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5-04-02 20:39舒祖菊张慧敏陈桔意
食管疾病 2015年1期
关键词:泡剂包装材料药材

舒祖菊,罗 妍,张慧敏,王 倩,陈桔意

·综述·

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Medicinal Bag-packed Preparation

舒祖菊,罗 妍,张慧敏,王 倩,陈桔意

目的 明确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方向。方法 通过分析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进行展望。结果 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包装、浸泡工艺是影响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侧重于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和浸泡工艺。而中药袋泡剂的包装直接影响着中药袋泡剂的质量、制备工艺、浸泡效果以及安全性。为此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了3个研究方向:加大中药袋泡剂包装材料的研发,特别是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发;加大包装设计的研发;加大包装对浸泡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 应重视包装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影响。

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综述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藏,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药品,药效温和、副作用较小,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中药袋泡剂是一种中药新剂型,它是在袋泡茶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进行中药袋泡剂的研究[1-2]。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古代煮散和饮剂的基础上开始研究中药袋泡剂。中药袋泡剂是将粉碎成一定细度的药材分装于特殊的滤纸袋中,临服用前将此袋置于杯中加开水浸泡,去纸袋药渣,取药液服用。可见,中药袋泡剂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制备工艺简单、节省药材资源、降低成本等优点。如果袋泡剂代替煎剂,既能方便国内人们饮用,也方便出口,必将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无疑将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剂型[3-9]。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涉及到消费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对于新型中药袋泡剂,药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浸泡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有: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包装以及浸泡工艺。其中中药袋泡剂的包装材料是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对浸泡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包装、浸泡工艺方面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中药袋泡剂的开发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1 影响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因素

1.1 中药袋泡剂的制备 服用时中药的浸出率是关键的质量指标。为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率,保证制剂质量,近年来对其制备工艺研究有很多报道[9-15]。中药本身的质地、所含成分的化学性质、颗粒的大小以及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着浸出率。赵华对影响袋泡剂浸出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的优选制备工艺为:中药颗粒细度过10~20目筛,颗粒制作过程的烘烤温度为100℃,时间为10 min[9]。中药袋泡剂有颗粒型和浓缩颗粒型两种,颗粒型多用于含根、根茎类、全草等质地脆硬易粉碎的药材, 制成单味或复方颗粒。浓缩颗粒型多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或含纤维较多、质地松泡、黏性较大或质地坚硬的药材,制成单味或复方颗粒[8]。颗粒的大小可根据药材质地、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浸出速度加以选择,以10~100目为宜[16]。通常叶、花、草等疏松药材和含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的药材如陈皮、川芎、前胡、连翘等, 宜用较粗粉末,以10~20 目为宜, 坚硬的根、茎、及皮类药材宜用较细粉末,以20~40目为宜[9]。刘光喜对从不同粒度牡丹皮袋泡剂溶出物比较的结果表明,10~20目和20~40目比较,溶出物和含量均高,两粒度间的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20~40目与40~60目比较,溶出物差异不明显,而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80目与80~100目比较,后者两项指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袋泡剂的粒度不宜过细,10~60目为宜[16]。蔡鹰在进行筛选复方桔梗袋泡茶的最佳工艺时,选择筛网目数,包装量进行正交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药材粉碎过10目筛网、过60目筛网细粉不超过20%以及包装量为4 g为最优组合[12]。蔡鹰等又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优化了首乌降脂抗冠袋泡茶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药材在100℃时烘烤24 h,粉碎时用孔径0.5 cm筛网为最优组合[13]。可见,中药袋泡剂的制备是保证其质量的基础,筛网目数、包装量、烘烤时间、药材粉碎粒度和烘烤温度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有一定的影响[11-15,17]。包装材料的微孔径的大小对药材粉碎粒度有一定的制约,也会影响中药袋泡剂的贮藏和浸泡效果,但研究甚少。

1.2 中药袋泡剂的包装 有研究发现聚乙烯树脂塑料袋内包装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表明包装材料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目前中药饮片的包装还存在问题[18-19]。不同的包装氛围对中药饮片的质量影响也是不同的[20]。同理,对于中药袋泡剂,包装材料、包装环境、包装方法、包装设备等直接影响着包装和袋泡剂的质量,但相关的研究很少。对于包装材料,文献只是提及中药袋泡剂是将粉碎成一定细度的药材分装于特殊的纸袋中[1-3,8-9]。袋泡剂是在袋泡茶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特殊的纸袋是指滤纸袋,即使用袋泡茶的包装袋,但文献中都没有明确包装袋是否是泡茶用的滤纸袋,也没有明确相关参数。实际上,包装袋作为内包装容器,其质量和规格直接影响着中药袋泡剂的浸泡效果,并关系到其质量和安全性[21]。

1.3 中药袋泡剂的浸泡工艺 赵华对影响袋泡剂浸出速率因素进行研究,得到的优选浸泡工艺为:袋泡剂浸泡时加水量100 mL,冲泡15 min,浸泡温度100℃时,浸出率高于汤剂[9]。周荣耀等对四逆散、麻黄汤等4种传统的处方药的袋泡剂进行了研究,它们的溶出速率均是第1分钟最快, 1 min内达溶出量的80%左右,5 min内累积溶出量已达90%以上;而袋泡剂在80℃下保温浸渍20 min后的测得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或相当于煎剂,体现了袋泡剂剂型的优越性[6]。但不同种类的中药的药性不同,不同的中药煎药方法也不同[22],因此对浸泡速率的要求也不同。相应的浸泡速率依赖于浸泡时间、温度、加水量等工艺参数,还与所用的包装材料有关。包装材料的过滤性不同,浸泡速率有着明显的区别。浸出物质的种类和量也是考核浸泡质量的主要指标,包装材料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溶出成分及溶出量也直接影响着中药袋泡剂的浸泡效果。

