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远
摘要:宗教渗透在本质上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通过传教的方式颠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民政权之目的的一种恶意行为。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其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与母体院校的学生相比,更容易受到宗教渗透。因此,揭示宗教渗透的本质,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路径,对维护社会稳定、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渗透;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49-02
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其所构建的美好的彼岸世界对在现实世界中有各种不如意的人们来说,正好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心灵慰藉。境内外敌对势力正是利用宗教的这一本质,通过宗教渗透的方式来破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阻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心理资本相对弱小的独立学院学生,又是比较容易受到宗教渗透的群体。因此,独立学院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以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资本,以抵御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活动。
一、“宗教渗透”的本质
关于“宗教渗透”的概念,有学者从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和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的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作了界定。[1]他们认为文化意义上的宗教渗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宗教对民族文化的渗透构成了统治者进行恶意宗教渗透的文化基础和前提。政治意义上的一般的宗教渗透则是历史上各阶级有意无意利用宗教所进行的政治渗透活动,“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进行宗教渗透的历史原型”。而狭义的宗教渗透则是指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所进行的宗教渗透活动,即“以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以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为目的的活动和宣传,以及在我国境内外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而不是指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2](P.194-195)莫岳云、李娜认为,“所谓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针对我们国家宗教界、宗教信仰和宗教政策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3]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而宗教向大学生群体的渗透,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都是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境外宗教在我国高校的渗透,使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受到了冲击和挑战”。[3]从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向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本质,只不过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以文化传播和交流为名,使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产生混乱,进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最终达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民政权之目的。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分析
调查显示,近年来,高校呈现“宗教热”的现象,各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多则高达45%,少的也有10.11%,一般都在20%左右。[3]虽然他们信仰宗教的原因各种各样,但都可以归因于心理资本的弱小。
首先,从宗教的终极关怀来看,宗教所构想美好的彼岸世界正好弥补了现实世界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许多大学生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表面现象,而对其深层原因又无法理解,从而表现出对社会的失望,对现实的逃避,在宗教诱导下,最终选择了信仰宗教。此外,有些大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已无法解决,于是乎也借助于宗教。
其次,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市场经济导致的“经济人”异化使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这为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宣传,攻击马克思主义,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现实的土壤。“经济人”最初出现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原意指在经济行为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本文借用此名词,指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行为个体。众所周知的是,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被打压的,大家只为一个目标努力——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可问题是,离开了个体的集体、国家和阶级又在哪里呢?整体由个体组成,离开了个体,整体也就变得抽象了。而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承认个体的利益,并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容侵犯。被打压的个人利益终于被承认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利益的追求也由于长期的打压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经济人被异化了。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也由此陷入了困境,并开始寻求宗教的“帮助”。
最后,从大学生自我因素来看,家庭因素、性格特征、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比如,家庭中如果都信仰宗教,那么,受家人的影响,该学生也可能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其诱导;同样,在学习中如果受挫的学生,也可能因此信仰宗教。此外,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会产生以下两类大学生群体:一方面,为了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结果可能造成除了学习之外,在生活上、情感上出现了空虚;另一方面,部分自身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担心将来毕业后,难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内心中产生一定的社会认同危机。与母体学校相比,这种状况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表现的相对突出。
总之,敌对势力要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可能。因此,从心理因素入手,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从而有效抵御敌对势力对大学生的宗教渗透,无疑是个行之有效的路径。
三、独立学院学生抵御宗教渗透的基本路径:提升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主要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因素[4]。本文即从这四个维度探讨独立学院学生有效抵御宗教渗透的基本路径。
其一,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大学生自信心的缺失极易使大学生产生社会认同危机,并有可能因此而转向对宗教的信仰。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因高考的受挫,可能已经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而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的某些联系,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他们与母体学校学生的差距,从而进一步的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因此,要有效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对此类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通过丰富大学生知识和人生体验,改变心境,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以及在交往过程中改变自己不利的交往倾向和态度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则主要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发挥辅导员作用等措施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5] 大学生缺乏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出于对自身能力上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某项任务。因此,拓展知识和提升技能是增强大学生自信心的最基本方法。此外,在提升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所在。比如在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时,应该是其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后能完成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
其二,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乐观心态。有学者对大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与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6]如果学生的身体健壮,精力充沛,那么,他在接受各项任务的时候,将表现的比较自信,对事情的完成结果也比较好,这样,他们也就容易形成一种乐观的心态。同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心态会比较乐观,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将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都为宗教渗透提供了“入口”。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主要的问题在于学习上。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上,主要是参照母体学校的,但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上,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其实是相当大的。这势必对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业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其三,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对未来的希望感。如前文所述,宗教所构建的彼岸世界给那些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没有希望的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可以从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亦或是一种精神的麻醉。而对那些充满自信,心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来说,宗教将很难寻找到“入侵点”。人是社会中的人,对自己自信必然对社会、对国家自信,反之亦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不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自信的人能对自己自信。个人的希望必然是建立在国家的发展这个前提之下的,国家若是不能很好的发展了,作为这个国家的个人又岂能苟安呢?因此,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希望感对有效抵御宗教的渗透、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极其重要的。
其四,开发独立学院学生的韧性品质。韧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优势,他反映了人们在对待困难和逆境时的态度。开发大学生的韧性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逆商。人生总有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大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是宗教对其渗透的最佳时期。因此,独立学院不能一味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只重视培养大学生那些所谓的社会“适用”的技能,而忽视人文社科的学习。因此,学校除一些专业知识外,应多开设一些人文社科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总之,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资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活动。
参考文献:
[1]孙浩然.“宗教渗透”概念辨析[J].世界宗教研究,2007,(4).
[2]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3]莫岳云,李娜.境外“宗教渗透”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几个问题[J].湖湘论坛,2014,(2).
[4]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 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刘瑞敏,李志霞.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6]王卫东.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