南著名针灸家曾天治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物学等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针灸学,提出针灸有兴奋、抑制、诱导等作用。曾天治著有《科学针灸治疗学》一书,该书第1次提出针灸的科学研究问题,在临证治疗上也颇有心得,是当时重要的针灸文献。

民国期间岭南教育行业的兴起,广东创办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广州汉兴国医学校等一些中医药学校,这些学校均开设针灸学课程,编写了针灸学教材,传授针灸学知识,要求学员掌握针灸临床技能,培养了针灸人才。现存有周仲房编撰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针灸学讲义》,以及曾天治编写的广东光汉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针灸学》、广州汉兴国医学校教材《针灸医学大纲》等。

2.5 新中国时期

自1986年邓铁涛和靳士英在广东医史分会成立大会上作了《略谈岭南医学之特点》的报告以后,“岭南医学”正式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其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召开的两届“岭南医学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发展,岭南针灸也在此后进一步迅猛发展,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岭南针灸医家,如司徒铃、靳瑞、黄建业、陈全新、黄鼎坚等,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靳三针、陈氏飞针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地区,用包容吸纳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针灸精华,除了本土的学术流派,越来越多的外来针灸流派被融入岭南针灸中,董氏奇穴、切脉针灸、薄氏腹针、方式头针等进一步丰富了岭南针灸。3 讨论

岭南针灸是岭南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形成的具有浓郁岭南地域色彩的临床学科,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历史依然经久不衰,并为针灸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旺盛的生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邓铁涛.岭南医学[J].新中医,1999,31(8):8-9.

[2] 钟以林,班秀文,黄瑾明.九针从南方来的实物例证——广西武鸣出土青铜针灸针初探[J].广西中医药,1987,10(3):33-36.

[3] 陈居伟.《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针灸学的贡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518-519.

[4] 张长民.宋代潮州刘昉《幼幼新书》在医史文献学上的贡献[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89,(1):89-108.

[5] 李永宸,赖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875.

R245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1.0088

2014-07-23

1005-0957(2015)01-0088-02

贾新燕(1987 - ),女,2011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针灸学灸法医家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