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影响
张益民, 郑一兵, 胡通海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友好医院 影像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关键词:倍他乐克; 硝酸甘油;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A成像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成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对16排螺旋CT而言,获取清晰的冠状动脉各级分支需要较慢的心率。本研究采用16排螺旋CT对本院2个时间段内分别收集未口服药物或仅口服倍他乐克者以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硝酸甘油后的共1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2组检查冠状动脉各级分支显示满意的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硝酸甘油后对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影响,以期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成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148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操作。其中2011年10月—2012年9月检查前仅对心率过快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接受检查患者共72例,男46例,女2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本时段设定为第1组。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检查前常规应用倍他乐克联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接受检查患者76例,男52例,女2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本时段设定为第2组。
1.2.1检查准备:检查前1 h通知患者来CT室等候,保证患者平静呼吸,测试患者心率,维持在60~70次/min左右最佳,设立2011年10月—2012年9月72例患者为A组(第1组),对大于70次/min以上的患者,口服1片倍它乐克25 mg,待心率降低后,开始检查。设立2012年10月—2013年12月76例患者为B组(第2组),患者检查前先应用口服1片倍他乐克25 mg,分别于服药后30 min、60 min测量心率和血压。如果60 min后没有降低心率,再给予口服1片倍他乐克25 mg,按同样方法测量心率和血压。若没有达到要求,重复给予倍他乐克并测量,直至达到目标心率。重复给药最大剂量不超过4片(100 mg),以患者无不适反应为止,准备开始扫描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所有患者均于CT检查床上做呼吸训练,以减少呼吸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1.2.2扫描技术要求:使用应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 进行扫描,先做常规胸部定位像,从肺尖至心脏膈面以下4~5 cm,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做钙化积分分析,扫描参数120 kV,130 mA,旋转时间0.4 s,FOV为180 mm×180 mm,包括心尖至心脏膈面下。扫描时间3~5 s,获得的图像用来测定钙化积分分值。再进行冠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设定触发冠脉扫描CT值,扫描参数120 kV,350 mA,旋转时间为0.4 s,根据心率选择重建时相,最好是在70% R-R间期,扫描层厚0.75 mm,扫描时间10~15 s。在扫描前一定要多做呼吸训练,使上下呼吸频率误差不超过10%。造影剂从肘静脉注入,试注生理盐水剂量为20 mL,速度为4 mL/s,扫描时造影剂量为90 mL,速度为4 mL/s,然后再注入生理盐水30 mL。选择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时相比较好的图像进行简单的重建,得到3组容积扫描数据,发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2.3图像重建技术:技术员把增强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载入冠状动脉分析软件,得到左冠主支、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动脉及二、三级分支血管的全貌图,再由医生进行全面的分析。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A组与B组患者心率控制情及冠状动脉CTA图像的全部血管1级图像的成功率、冠状动脉分支血管及末梢血管的成像情况。
冠状动脉分支血管的成像情况:分支血管统计对角支、钝缘支及右缘支清晰成像(血管显示长度1 cm以上及无断层影响)例数。
末梢血管的成像情况:统计右冠状动脉后降支显示长度(测量显示最远端至十字交叉的直线距离),上述测量只对比右冠优势型患者。
2结果
A组72例患者均无明显过敏反应,检查时心率最快90 次/min,最慢为55次/min,心率70次以上口服倍它乐克患者30例,口服后心率降低患者28例,心率在70次以下12例,心率在70~80次16例,获得全部冠状动脉1级图像共30例,对角支、钝缘支及右缘支清晰成像共计146支,末梢血管的成像情况如下0~1 cm区间共42例,1~2 cm区间共20例,2 cm以上区间共10例。
B组76例患者均无明显过敏反应,检查时心率最快96次/min,最慢为58次/min,心率70次以上口服倍它乐克患者36例,口服后心率降低患者36例,心率在70次以下32例,心率在70~80次4例,获得全部冠状动脉1级图像共56例,对角支、钝缘支及右缘支清晰成像共计208支,末梢血管的成像情况如下0~1 cm区间共20例,1~2 cm区间共26例,2 cm以上区间共30例。
3讨论
改良后的冠状动脉CTA从患者心率控制,图像成功率及血管显示细节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冠脉成像质量与下面因素有关:①心脏博动:冠脉成像的扫描一般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心电采用左心室的模拟信号,对右房的搏动难监控,过快的心率会对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产生影响[1]。根据经验,在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的心率控制在55~70 次/min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 ②屏气合作与否:患者数次扫描均需保持一致的呼吸频率; ③有无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影响数据采集,造成图像锯齿样改变,图像质量欠佳; ④图像重建相位:冠状动脉的显影质量与不同相位的心动周期有关,一般来说,55%~80% R-R间期图像冠脉显示较好,理想相位窗为70% R-R间期; ⑤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对其狭窄分析有一定影响,严重钙化,因产生伪影及对远端血管影响,就比较难正确判断[2-3]; ⑥对比剂注射量和速度,较低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和较少的剂量得到的图像较差。
改良后的冠状动脉CTA倍他乐克服用控制心率成功率提高及图像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加大了倍他乐克的给药剂量,可以更好地降低高心率患者的可能性,而对普通患者,倍他乐克降低心率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因惧怕检查导致的心理紧张后的心率加快的情况。在心率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文献冠状动脉CTA的成功率及诊断的可靠性是可以保证的。同时,倍他乐克价格较低,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改良后的冠状动脉CTA除了无创、检查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外,1级图像的成功率从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与常规冠脉造影的符合度得到了提高,相对于常规冠脉造影有以下优势: ①有助于斑块钙化程度的判断,这对明确病变性质和成因、介入治疗策略选择有较大帮助,具有检查时间短,患者接受X线少,同一患者在短期内可以重复多次检查; ②可以显示心脏、冠状动脉周围结构,如肺、胸膜、纵隔等组织; ③冠状动脉血流的形态和功能状态; ④心肌及其损伤的代谢性变化和组织学特征。
参考文献
[1]何珍, 万业达, 付菲, 等.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CT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 25(8): 731.
[2]黄小宁, 李晓, 邓军, 等. 64层CT评价冠脉粥样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 放射学实践, 2011, 26(4): 414.
[3]周宏灏编.药理学[M].北京: 科技出版社, 2003: 208.
[4]王丽, 徐珽, 唐尧.硝酸甘油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5): 372.
[5]朱巧洪, 曾庆思 .服用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8): 809.
[6]关计添, 徐小虎, 耿义群, 等.心率变化对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4(6): 37.
[7]毛定飚, 滑炎卿, 王鸣鹏, 等. 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5): 521.
收稿日期:2015-05-10
中图分类号:R 5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4-111-02
DOI:10.7619/jcmp.2015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