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要人畜共患病净化的思考

2015-04-03 14:43王桂花朱宝裴党帅谢印乾
兽医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人畜病原患病

王桂花朱 宝裴党帅谢印乾*

(1.渭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2.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16; 3.渭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渭南 714000)

关于主要人畜共患病净化的思考

王桂花1朱 宝2裴党帅3谢印乾2*

(1.渭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2.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16; 3.渭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渭南 714000)

为了推动主要人畜共患病净化,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结合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从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学、政府及公共支持、宿主特征、病原特征、疫苗与诊断试剂、清除计划及净化维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人畜共患病净化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开展人畜共患病净化的相关策略,对优先净化病种的选择和实施净化提供参考。

人畜共患病;病种选择;净化策略

人畜共患病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类传染病,发病遍布全球[1]。据报道,世界上证实的人畜共患病200余种,重要的有89种,危害严重的有40种,60%的人类感染的病原是人畜共患病,80%的动物病原感染多个动物,75%的新发病是人畜共患病,80%的生物恐怖用病原是人畜共患病[2]。由于我国动物饲养量大、人口密度大、经济条件局限,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和人的身体健康。

1 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

近年来,随着饲养方式、动物流动、贸易全球化、生态环境破坏,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形势更加严峻[3]。禽流感等一些过去对人无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的病原变异成对人有强致病潜力的病原;布病等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人畜共患病又重新流行;新的人畜共患病也不断出现[4]。在我国,禽流感自2003年发生以来从未间断;狂犬病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居高不下且出现新毒株;布病呈全国流行,正由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北方地区逐渐向农区及南方省份扩散;奶牛结核病呈上升趋势,且常年散发;包虫病向农业区和城区扩散加快,并呈由西部和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蔓延的趋势;血吸虫病虽然流行范围缩小,但由于发生与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生产生活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鼠疫、炭疽、猪链球菌病也时有发生;全球一体化进程也使埃博拉、尼帕、尼罗河热、疯牛病、猴痘等外来病随时可能传人我国;新病原的发生更是难以预测[5]。

2 动物疫病净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畜共患病品种繁多,特征各异,危害不同,净化工作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也有所不同,在当前严峻的防控形势和有限的防控资源下,要优先选择适合的病种开展净化工作,充分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2.1 公共卫生及社会经济学考量

2.1.1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所有人畜共患病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威胁,但威胁程度不一。要充分考虑疫病的感染性、传染性以及造成人发病、死亡或劳动力丧失的程度确定优先净化病种。如布病、结核等疫病及被病原体污染肉、奶等畜产品严重挑战食品安全。

2.1.2 对社会经济学影响。许多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会造成人们的高度恐慌,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2005年猪链球菌病,2013年H7N9流感以及狂犬病、炭疽等严重影响消费者心理、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市场贸易受阻,畜牧业剧烈波动,农民收入下降,畜牧业生产不景气。在经济学影响方面,要从减少的收益、增加的投资、增加的收益及减少的投资等方面进行考虑[6][8]。考虑对动物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疫病对饲料消耗、防治费用以及疫病带来的附加收益和减少的投资等方面。

2.2 政府及公共支持

政府及公共的支持是疫病净化的基础,为疫病净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政策支持方面,《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16种动物疫病为优先防治动物疫病,其中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等6种人畜共患病,明确了控制或净化目标和时间表;农业部兽医局每年制定印发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将高致病禽流感、布病纳入国家事权范围,同时对血吸虫、包虫病、牛结核、狂犬病等制定了详细的监测计划和技术措施,为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经费支持方面,对动物引种、免疫、监测、扑杀的经费补助以及对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支持是疫病净化的先决条件。行业自律方面,产业联盟在动物疫病防控中起到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的支持也有力推动疫病净化工作的开展。养殖主体方面,广大养殖场户是疫病净化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养殖场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养殖场户的主体责任,提供养殖场户的认识,赢得养殖场户的大力支持和主动配合至关重要。社会公众的支持方面,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加大防控意识、防护措施的舆论引导。

2.3 宿主特征是否有利于清除

宿主特征是否有利于病原清除可评价净化实施的难易程度。根据病原的宿主种类、潜伏期、临床症状及带毒排毒情况进行评价。如,布病牛、羊、猪、犬、人、野生动物均易感染,多宿主寄生,潜伏期长达14~120d,不引起特定的临床症状,自然感染带毒时间长,呈间歇性活动等特征[7],难以及时发现病原感染,不利于宿主对病原的清除。宿主单一、潜伏期短、有特征性临床症状、带毒时间短等特征对疫病净化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2.4 病原特征是否有利于清除

病原的种型、在自然环境中的抵抗力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决定病原是否有利于清除。布氏杆菌有6个生物种,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强,炭疽杆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易形成芽孢,抵抗力极强等特征不利于疫病净化;但布氏杆菌对紫外线、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结核分枝杆菌乙醇、湿热、紫外线及链霉素、异烟肼等药物敏感,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等特点为净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5 是否有配套的疫苗和诊断试剂

