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清平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13)
鸭浆膜炎诊断及治疗
符清平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13)
就鸭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在查阅文献资料,汇总经验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文章做要要点性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浆膜炎;防治;要点
鸭浆膜炎为鸭鸭疫里默氏杆菌诱发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2~3周龄雏鸭易感,临床典型症状: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便。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进一步判断处于病情阶段。病变的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以及肝周炎、气囊炎和脑炎。文章就鸭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做要要点性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根据当地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2.1 流行病学
1~8周龄雏鸭易感,3周龄易感性最大,尤其流行肉鸭养殖场,种鸭的育雏期同样可见。虽然传染性浆膜炎常见雏鸭期,但并不意味着对成年种鸭不易感。自8月龄死亡的种鸭体内,同样可分离出6型RA。但是,实际上很多地区此病对成年鸭群不构成威胁,但不能排除存在潜在危害的可能。雏鸭被感染后,同样可传染临近鸭舍的产蛋种鸭群中,诱发感染的可能。
传染性浆膜炎四季皆发,不单单流行冬春季节,作为条件性传染病,外界条件存在的不良应激、寒冷气候的来临,同样可导致此病流行严重。由此,及时在夏秋季节,饲养管理不善,同样可加重此病感染率和病死率。
传染性浆膜炎造成的死亡率高低不一,与疾病流行程度、防治措施合理性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鸭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等,均可加重病情,导致高死亡率达30%,甚至超过70%。经感染鸭群,生长发育迟缓,或在鸭皮肤表面形成黄色皮炎,导致残鸭数量大增,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治疗传染性浆膜炎花费的治疗费用可观,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的输出
2.2 典型症状
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典型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便。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进一步判断处于病情阶段。通常情况下,早期发病,易出现拉稀,呈白色。后期发病,拉稀呈绿色。有缩脖症状,表示其发烧感冒。而流鼻涕,可导致鸭鼻孔被黏住。流眼泪,可导致呈现带眼镜的外观。这些症状受到广大养殖户主的重视,并试图将其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是,这些症状多数传染性疾病可共有,不具备辨别的价值。除此之外,部分病鸭出现头颈震颤、摇头晃脑、转圈倒退等典型神经症状,但是不能将其作为特征性表现绝对化。
2.3 剖检病理
典型病例病变,集中在“三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即所谓的包肝、气囊增厚、包心。而“三包炎”症状,可作为与鸭瘟、禽流感、鸭霍乱等病症的鉴别诊断。此外,必须考虑的是,某些病毒病同样可导致继发传染性浆膜炎的可能,导致临床诊治难度加大。
3.1 涂片检菌
采取病死鸭肝、脾、血液涂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大多数菌体呈两极着色。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鸭肝、脾、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后观察,在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未见菌落,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长出透明、突起、圆形、奶油状菌落。在恒温箱中培养的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观察96h均无菌落生长。取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小杆菌,单个或成对,有时呈丝状;瑞氏染色可见细菌两极着色。
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药物防治在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对200多株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做药敏试验,结果证实90%以上的菌株对红霉素、林可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等,均有强敏感性。但是,传染性浆膜炎病毒对卡那霉素有天然的耐药性,由此遴选应多加注意。所以,可以断定今后药物防治,仍然为首选防治措施。经药敏药物配伍调配复方制剂,同样有不错的疗效。
而部分鸭场靠药物防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传染性浆膜炎甚至有恶化趋向。很多养鸭户,将此归咎为药物的真假,或耐药性的产生。而实际上,其他几方面因素更应多加留意。
其一,此病特殊性。粘膜炎流行整个养鸭周期,仅靠1~2个疗程的防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增加用药周期,则增加生产成本。由此,不少养殖户对用药防治持怀疑态度。
其二,此病发病急。很多养殖户对药物治疗情有独钟,而忽视了日常防治,结果导致急性爆发期,及时用药治疗,效果同样不理想。
其三,诊治准确性。确诊到位准确,同样关系到此病的防治。比如:多种疾病混染,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发生禽流感,药物的疗效必然受到影响。此外,用法、疗程、剂量等,均会影响到用药效果,都应尤为留意。
目前,流行的鸭病种类繁多,病原菌种类复杂程度加剧,使着鸭病的控制难度是越来越大。常见的鸭病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较为突出,成为制约肉鸭养殖场的重要问题。临床施治此病,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文章阐述的为临床诊治要点,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免疫接种于鸭6~8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苗,疫苗血清型要与本地流行菌株血清型一致,疫苗注射后15d才产生免疫力,在注射之后15d内每隔3d用10%氟苯尼考按0.1%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可有效预防发病,提高成活率,为现代理想的防病措施。
[1]李尚超.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及体会[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2,(3):47.
[2]陆涛,胡在钜.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8):63-64.
[3]王琼秋,黄先南,李世平,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10,(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