2 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展望

以上3个因素的分析表明,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侧重于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和浸泡工艺的研究,忽略了中药袋泡剂的包装对浸泡效果的影响。而中药袋泡剂的包装直接影响着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和浸泡工艺。因此,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还应从以下3个研究方向进行拓展,以确保中药袋泡剂浸泡质量和安全性。

2.1 加强对中药袋泡剂包装材料的研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安全意识的增强,直接浸泡在水中的包装材料直接影响着浸泡质量和安全性。包装材料的原材料以及辅料是否会溶出以及溶出量是否符合要求无疑是包装材料安全性的研究重点。包装材料孔径的大小对中药袋泡剂颗粒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制约,并直接影响着浸出率和浸出速率,开发可控孔径的包装材料既能满足各种不同原料和药效的中药制剂的需求又能有效地控制浸出速率,甚至达到缓释的作用。随着水质的变化,水中的重金属或杂质直接影响着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开发既能对重金属和杂质具有吸附性又能使中药有效溶出的包装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可见,安全可靠的功能性包装材料的开发能促进中药袋泡剂的安全推广。

2.2 加强对中药袋泡剂包装设计的研发 包装设计不仅包括直接浸泡在水中的内包装的设计,还需要对中包装和外包装进行设计,以满足浸泡、存储以及销售的要求。如果中药袋泡剂的包装系统不能满足存储的需求,中药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影响浸泡质量。如果不能满足销售的要求,中药袋泡剂无法到达消费者手中。特别是一些保健性中药袋泡剂,如菊花、枸杞、山楂等,其销售功能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将能直接影响其占有市场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3 加强包装对浸泡质量的影响研究 包装材料的种类影响着中药袋泡剂的质量、浸出率以及中药的安全性。包装材料对浸出率、浸出速率、浸出成分的种类与含量等影响的高效研究方法,包括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的研发,都将有助于包装对浸泡质量影响的研究。包装材料对浸泡质量的影响的研究也能促进包装材料的研发。包装形式特别是内包装的造型和结构直接决定包装与水的接触面积,对浸出率和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可见,包装对浸泡质量影响的研究也能促进包装设计的研发。

3 总结

从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包装、浸泡工艺3个方面对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可知:中药本身的性质、颗粒的大小以及制备工艺是中药袋泡剂制备时的主要研究内容,对浸泡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浸泡温度、时间、加水量及浸泡速率是浸泡工艺的主要研究内容,直接影响着浸泡效果;中药袋泡剂的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达到理想的浸泡效果并保障中药袋泡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应重视包装对浸泡效果影响的研究。

[1] 曾聪彦,梅全喜,戴卫波,等.中药袋泡茶剂历史沿革及其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9,21(1): 80-82.

[2] 黎家华,韦凤时.中药袋泡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9): 3565-3566,3573.

[3] 刘焕秋.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杂志,2002,23(9): 45-46.

[4] 黄振忠,张绿明,黎家华.中药袋泡剂的研究概况[J].国医药指南,2013,11(14):472-474.

[5] 徐延宁.中药袋泡剂可行性思路与评价[J].中国医药论坛,2006,4(9):64.

[6] 周荣耀,邵忠法.中药袋泡剂应用基础研究—四种传统处方袋泡剂与煎剂的比较及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7,(1):1-3.

[7] 解希田. 中药汤剂的研究与剂型改进[J]. 光明中医杂志,2001,16(1):12-14.

[8] 王微.中药袋泡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药品标准,2003,4(4):7-8.

[9] 赵华. 影响袋泡剂浸出速率的因素浅析[J].云南中医杂志. 1991,12(6):27-28.

[10]张志勇,陈华,刘光明,等.伸筋草袋泡剂的制备方法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2):5,8.

[11]黎家华,谭并志.中药袋泡剂工艺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3,10(5): 51-51.

[12]蔡鹰.复方桔梗袋泡茶优化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1):38,40.

[13]蔡鹰,余国祥.首乌降脂抗冠袋泡茶的工艺优化[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1,9(3):27.

[14]杨萍,韦凤时,黎家华.洗四方袋泡剂浸出条件优选[J].北方药学,2013,10(3):110-111.

[15]杨来秀,杨树青,王会改,等.蒙药金莲花袋泡剂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4): 27-28.

[16]刘光喜.中药袋泡剂与汤剂的溶出质量比较[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5(1):35-36.

[17]林渊,周良良,吴水生.对中药汤剂剂型改革研究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7(5):264-266.

[18]张建玲,聂志坚.包装材料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4):48-49.

[19]彭耀.中药饮片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1):70-72.

[20]杨梓懿,石继连,蒋孟良.中药饮片小包装气调养护对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4):18-20.

[21]周健丘,梅丹.药品包装材料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1):27-31.

[22]孙晓光,野运卓.中药包装贮藏和中药煎剂[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147.

安徽省高校省级科研项目(KJ2012Z106) 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2393) 2014年度学科骨干培育项目(2014XKPY-57)

2015-01-29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

舒祖菊(1972-),女,湖南澧县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包装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R283

A

1672-688X(2015)01-0075-03

猜你喜欢
泡剂包装材料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中药袋泡剂的浸泡效果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可降解包装材料,让“白色污染”成为绿色包装
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匀泡剂的合成及应用探讨
展望可降解塑料与建材包装材料
创新项目在《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