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伟 徐丹彬 马 蕾 顾新伟 吴邦仁 叶晓星
2014年浙江省食用菌的产销形势分析
何伯伟1徐丹彬1马 蕾1顾新伟2吴邦仁2叶晓星3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 310020;2.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站,浙江 丽水 323000;3.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浙江 庆元 323800)
分析了2014年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主要菇种产销情况及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构建“生态健康菇业”体系,提出新常态下要调结构、稳规模、夯基础、促转型,以大健康服务产业为引领,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积极开拓国内外食用菌消费市场,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产销信息服务等对策措施。
浙江省;食用菌;产销分析;对策措施
1.1 生产表现为“二减一增”
2014年浙江省食用菌生产栽培规模、总产量、产值表现为“二减一增”,全省食用菌生产面积6 562.7公顷,比上年6 851.3公顷减少4.21%;总产量96.16万吨,比上年100.44万吨减少4.27万吨,降低4.26%;产值64.23亿元(农口统计),比上年63.56亿元增加1.06%。
丽水市全年食用菌接种量6.64亿袋,同比下降4.97%;产量51.15万吨(鲜),同比下降11.85%;产值28.88亿元,同比增加7.24%。衢州市生产规模5.28亿袋,同比下降1.6%;产量21.5万吨,同比下降6.5%;产值16.3亿元,同比下降3.0%。
据杭州市海关统计,2014年全省食用菌(干品)出口额4 405万美元,同比下降1%,主要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产品质量标准等因素影响。中国鲜香菇出口集散地磐安全年共出口鲜香菇9 156吨,出口额3 662万美元,同比上年增长15%,表现量增价升,鲜菇出口价每千克达16~18元,而内销菇一般维持在10~12元。
2014年上半年气候正常,各类食用菌产量表现也正常,8月中旬丽水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食用菌受灾2 000多万袋,其中松阳、莲都最为严重。上半年棉籽壳、木屑、麸皮等原材料价格大部分上涨,成本增加,其中麸皮涨幅较大,达9.5%,劳动力价格也有上涨。香菇生产成本平均每袋2.2元,黑木耳菌棒生产成本(接种前)每袋1.5~1.65元。年底杂木材价格每50千克28~29元,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他原辅材料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1.2 香菇生产效益回升,黑木耳、金针菇、蘑菇的生产效益下降
(1)香菇生产规模有所增加,生产效益回升。全年接种量为4.80亿棒,同比上年4.52亿棒增加6.19%,产值约24.10亿元,同比上年20.64亿元增加16.78%。据庆元香菇市场分析,2014年香菇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1~8月份同比有明显上涨,上涨幅度在每千克3~13元,9月开始回落,每千克较上年同期下降1~2元,年底二级干香菇价格为每千克72元。
(2)黑木耳生产规模和效益下降,菇农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受上半年黑木耳市场价格下跌影响,代料黑木耳的种植规模缩小,全年栽培量约为2.698亿棒,同比上年3.285 5亿棒减少17.89%;产值9.612亿元,同比上年11.785亿元减少18.44%。丽水市黑木耳生产规模实际减少20%以上,其中庆元3 500万棒,比上年减少22%;龙泉1.5亿袋,比上年减少16.7%。淳安桑栽鲜黑木耳539.5万袋,比上年减少41.67%,部分企业和农户偏早制棒,造成烧棒,也导致生产规模下降。黑木耳市场价格1~5月持续下跌,9~12月回暖。其价格因质量差异而差别较大,其中冬耳收购价每千克60~70元。
(3)金针菇持续低迷,产量、产值继续下降。全省栽培量约为2.937亿袋,同比减少4.93%,产值7.83亿元,同比减少5.90%。主产区江山生产规模为1.6亿袋,比上年减少15.6%;产值4.48亿元,比上年减少12%。工厂化白菇全年平均价格为每千克7.90元,同比增加0.50元,上涨6.7%,11月中下旬后价格达到每千克10元,大多数工厂化企业开始扭亏为盈。自然白菇1~3月份平均价格为每千克5.20元,同比提高1.92元,但11月价格较低,每千克约3~4元,比上年低1~2元。
(4)双孢蘑菇栽培规模和效益下降。全年栽培量约为591万平方米,同比减12%;产值3.856亿元,同比下降8.63%。主产区平湖的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达到“三增”,种植规模在230万平方米,其中春菇227.78万平方米,秋菇233.33万平方米,增幅为2.5%;全年可实现总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加3.73%;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加7.88%。春菇单产、效益虽差于上年,但秋冬菇产量和销售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同期,秋冬菇平均每平方米单产6.48千克、产值约45元。据平湖农产品批发市场汇总统计,每千克平均交易价一季度7.61元,比上年同期低13.3%;二季度仅6.02元,比上年同期低9.6%;四季度平均交易价8.28元,比上年同期高11.1%。苍南蘑菇栽培规模由113.33万平方米降至46.67万平方米,主要受生产效益下降、“三改一拆”、改种番茄等因素影响。
