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星
(河南省唐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唐河473400)
牛的结核病、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牛 星
(河南省唐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唐河473400)
副结核病也称为强尼氏病,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直接影响到我国养牛经济效益。
结核病;副结核病;诊断;治疗
牛的结核病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结核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7个月,在粪便内可生存5个月,在奶中可存活90d。但对直射阳光和湿热的抵抗力较弱。常用消毒药经4h可将其杀死,70%酒精、10%漂白粉、氯胺、石炭酸、3%甲醛等均有可靠的消毒作用。它的特征是在机体内任何部位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结节。其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可分为牛型、人型和禽型3种类型,细长微弯曲,革兰阳性菌,无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
患牛的结核病,奶牛最为常见,其次是黄牛、牦牛。如果栏舍狭窄拥挤、通风不良、潮湿、光线不足和饲养管理不良,均可促成本病的发生和传播。牛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和饮水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犊牛主要是通过乳汁传染。
患结核病的病牛随被侵害的器官、发病的阶段和饲养管理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在临床上常可发现经结核菌素实验呈强阳性的青壮患牛,却精神良好,食欲旺盛,外观肥壮,无任何临床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病原的刺激反射引起同化作用增强所致。但在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在牛患结核病的中、后期,特别是老年牛,则常常表现出消瘦、精神不振和发病部位的相应症状。一般以肺结核较为常见,病初牛的精神、食欲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牛的精神转差,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被毛干枯;患牛初为短促干咳,逐年变为痛苦的脓性湿咳,特别是在早上、深夜、运动与饮水后、天气骤变时更为明显;出现黏液性或脓性鼻涕;随着咳嗽的加重,呼吸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气喘;呼出的气体有时呈腥臭味。对患牛肺部听诊时有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因为患牛的肺组织因干酪样变,干酪物质被强烈咳嗽排除体外,肺部形成空洞,叩诊呈空洞音。如果患牛的肺毛细血管破裂,则引起咯血现象;叩诊有浊音区,并引起咳嗽;体温一般正常或低热。如果患牛发展为弥漫性、结核性肺炎或全身粟粒状结核,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呈弛张热或稽留热。
如果患病的母牛乳房结核,则在乳房上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无热无痛的硬结,有的则形成结核性脓肿,俗称冷脓肿,一旦脓肿破溃,创部长期不愈合;泌乳量下降,乳汁稀薄如水,可引起乳腺萎缩。如果牛的生殖器官结核,则患牛的性欲亢进,频频发情,但不易受孕,受孕后又易流产。牛的肠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牛患肠结核的初期下痢与便秘交替,后期则顽固性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脓液,患牛迅速消瘦。牛患脑膜结核和淋巴结结核较为少见。
牛患结核病的诊断,可从临床检查、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试验、病理学诊断和变态反应等方面进行。目前最实用的是变态反应,即结核菌素试验,其操作规程按国家规定进行即可。
在牛的左侧颈中部上1/3处(6个月龄以内的犊牛可在肩胛部)剪毛,范围直径约10cm。再用卡尺测量剪毛处中央皮肤的皱褶厚度,而后用75%酒精消毒,注射牛结核菌素原液,大牛可用0.2ml,3个月龄至1.5岁的牛可用0.15ml,3个月龄以内的牛可用0.1ml。注射后在48h和72h时,各观察反应1次,注意牛剪毛处有无热、痛、肿胀以及肿胀的范围和软硬度,并以卡尺测量肿胀大小及皮肤皱褶的厚度。判定标准是:(1)阴性反应(-):剪毛处没有炎性水肿,或仅有坚硬、无热、界限明显的皮肤肿胀。(2)可疑反应(±):剪毛处炎性水肿不明显,皮肤增厚在5~8mm,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下。(3)阳性反应(+):剪毛处发热,有痛感,并呈现界限不明显的弥漫性水肿,软硬度如面团或成硬片,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上,或者皱皮厚度增加到8cm以上。在72h观察后判为阴性或可疑反应的牛只,需在第一次注射的同一剪毛处以同样剂量皮内注射第二次,注射后24h判定反应结果,必要时48h再观察一次,并详细记录反应结果。
牛结核菌素点眼与牛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同时进行,须进行两次,间隔2~7d。点眼时间应在早晨,点眼前必须对牛两眼详细检查,注意眼结膜有无异常情况,眼结膜正常者,方可进行点眼。一般点于左眼,左眼有病者也可点右眼。用1%硼酸棉球将眼睛擦净,左手指插入眼窝内,使瞬膜露出,拇指拨开眼睑,使瞬膜与下眼睑形成凹窝,右手持点眼器,手掌下缘依附于牛额骨的眶部,点眼器尖端距眼结膜1cm,滴入牛结核菌素原液3~5滴。
