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摘要: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展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无比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基本内涵包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勇往直前,气吞河山的英雄主义气概;无私无畏,饮苦若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04-02
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使长征得以取得胜利的一切可贵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
一、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
气吞万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历时之长、行程之远、规模之大、敌我力量悬殊之大、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观。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遇到无数困难:有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轮番侦察、轰炸,有数十万的反动大军围追堵截,并且红军指战员每天都要行军、作战;路途上有时找不到粮食,许多伤病员得不到安置,缺医少药,只能随部队前进,不少伤病员在途中牺牲。饥饿、严寒、疾病、敌人的追剿,都时时威胁着红军。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与天斗,与敌人斗,战胜困难,打败强大的敌人呢?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给红军指战员战胜困难以无穷力量。红军名战士吴兴回忆说:“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我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翻不过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我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那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承我们未竞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2]长征途中困难再多,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仍然坚贞不渝,他们坚信中国革命必将胜利。许多红军战士为了实现理想,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信仰的主义和革命事业。
二、勇往直前,气吞河山的英雄主义气概
红军长征不是在平常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下的战斗行军,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国民党政府动用了精锐嫡系部队和地方军阀势力,依靠人力、物力、交通、军事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山川险阻,以逸待劳。而红军在远离根据地、粮弹俱缺的情况下,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步行在崎岖的山径栈道,峭崖险川,行程二万五千里,足迹踏过10多个省,平均每天走30-40公里,最多时一昼夜在战斗中急行军120公里,打了许多空前剧烈的激战、恶战。
红一军团第四团在突破乌江战斗中,当乘坐第一只竹筏的8位勇士被翻入江底后,又一批勇士跳上竹筏向对岸冲去。中央红军干部团在突破金沙江战斗中打出了威风,声名远扬,突破天险腊子口战斗,担负强攻的红六连在一夜之间连续向敌人发起多次冲锋,桥上桥下铺了厚厚一层手榴弹碎片,由28人组成的突击队,最后仅剩下2人。第二天夜里,又组织突击队向敌展开攻击。迂回部队的勇士们在漆黑的夜中,用手摸索着石缝,用4把刺刀交替着插向石缝,四肢并用,向几十米高的悬崖爬上去,草鞋很快被刺刀割破,白光光的刺刀染成了红色,鲜血浸透了衣服,他们终于奇迹般地攀上了崖顶,与正面攻击部队一举击败了守敌,砸开了这个铁门关。
娄山关战斗、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嘉陵江战役、土门战役、包座战斗、突破腊子口、百丈关战役、雅江战斗、直罗镇战役、乌蒙山回旋战、得章坝战斗、普渡河与六甲战斗等,红军指战员勇于战斗,不怕牺牲,将勇兵雄,有雷霆万钩之势,摧枯拉朽,英勇无敌。他们前仆后继,披荆斩棘,抢险飞渡,所向披靡,谱写出了一曲时代强者的壮歌,表现出勇往直前、气吞河山的英雄主义气概。
三、无私无畏,饮苦若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人类历史上,至今还没有哪支军队像红军这样能吃苦。红军在没有后勤保障的万里征途上,夺关隘,渡险川,爬雪山,过草地,在超常态的恶劣自然环境中饥寒交迫,几乎处于绝境。长征路上条件再艰苦,部队中总是充满乐观情绪,红军指战员始终表现出一种无私无畏、饮苦若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宣传队的战士们在最艰难的时刻永远是一支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环境越艰苦,他们的情绪越高昂。在雪山顶上,他们高呼:“同志们,坚持住,坚持住就是胜利。”[3]红军战士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红军宣传队员们自编自演节目,在频繁、紧张的战斗生活间隙表演文娱节目、出墙报、演戏、编快板。在过草地的艰苦日子里,大家围着簧火,煮饭、烤衣和取暖,甚至开起了簧火晚会,有的吹口琴,有的唱歌,有的讲历史故事,有的叙革命经历,有的还谈论未来共产主义建设的宏图。
四、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同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还要同强大凶恶的蒋介石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作斗争。在这种极其艰险的境地下,只有加强革命团结,顾全大局,形成坚强的战斗力量,才能战胜敌人。党内的团结,红军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遵义会议对犯“左”倾错误的领导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地团结了党内犯错误的同志,仍然安排他们以适当的领导职务,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毛泽东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多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着重解决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对政治路线问题待以后有适当时机再逐步解决,避免在党内引起大的震动,有利于增强全党团结,共同对敌,完成长征。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局为重,一方面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坚持党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多方面地做张国焘的工作,以最大的耐心进行教育、挽救,争取张国焘北上,为此,还作了必要的让步和妥协。朱德总司令留在四方面军,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作坚决的斗争,并利用同部队接触的机会,耐心地教育红一方面军的指战员,“我们一定要坚持真理,坚持斗争,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路线,但要有正确的斗争方法。要顾全大局,讲革命,讲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都是好的,革命的,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所以同志们要注意和他们搞好团结,切不要上少数人破坏团结的党。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加强全体红军的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4]
五、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红军长征的被迫转移和长征初期中央红军极端危险的境地,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造成的。1935年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发言中系统地批判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全面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会议否定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极力推行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这次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实际上抵制了共产国际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路线和选择自己的领袖。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收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根据长征途中的形势变化,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红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连续取得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正确制定和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少数民族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红军最后突破天险腊子口,落脚陕北。这并不是长征初期“左”倾领导者的计划和安排,而是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过多次变更战略方针,才确定并取得最后胜利的。
六、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长征过程中,红军经过了11个省及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物质供应极端缺乏,红军战士们发扬了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终于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援。由于国民党的歪曲宣传和人为破坏,加上红军大多走的是人烟稀少、贫穷落后的地区,红军的物质供应得不到保障,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但不管多么困苦,红军都不会损害群众利益,他们经常风餐露宿,天当房,地当床,有的就露天站着睡觉。红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生活,沿途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召开会议,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宗旨。打富济贫,开仓分粮,用实际行动教育群众,动员群众,武装群众。买卖公平,处处保护群众利益,红军在行军打仗宿营的地区,都要帮助群众担水,打扫卫生,挖掘厕所,临走时,还要检查纪律,送门板、绑禾草等,尽量不给群众增加负担。在有些地方,红军纷纷把自己的衣物、毛巾送给贫苦的各族人民。毛泽东曾把自己身上的毛衣、行李中的被单及—部分粮食,送给乞讨的苗族老妇和小孩。[5]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红军战士甘愿献出自己的衣物,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军民之间保持了鱼水深情。也因此形成了人民热爱红军,为红军抢救伤员,照养红军后代,保守红军机密,为红军指路带路,送药送粮的良好局面,确保了万里长征的红军实现战略转移。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3.
[2]陈宇.长征精神万岁[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
[3]李安葆.长征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党史资料研究室.红军长征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5]李安葆.长征路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