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算比利时法语区的丁丁,永远长不大的“小尼古拉”和“小王子”,可算是法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形象,就连萨科奇当选总统时,都被冠以“小尼古拉要去爱丽舍宫了”的戏语,其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诞生半个世纪后,这个绘本上活泼好动、总是有些怪点子的小学生终于被搬上银幕,引来法国人再一次的怀旧热潮。电影真人版的问世,影坛全明星阵容的友情出演,媒体争相专题报道,电影的大幅海报随处可见,法国人似乎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年代。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诞生于战后,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社会体系已经恢复,正在准备进入政治稳定后经济腾飞的“黄金年代”。1959年3月29日出版的《西南部星期日报》上,由故事大王勒内·柯西内和插画大师让·雅克·桑贝共同创作一个短篇故事《复活节彩蛋》,诙谐的短文,配上生动亲切的插画,一经推出,便深受读者好评。这是小尼古拉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柯西内写出续集,几个月后发表在另一家报纸《飞行员》上,由此一发不可收。这份新生的报纸,也就成了小尼古拉的胡闹乐园,正如同埃尔热的《丁丁》杂志,柯西内同时担任主编,领着孩子们发现世界,直到他突发心脏病去世的前两年。
在此之后的六年里,打着领带,套着红背心,身穿西装小短裤的尼古拉,伴随着读者,一同长大,几乎每周都定期出现在报纸专栏里。在柯西内和桑贝的合作生涯中,一共完成了两百多个故事,出版社陆续结成五本书,几十年来不断续写重印,成就了与“小王子”齐名的儿童形象。沿着三代法国人的成长轨迹,小尼古拉和伙伴们的淘气和善良,在两位作者的笔下显得真实不带夸张,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无数粉丝。中国也曾翻译引进,出版百万册,由此可见,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能超越文化的隔阂。书中关于孩子们的描写太准确了,让大人们忍俊不禁的细节,来自桑贝儿时的课堂轶事。他当初揣着几张纸片来到巴黎,邂逅了刚从纽约回来的柯西内,可曾想到两个心中充满激情,又都有些口吃的大人,会为孩子们带来如此多的欢乐。
因为印象太过深刻,如此熟悉的小尼古拉搬上银幕,必须经得起千万读者的审核。找个称职的导演、靠谱的编剧、符合形象的演员,这仨关键一个都不能马虎。电影版《小淘气尼古拉》的导演重任,最终落到了洛朗·迪哈德身上,这位曾执导《莫里哀情史》的卖座片导演。桑贝和安娜·柯西内也一直想把这部作品变成电影、电视或动画,与更多的下一代见面。但要保持原汁原味并不容易,因为整部三卷本的《小淘气尼古拉》都是由短片组成,每个故事不超过五页,其中还包括了穿插的大小插图,更适合拍成动画集在早上播出。可以说,在画插图时,桑贝已经有了心中的电影场景,他的笔下,总是能精准地记录整个故事中最精彩的瞬间。孩子们的欢腾,大人们的尴尬,就在同一个画面里,寥寥数笔勾勒出来。
所幸导演做到了这一点,他找来了一班可爱、个性鲜明、自有嗜好的孩子扮演小尼古拉的伙伴(就连导演的小儿子维吉,也在片中出演了若奇同学)。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阿桑是个贪吃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都在填肚子;热福家里巨有钱,总能弄来好东西;鲁飞老爸是警察,他也常搞怪出歪点子;科豆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很仗义勇敢;第一名的小眼镜阿囊最不招同学们待见,他还老给班主任打小报告……最后别忘了淘气又善良的大主角小尼古拉,他可是整个计划的决策者。这些孩子就像是每一个小学班级里都会有的活宝,从书中走上银幕,做着大人们看起来无足轻重,孩子们却一本正经的举动,影片仿佛在和记忆中的童年打招呼,勾起无限的感慨。
电影版中的小尼古拉,一袭西装短裤配红背心,和书中的描述一模一样。开场别有韵味地以桑贝插画的方式打出字幕,特别标明了“献给柯西内”,纪念这位睿智的儿童文学作家。一个个熟悉的故事串起愉悦的90分钟,色调温暖,节奏紧凑,都是以孩子们的视觉来展现,毫无成年人的拘谨和沉闷。《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背景,与《放牛班的春天》《四百击》同处一个年代,但在手法上实在是轻松,丝毫不需要煽情和深刻。就像孩子们的想法,简单直接不计后果,如过度阐释反而变了味。在迪哈德的镜头下,孩子就是孩子,就要是不着调的童言无忌,法国传统喜剧那种啰嗦的台词,该丢给勒梅西耶等人去尽情发挥。小尼古拉一班,虽然也调皮捣蛋,但不是什么问题班级,也不可能出一个天籁童音,只要回答出“穿过巴黎的河流”这么简单的问题即可打铃下课了。他们的小打小闹,仿照“高卢英雄”的把戏,只在乎自得其乐,观众们或是像《天使爱美丽》那样带着幻想旁观,或是跟着一起回到儿时,把智商降到了八岁那年。
(节选自《看电影》2009年01期、《东方电影》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