特定疫病的净化要有理想的疫苗。疫苗要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强、容易鉴别诊断等特点。同时要有开展监测的成熟诊断试剂,可以根据不同净化阶段确定适宜的诊断试剂[8]。在净化后期要有敏感性高的诊断试剂,能够尽可能地检出每一个感染动物,防止个别漏检导致疫病的再传播、再扩散。在净化早期要有特异性高的诊断试剂,能够尽可能地检出每一个未感染动物,易于区分自然感染或免疫,减少假阳性的出现,降低净化成本。

2.6 是否有有效的清除计划

按照监测-风险管理-监测-扑杀-无疫证明的技术路线,制定有效的疫病清除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以种群净化为主,创立阴性种畜禽[8]。一是要摸清底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研究疫病传播风险因素和市场价值链,提出消毒、免疫、隔离、流通控制等疫病发生的风险管理方案。二是要实施基于风险的控制策略。结合风险管理方案,强化风险管理措施,逐步降低流行率,降低对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学危害。同时,从疫病流行率的变化开展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评估;开展风险管理地区的社会经济学分析,开展风险管理的效益评估。三是实施控制和根除的策略,持续开展风险管理。对种畜饲养群实施种群隔离、母子更替的策略,对连续饲养群实施全群检测,剔除阳性的策略,对商品畜饲养群实施全群淘汰,重建畜群的策略;然后以控制为目标,证明是否达到控制标准,最后以根除为目标,证明是否达到净化标准。

2.7 是否有净化维持的措施

净化的维持从外部来说,就是要开展疫病传入的风险分析,对野生动物、放牧、车辆运输、交易市场、屠宰场、毛皮市场及人员流动等环节实施控制。从内部来说,一是要提高养殖场户防疫意识,倡导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落实消毒、隔离及检疫检测等风险管理措施,尽量避免外源带病动物的进入;二是要落实疫苗免疫、强化监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等措施,防止本场动物发病;三是开展定期监测,早期发现发病动物,对发病动物按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

3 人畜共患病净化策略探讨

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是人畜共患病净化工作的根本,但从资源分配上和技术策略上,各级各部门对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足,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着部门间合作不力、监测经费不足、防控技术落后、疫病底数不清等诸多问题,需要建立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技术路线和落实防控措施等防控策略才能有力推动人畜共患病净化。

3.1 加强沟通共享,实现同一健康

实现人畜共患病防控由以结果控制为重点向以全程控制为重点的转变,充分应用疫病防控的全程控制思维[9]。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和净化涉及兽医、卫生、交通等多部门,需要对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多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树立“同一健康”理念,建立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实现互通共享,齐抓共管,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局面。

3.2 开展风险分析,确定传播路径

要深入开展特定人畜共患病传入的风险分析,明确疫病从外源传入,内部接触到感染发病的多个风险路径,确定高风险环节和疫病传播的主要风险路径。加强市场价值链研究,明确动物的主要流向和集散场所。

3.3 强化疫病监测,掌握疫病底数

疫病监测是科学掌握疫病底数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抽样方法科学、抽样数量科学、检测方法科学、数据分析科学才能掌握疫病是多少、在哪里,为疫病净化提供基础。加强养殖场户的防疫知识宣传和教育,明确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自主或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定期开展采样监测及流调工作。

3.4 研究风险因素,落实风险管理

结合监测结果,开展风险因素的调查,通过科学的分析,寻找发病原因,实施风险管理,开展基于风险的控制策略,逐步降低疫病流行率。实施加强动物流通监管,把住流通这道关,逐步减少和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蔓延。同时,不断完善疫病报告系统,积极客观地进行疫病的报告,针对报告的病例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跟踪风险因素变化,适时调整风险管理方案。

3.5 实施无疫监测,维持净化水平

以净化为目标,实施无疫监测,对检测阳性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重新开展监测工作;若未有阳性检出,则证明已经实现净化目标。坚持加强出入消毒和养殖场常规消毒;加强病死家畜和胎衣、流产物无害化处理。通过自繁自养,降低饲养密度,推行人工授精技术,减少放牧等方式加强饲养管理。对免疫的病种持续开展免疫工作,适时退出免疫,开展非免疫无疫的监测。不断加强综合防控措施,维持净化水平。

[1]王晓银.如何做好城市人畜共患病的防控[J]. 兽医导刊,2013,(S1):53-54.

[2]丛国顺.人畜共患病的种类、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7):109.

[3]倪鸿韬,王瑜.动物疫病发展与防控趋势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3):78-80.

[4]刘明远.浅谈人兽共患病及其防控[J].内蒙古中医药,2006,(6):12-13.

[5]才学鹏. 我国人畜共患病流行现状与对策[J].兽医导刊,2014,(10):24-26.

[6]谢仲伦.动物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7]农业部.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8]黄保续.兽医流行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9]曹勇,王桂花,朱宝. 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动物检疫,2015,(12):45-48.

猜你喜欢
人畜病原患病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谨防人畜共患猪流感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