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课文是例子”

2015-04-02 21:15戴汝潜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例子语文课程人文

戴汝潜

在语文教育界,都知道叶圣陶老先生“课文是例子”这句名言。但是,如何理解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为“例子”,必定是用来说明什么、证明什么,让人理解、认识或掌握什么的!否则,用不着“例子”。这个“什么”,必定有自己的“主题”。换言之,例子服务于某个主题。这是基础教育所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任何课程都是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构成自己的序列主题,而为了适应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以及掌握应用的需要,都必定选择足以说明、认识、理解和掌握主题的例子。比如,小学数学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主题)的时候,一般是从“2、3、4、5、6、7、8、9、10”的数字构成学起,实际上这是“算理”;但是,又总是用具体的“五个苹果分别可以分成1-4、2-3、3-2、4-1四组”做例子。这里当然不是学习苹果的分组本身,而是在学习抽象数字的加减规律。即使是音乐课程也是如此,表面上几节课分别学唱几首歌,但是,通常是按照“2/4、3/4、4/4”等调式规律编排的,歌是要会唱的,但是,会唱是为了掌握歌曲调式“强弱、强弱弱、强弱次强弱”的不同特点,从而获得学唱任何歌曲的迁移能力。至于所有的科学课程无不是以实验做例子,解释科学现象及其规律、原理的。可见,例子对学习者是十分必要的,在没有例子的情况下,学习任何主题都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周折;但是,例子就是例子,显然课程绝不能止步于例子的学习,因为,例子只是学习和掌握课程主题的服务性载体、抑或是环节,毕竟不是课程主题的主体本身的内容,尽管例子和主题必定是高度相容的,然而,主题就是主题。

那么,语文教材里面的课文,作为例子,想必也是用来说明一个语文主题、证明一个语文主题,让学子理解、认识和掌握一个语文主题的,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题。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始终没有把课文作为语文主题的例子,而是在泛化“语文主题”的范畴里面徘徊。在应试教育下,甚至以例子作为语文学习止步的目标!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内容先是提倡“文学主题单元”设计,后来,在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指导下,千篇一律地搞起了“人文主题单元”设计。很明显,这里的主题是以“文学”为本、是以“人文”为本,不是以语文教育为本的主题!语文教育的课程设计不以语文为本,那就是“文不对题”、不务正业了,何谈语文教育成效?比如,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内容划分为:“师生、明月、民族之花、收获、桥、方寸世界、地名、尊严、音乐、金钱、大与小、风雨……”(某通过专家审定的部颁教材第七册),一看便知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大拼盘。设想其中的任意一个,比如“金钱”的单元教学过程中,吸引师生关注的主题必定是“金钱”,即金钱的功能、价值、美感、史实……语文主题呢?语文课程主题呢?被课文例子的内容取而代之了。

那么,什么是语文的主题呢?语文主题只能是“汉语、汉字、汉文(中文)”,不应该是什么“语言+文学、语言+人文、语言+文字”诸如此类的说法。而语文课程的主题呢?简言之就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课文作为例子,只能围绕这个主题,遴选、编制并设计课程内容。亦即课文作为“例子”其作用在于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主题的知识要领、内在的规律性,以及运用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恰恰是知识要领及其规律性的运用范式。正如,为了学习文章开头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需要选择拥有典型、精彩的文章开头的课文做例子。并且选择多种不同特色的文章开头的课文做例子,放在同一个单元。这样的选择与传统的“人文主题单元”有本质的不同,课文内容不再围绕“人文”转,而是为学习语文课程的知识、技能和应用服务。

语文课程学语文——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语文课程总是纠缠在“思想性”“文学性”羁绊之中,不晓得所谓思想性仅仅是课文内容,不是作为语文教材“例子”本身。课文内容形形色色千千万,当然需要选择,但是在语文课程中需要学习的不是课文内容本身,重要的是学习课文作为例子所要掌握的“语文课程的主题”!一旦掌握了这个语文课程主题,就可以学习任何高度的和丰富的思想性、吸纳任何学科领域的文化内容。而区区一篇所谓思想性高的选文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是一条小鱼而不是可以捕获无量之鱼的“渔”,那是无与伦比的。与之可以相提并论的误解是所谓文学性,似乎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学,于是始终采用文选的方式编制语文教材,由于文选看上去无分高下,所以,语文教材编制家根本没有“序学”的概念。没有一个人讲得清楚,此文何以放在此年级而不可以置于其他年级,既然学习文学,当然选择美文,于是,“名家名篇”就此出炉。但是,我们说语文是语文,文学是文学。文学是以语文为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可见,语文是作为文学的基础前提而存在的!如此用学习文学取代学习语文如同“不会走而欲跑”。课文作为学习文学的例子显然不足以适应语文课程主题的需要。至于前面提到的所谓人文性,其实,不过是改头换面的“思想性”“文学性”罢了。形如百科全书的教材内容,其实是把在掌握了语文基础之后,自由徜徉的书海世界当作语文课程内容本身,颠倒了本末。这样的“例子”误导了师生、贻误了发展、摧残了民族语言学习的基因!

先人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是用来掌握母语阅读、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这一点作为我们的共识应当说没有异议。但是,大家深入思考一下,这里的三个方面都是“应用”层面,是“欲善之事”,那么,“必先利之器”是什么呢?只能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这些内容构成了具有系统性的序学对象,它们才是“语文主题单元”的结构主体,这是语文课程的正业所必需的。任何课文作为例子首先是为此服务的。当然,作为课文的“例子”选择空间是极其广阔的。因此,我们应该也能够在选择服务于语文课程主题的典型文章的同时,尽其所能兼顾文学性强的、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思想水平和时代特点的佳文,作为语文教材的辅体内容。这其中,掌握阅读无疑是其最基本、最核心的,但是,课文的例子又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掌握阅读,而且需要与学习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融会贯通,这就需要“读写结合”设计用以完善“语文主题单元”。可见,摆正“例子”的地位、正确认识“例子”的作用,至为关键。从事语文课程、教材设计和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面对篇篇课文,不能不做到心中有数,即,此篇课文当作语文学习的例子呢?还是学习文学的例子、思想教育的例子,抑或是其他什么教育的例子?抑或是学习阅读、学习语文课程的例子?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主题,只能以学习语文为本。

猜你喜欢
例子语文课程人文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人文绍兴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