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腧穴配伍理论及特点探析

2015-04-04 05:27梁爽陈泽林陈波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7期

梁爽,陈泽林,陈波,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关于针灸的内容约占一半的篇幅[1],涉及经络、腧穴、刺法灸法、诊断及治疗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针灸理论体系。并且,其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医学著作,还包含天文、地理、哲学、社会学等内容,并灵活运用到选穴配伍的思想中。现将《内经》中择穴配伍的特点及规律总结如下。

1 选穴精,配穴少,腧穴配伍的理念已经形成

《内经》中记载针灸处方240余首,但大多数为单穴方,3个穴位以内的处方占总数的 90%以上,但仔细研读可见,每配伍1个腧穴,均有其独到的思想和依据,充分体现了用穴少而精的特点。用穴虽少,但其配伍理论体系已见雏形,其传递的腧穴配伍理念和思想影响深远。

1.1 备用穴是腧穴配伍的雏形

虽然《内经》记载的针灸处方中所配腧穴不多,但很多篇章中提到备用穴的必要性。最突出的表现为,当针刺1个腧穴疗效不佳时,及时配伍其它腧穴,可令病情迅速缓解。如《素问·缪刺论》:“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刺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灵枢·五乱》:“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强调重视腧穴配伍,在针刺首穴不足以见效时,及时配伍备用穴,以提高疗效。对备用穴的探索是腧穴配伍的雏形,也提示后人探索更多的腧穴配伍方法,灵活应对疗效不佳的情况。

1.2 经脉配伍是腧穴配伍的早期形式

经络学说贯穿《内经》全书,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到络脉、经筋、皮部,形成了完整的经络体系[2-4]。经络体系的形成为择穴配伍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腧穴配伍并不成熟的早期阶段,经脉配伍成为其传递配伍思想的主要形式。《灵枢·寒热病》:“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灵枢·癫狂》:“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仅提出了经络名称,并没有具体说明腧穴名[5],以经脉配伍的形式阐述了其面对病证时选穴配穴的主导思想。同时,由于每条经络上都有诸多腧穴,经与穴相配或经与经相配,也体现了腧穴配伍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但是,在其列举的经络中,并不是每个腧穴都能产生明显疗效,所以,以经代穴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其弊端,即不能明确展现其配伍方法和思路。可见,《内经》中记载的腧穴配伍理论仅为雏形,还有待后人不断发展完善,使其成熟。

1.3 选穴用穴要知调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传统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根结》中“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指出,针刺治病,腧穴配伍,须以调节阴阳为总纲,仔细分析机体和病证的阴阳属性及特点,选择恰当的腧穴和刺灸方法,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等篇章,系统论述了阴阳学说的理论,并与疾病诊疗密切结合,将脏腑、经络、腧穴、病证、治疗方法等内容用阴阳学说的理论详细解释,提出了“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经典法则,介绍了用阴阳学说来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性。这种理念的具体表现为,将病位[6]、病性与经穴等多方面的阴阳属性综合考虑,如《灵枢·寿夭刚柔》中记载:“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以“阴平阳秘”作为选穴配穴的最终目标。

1.4 施术手法影响配伍疗效

在《内经》关于针灸治疗的篇章中,腧穴与施术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配伍不同腧穴的同时也要注意配伍相应适宜的施术手法。如《素问·经脉别论篇》:“太阳脏独至……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说明选穴治疗时应注意补泻。《素问·血气形志》:“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指出针刺不同经脉时须调控好是否泻气与出血。即使腧穴的配伍十分完美,如果不运用恰当的刺灸手法,也很难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种理念的提出,丰富了其腧穴配伍理论,提示后人在研究腧穴配伍理论的同时,还应同时关注施术手法的规律,以及腧穴配伍与施术手法之间的关系。

2 腧穴配伍的基本形式

纵观《内经》全文,腧穴配伍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2.1 局部腧穴与远端腧穴相配伍

远近配穴的思想至今被广泛应用,其理论来源即为《内经》中局部腧穴与远端腧穴相配伍的思想。《灵枢·厥病》:“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后文又云:“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此为远近配穴的典型体现。另外,《灵枢·本输》、《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等篇章所提到的五腧穴、下合穴等特定穴的选用,也传递了局部与远端腧穴相配伍的思想。

2.2 本经配穴与表里经配穴相结合

上文所述《内经》中常以经名代替穴名,增加了腧穴配伍的多样性,即选穴时不必拘泥于某一个特殊穴位,可以选择该经上多个穴位进行辨证施治,即本经配穴的思想。同时,亦提出表里经配穴[7],如《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刺足厥阴少阳……心热病者……刺手少阴太阳……”分别记述了五脏热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即本经腧穴与表里经腧穴相配伍。《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不仅强调了表里经配穴,而且将配穴与补泻手法相结合,即病变所在经脉(本经)用泻法,与其相表里的经脉(表里经)用补法,是表里经配穴思想的延伸与升华。

2.3 左右、前后及上下配穴

《灵枢·官针》中介绍了偶刺法和阴刺法。偶刺法为“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运用前后配穴法来治疗心痹;阴刺法为“左右率刺之”,用以治疗寒厥。《素问·长刺节论》中关于小腹积聚病的记载,主张运用前后配穴,针刺小腹部及腰椎和髂骨两侧的腧穴。《素问·缪刺论》中介绍了缪刺与巨刺法,不仅支持了左右配穴法,而且提出与针刺方法相结合,缪刺刺络,巨刺刺经。另外,《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8];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提出了上下配穴的思想,也同时支持了前文提到的远近配穴法。左右、前后及上下配穴法的创立,充分利用了全身脉气交贯的特性,灵活运用并发展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另外,人体各部均有各自的阴阳属性,如胸腹为阳,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所以前后配穴、上下配穴以及上文提到的表里经配穴等配穴方法,也是阴阳学说在腧穴配伍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和典型体现。

