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300193)
腰背痛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症状,发生率为70%~80%,且多数老年患者同时合并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逐渐上升[1]。2013年2月~2013年8月间我院中医骨伤门诊采取不同的优质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中医骨伤门诊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108例,男47例,女6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30 d~7年。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5例,占总人数23%;初高中学历38例,占总人数35%;无学历患者45例,占总人数42%。通过影像检查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均确诊为腰背关节退行性病变及OP,排除其他如结核、外伤、骨折、滑脱等腰背痛因素。
1.2 护理对策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及护理措施,并且综合运用中药理疗及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腰背痛症状基本消失,压痛与叩击痛不明显,功能基本恢复;好转: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活动或疲劳后有疼痛;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疗效评价结果 108例患者按上述治疗14 d,治愈36例,好转5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7%。
2.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在不同的患者中,恐惧、急躁、顾虑等心理往往同时存在。
2.1.1 恐惧与害怕 本组58例。大部分老年人进入患者角色的初始反应大多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发生意外。这是由于对所患疾病知识缺乏,对治疗过程不了解,害怕疼痛加剧,从而加重恐惧和害怕心理。
2.1.2 急躁心理 本组32例。患者求医心切,希望尽快办理各项就诊手续,缩短等候时间,但是一般诊疗都要经过挂号、候诊、检查、交费、治疗等过程,遇人多排队更会消耗许多时间,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会产生急躁心理,同时还会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2.1.3 顾虑心理 本组40例。随着近年物价的上涨,消费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较高,加上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有限,担心费用问题,同时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治疗效果等也心存怀疑。
2.1.4 不耐烦心理 本组31例。老年腰背痛治疗的特点是需要多个阶段、多个疗程的治疗,每个阶段都必须由患者和医生护士配合完成,每次治疗时间长,且见效不会十分明显。有些老年患者不愿多次复诊,有时治疗了一半,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就停止治疗,不按医生的要求复诊,延误了病情,造成更大的痛苦。同时由于患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程度不一,对医疗知识的了解不尽相同,对疾病治疗的态度也不一样,因此部分患者对复诊会产生不耐烦的心理。
2.2 心理干预 为了解决上述患者的病痛,我科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3~4]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2.1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法以及愈后。通过介绍成功康复案例,或邀请处于骨伤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更能提高患者对疾患的认识,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抚平患者急躁心理 首次就医的老年患者多半病情较重,而且对医院环境陌生,我科护士主动给患者详细讲解就医流程,合理安排就诊次序,减少其等候时间。对无家属陪伴的患者主动协助其进行检查、缴费、取药等工作;尽快根据医嘱安排治疗,如中药熏蒸治疗、微波透射理疗。再次就诊时就可以通过预约,以达到快速办理手续、完成治疗的目的。
2.2.3 消除患者顾虑心理 针对患者的两重顾虑一是用多个康复案例建立起患者对其主治医生的信任;二是详细讲解收费清单,让患者和家属理解医院的合理收费以及治疗方案的正确性。使其认识到与医护配合、积极地治疗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2.4 调解患者不耐烦心理 通过耐心讲解正、反康复病例使患者深刻理解该疾病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及间断治疗后会产生的严重后果。鼓励患者树立坚持治疗、彻底战胜疾病的信心。
2.2.5 利用各种形式做好疾病的宣教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增强患者的防病知识,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患者,宣教时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如嘱咐患者要注意保暖,多卧床休息,对于腰痛的患者叮嘱其起床时要佩戴护腰,并且要适时进行锻炼,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保证治疗效果。
2.2.6 生活起居教育 指导老人进行适当运动锻炼,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避免屋内潮湿、阴凉。进行防滑防摔理念的教育,避免摔倒导致骨折使患者对生活起居、运动锻炼、姿势姿态有充足的认识[5]。
2.3 理疗护理措施
2.3.1 采用本院自拟海桐皮方湿敷药透理疗 药物组成:海桐皮30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生艾叶 30 g、川牛膝 30 g、苏木 30 g、川芎 30 g、刘寄奴30 g、羌活30 g、独活30g。将上述中药用药袋装好放入药蒸锅,进行加热,预热,湿敷患者腰背疼痛部位每次药物湿敷治疗20~30 min,1次/d。
2.3.2 药物湿敷前做好沟通工作 说明其机制和目的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并且检查仪器和电源,确保安全。
2.3.3 保持隐秘性 用黄色窗帘隔开患者,营造私密的治疗环境。同时注意与患者交流,观察肤色,及时调整,防止烫伤及过敏情况出现。一旦皮肤红肿、瘙痒即刻停止[6]。
2.3.4 仪器 骨质疏松治疗仪(XT-2000B型),频率8~32Hz,强度1~3档,幅度 2~6 档,治疗时间 30min。
在对108例老年腰背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优质护理方法,尤其是突出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为患者创造了有利的治疗和康复时机。
[1]赵东林,张晓岩,赵琳.老年人韧带损伤致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7(3):145-14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
[3]陆爱琼.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3):278-279
[4]纪艳芬.腰腿痛的中医护理与健康指导[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2(9):80-81
[5]唐受爱.循证护理在腰腿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85-186
[6]左利平,樊永红.颈肩腰腿痛6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