给牛点眼后,注意将牛栓好,防止风沙侵入、阳光直射及牛自动摩擦眼睛,并于第3、6、9h及24h各观察反应1次。判定反应时,应固定好牛,翻开牛眼睑,观察牛结膜及分泌物状态,按判定标准记录结果。其判定标准是:(1)阴性(-):无反应或只是结膜轻微充血,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者。(2)可疑(±):仅有少量粘稠分泌物积于眼角或结膜囊内,或自眼角流出如粗线状,无明显的结膜充血及水肿者。(3)阳性(+):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眼角流出,如纽带状,并散于眼的附近,或在眼角、结膜囊内,呈粒状或线状,并有明显的结膜充血、水肿和流泪者。
在牛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或点眼反应中,用任何一种方法判为阳性者,即确定为结核病牛。一种为阴性,一种为可疑,即判为可疑。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反应者则判为牛未患上结核病。
判为可疑反应的牛应隔离饲养,并于第25~30d后再作皮内注射和点眼试验,操作方法与观察时间同前一样。其结果如果仍判为可疑,应继续隔离观察。
对于未发现结核病的牛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结核检验。对于初次剔出结核病牛群的牛应于上一次检验后第30~45d进行第二次检验,2.5~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检验,4~6个月后进行第四次检验。如在第二、三、四次检验都未发现阳性,则可判定为健康牛,如发现有阳性牛,仍须按初次剔出病牛的牛群处理,直到在6个月内连续3次检验,不再发现阳性牛,才能认为是健康牛群。
对于牛患结核病的预防,要从源头着手。不从可疑或患病牛场引进牛只,凡需引进一律要进行检疫,确认无病后才能与原牛群并群。对牛群进行定期检疫,及时清理和淘汰病牛。栏舍地面要经常用20%石灰乳、5%来苏儿、5~10%热碱水或10~20%漂白粉消毒。牛的粪便、垫草要及时烧毁或移出堆积发酵。人对牛奶的食用要加热60℃经30min消毒后才能饮用。患牛尸体的明显病灶部分焚毁,无病变部分需高温处理后才能食用。犊牛出生后1个月胸垂皮下应注射卡介苗50~100mg,20d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2~18个月,每年应注射1次。
对于牛患结核病的治疗,可用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链霉素每次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10mg,每12h/次;异烟肼每次肌内注射1g,每天2次;也可每天3~4g,分3~4次拌料喂服,3个月为一疗程。对氨基水杨酸钠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异烟肼或链霉素配合使每次口服0.04~0.06g/kg,每天3~4次。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也有较好疗效,可配合上述药物治疗,但对孕牛应慎用或禁用。
牛的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副结核分枝杆菌,革兰阳性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抗酸染色良好。病原体对外界环境和化学药物的抵抗力很强。临床特征为慢性、黏液性肠炎,表现为长期顽固性腹泻,病牛非常消瘦。副结核病菌主要存在于感染病牛的体内的肠壁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它随病牛的粪便排出而污染牛场、水或草料等,从消化道感染健康的牛。
牛的副结核病病菌主要侵害牛类,尤其是奶牛。牛多数是在幼小时候感染,但潜伏期很长,到成年时候,特别是在牛怀孕、分娩、泌乳或饲料中缺乏矿物质等使牛抵抗力降低时才容易出现病症。
牛患上副结核病,病程一般三个月以上,有的最长的可达到1~2年。初期表现为间歇性腹泻,病牛拉恶臭并带有黏液和气泡的稀薄粪便,但牛的精神、食欲和体温尚正常。后期表现为持续的顽固的腹泻,粪稀如水,混有大量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患牛的食欲减退,皮肤干燥,被毛逆乱,眼窝下陷,消瘦贫血,胸垂,腹下水肿,常常躺卧,泌乳减少甚至停止,最后患牛衰竭死亡。
根据牛的症状和检查可初步诊断牛是否患上副结核病。用需检查牛的粪便粘液块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查,如发现细小的丛状或成团的红色杆菌就可确诊。对于牛群,也可用副结核菌素0.2ml注射在牛的颈侧皮内,48h后如果牛出现热的弥漫性肿胀,皮肤增厚1倍以上,可判断牛已感染。对于可疑和阴性者,隔数日再用同剂量在原来部位注射副结核菌素,再经24h检查就可判定结果。
对于牛患上副结核病,虽然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治疗,但用氯苯酚嗪、异烟肼、利福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可暂时控制病情,但是很难根治。用0.02~0.08g维迪康每千克体重口服,配合次仓或鞣酸蛋白,并增加骨粉和足够的干草,可使患牛的腹泻明显减轻或停止,同时也改善了患牛的体质。
对于牛群的副结核病预防,要加强检疫。对发现患牛,要及时捕杀;对可疑患牛要隔离饲养,被污染的场所和患牛的用具要用20%石灰乳、10%漂白粉或火焰消毒。患牛的粪便和垫草等要及时焚烧,防止疫病源扩散。对于生长发育期的牛,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增强牛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1]游朝贵.牛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8):65.
[2]刘庆文.牛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1):52-53.
[3]尤显红.牛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及鉴别诊断[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4):56.
[4]王学明,姜云志.牛结核病诊治和防控[J].湖南畜牧兽医,201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