2.4 辨证配穴与随症配穴兼顾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思想。《内经》中记载的针灸处方,以脏腑经络辨证[9]作为选穴配穴的基本依据,主张先辨明病因病机及病所,选取符合该病证的腧穴进行配伍。《素问·刺疟》中分别介绍了五脏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即选择相应之脏的本经配伍其表里经;《灵枢·四时气》介绍了同为气逆上冲之病,先辨明邪在何腑,再选择配穴方案,如邪在大肠时选取气海、上巨虚、足三里,邪在小肠时依旧选用气海穴,但其配伍发生改变,须配伍下巨虚及肺经和肝经的腧穴;《素问·刺疟》及《素问·刺腰痛》分别详细介绍了病位在不同经脉的疟疾及腰痛[10]的不同配穴方案,体现了辨经取穴的重要性;《素问·缪刺论》中分别介绍了邪客于不同络脉时的临床表现和所选腧穴,大部分选用其所属之经在四肢远端的腧穴,并说明了邪客于多个络脉时,将多穴相配伍应用的方法。另外,在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诊疗疾病时,对兼症的关注不容忽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兼症的表现能对病证的诊断和治疗起到明显的提示作用。在《内经》中,腧穴的配伍充分考虑了各个病证中兼症不同的情况,如《素问·刺腰痛》的最后部分,详细记述了腰痛具有不同兼症时的配穴方案,如兼有“中热而喘”者,“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兼有“大便难”者“刺足少阴”,兼有“少腹满”者“刺足厥阴”等;《灵枢·癫狂》中也提出依据兼症的不同而改变腧穴配伍,如“……肉凊取荥,骨凊取井、经也……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等。

2.5 充分运用特定穴

《内经》中有很多篇幅介绍特定穴的应用,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详细介绍了十二原穴,《灵枢·本输》介绍了各经脉的五腧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详细论述了下合穴,《灵枢·经脉》分别介绍了各经的络穴,《灵枢·背腧》介绍了五脏背俞穴。这些篇章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特定穴的定位、主治及功效。同时,在其他篇目中,特定穴的配伍应用随处可见,如《灵枢·五邪》关于“邪在肺”的论述中,提到“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据后世医家的注解,涉及中府与肺俞相配,是俞募配穴法的具体应用;《灵枢·四时气》中“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以及《灵枢·厥病》中“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等,是五腧穴配合使用的典型体现。《内经》中含特定穴的处方占一半以上,强调了特定穴的特殊诊疗作用,提示了灵活运用特定穴的重要性。

3 讨论

腧穴的选用及配伍是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记载了诸多腧穴配伍的理论及应用方法。并且,这部典籍所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也提示后人,选穴配穴时还应重视影响疗效的其它因素,如药食疗法的配合和对腧穴选用禁忌的关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详细介绍了五脏病的症状及配穴和针刺方法,随后便仔细说明了用五味来养五脏的具体方法,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合适的药食疗法也能增加疗效。《灵枢·五禁》[11]:“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于耳内……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此段指出,如逢禁日,对其相应部位,应尽量避免针刺。因此,在选穴配伍时,除灵活应用前文各种配穴方法外,还应考虑到腧穴选用禁忌,尽量选择非禁忌的腧穴进行配伍,以免影响疗效。

在腧穴配伍方面,《内经》的影响意义不仅在于介绍了某些病证的针灸处方,更在于其为后世医家探索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12-15]。面对纷繁复杂的病证,后世医家不必拘泥于其列举的具体腧穴,可灵活运用其传递的配伍思想,举一反三,创立更多的针灸处方,使其腧穴配伍理论得到升华。另外,单穴的选择是配伍的基础,《内经》中虽有很多单穴处方,但后人亦可以此为指导来尝试配伍应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王兴,于铁成,张婵娟.《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贡献[J].吉林中医药,2013,33(4):423-424.

[2] 叶志英.《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5):2-4.

[3] 刁吉亭,董福慧,刘斌.《灵枢·经筋》篇经义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0,29(9):675-677.

[4] 陈峰,俞中元,盛燮荪.试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学的贡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55-657.

[5] 张夏毅,张天生,王海军,等.《内经》择穴配伍组方规律浅探[J].江苏中医药,2007,39(9):13-14.

[6] 陈选,刘密,张佳丽,等.《灵枢》寿夭刚柔篇针灸学术思想探源[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1):779-780.

[7]赵银龙,黄建军.浅谈《内经》中的配穴法[J].上海针灸杂志,1996,15(3):32-33.

[8] 章海凤,刘未艾,刘金芝,等.《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针灸学术思想探源[J].中医药学报,2014,42(1):125-126.

[9] 金肖青,盛燮荪,陈峰.试从《内经》取穴的六种基本方法谈针灸处方[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860-861.

[10] 刘婧,王凡,杜小正,等.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80-282.

[11] 张永臣,张帅.《内经》“天人相应”观下的针灸学术思想简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6-8.

[12] 苏妆.《黄帝内经》腧穴考[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85-188.

[13] 苏妆,鞠宝兆.从《黄帝内经》看腧穴蕴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3):361.

[14] 路树超,陈思思,刘炜,等.从《黄帝内经》腧穴数目演变看腧穴发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1937-1939.

[15] 杜广中,卜彦青,王华.《黄帝内经》腧穴分类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65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