(5)由于人力、物化成本等上涨,秀珍菇栽培规模略减,为1.09亿袋,同比减少1.92%;产值为4.14亿元,同比增加11.60%。2014年夏秋季气温适宜秀珍菇出菇,产量正常。由于市场需求较旺盛,价格一直较高。主产区江山秀珍菇的生产成本每袋约1.8元,按平均产量0.3千克计算,每袋产值可达3.46元,除去成本,利润约1.66元。
(6)特色菇种灰树花、杏鲍菇、猴头菇等生产规模基本稳定。
2.1 继续推进标准化菇棚改建和集约化菌棒中心建设
近年来各地继续加大现代农业项目扶持和实施力度,2014年全省新改造标准化菇棚4 734个,累计改造标准化菇棚总数达2.54万个。其中丽水市改造菇棚3 766个,累计改造标准化菇棚总数达13 767个,占27.35%;龙泉市结合“三改一拆”,对公路沿线的旧菇棚进行了突击整改,共拆除菇棚46个,改造58个,并在全市规划新建标准化钢架连片菇棚500余个,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衢江区、柯城区进行生猪转产转业发展食用菌生产示范,利用原猪棚改造成菇棚,面积1 175平方米,栽培茶树菇40万袋,“以菇换猪”为养殖户转产转业提供示范,走出一条生态致富之路。平湖市新型菇棚面积已占总菇棚面积90%,蘑菇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5.3%。全省目前已建成集约化菌棒(料)场217个,生产规模达2.09亿袋。磐安建立菌棒集约化加工厂7家,实现“菌棒集中生产,分散出菇管理”的新模式,全年共生产菌棒1 000多万袋,其中出口菌棒500多万袋,产值达3 000多万元,同比上年生产总量400万棒,出口300万棒,分别增加150%和67%。
2.2 开展全省食用菌菌种安全生产检查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13修订版),推进全省标准化菌种场创建,提升菌种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制订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省农业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重点检查持证生产情况、菌种场布局和生产环境、菌种生产经营档案和菌种生产标签等内容,同时对全省菌种场及生产量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从检查情况分析,浙江省食用菌菌种产业亟待加强培育和管理,表现为:一是菌种产业不断萎缩,全省目前有菌种场152家,比2010年的310家减少了158家。菌种销售总产值为4 328.45万元,比2010年的1.2亿元下降64%。二是菌种供应不足三分之一,全省菌种场的菌种供应量仅占生产栽培量的22.76%,大部分农户仍以自产自用为主。三是无证生产经营普遍存在,技术标准执行到位率较低,对照9项检查内容,全部达标的只有23家,达标率仅为25.27%。四是科技支撑不足,菌种生产技术落后,自主选育品种少,菌种生产主要还采用传统的三级固体菌种繁育工艺和人工接种法。五是菌种生产市场风险大,生产事故频发,2014年丽水市菌种事故出现4起,造成损失达千万元以上。
2014年10月23日,丽水市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中心、丽水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分院挂牌成立,今后可承担全省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任务。
2.3 开展食用菌菌种检验和生产技术人员考核工作
2014年8月28~29日,开展全省食用菌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考核,考核采用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评结合,全省有40名食用菌菌种检验和生产技术岗位无证人员参加了考核,其中菌种检验人员14人,生产技术人员26人,经考核39人合格并取得证书。考核之前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全省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培训班。采用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评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技术人员水平,为今后食用菌菌种检验和生产技术人员考核工作和规范化培训积累了经验。
2.4 食用菌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继续扩大
平湖市2014年12月9日发布了《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湖市蘑菇及蘑菇大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保险费用按省市财政补助50%、所在镇(街道)补助20%、菇农自负30%分摊。菇农实际支付蘑菇保险费每平方米0.243元,蘑菇大棚保险费每平方米0.198元,蘑菇及蘑菇大棚保险的运行将为蘑菇种植户提供蘑菇种植风险保障。中华保险龙泉支公司2014年已承保食用菌225.35万袋,其中香菇48万袋,黑木耳177.35万袋,收取保费29.050 5万元。
2.5 组织开展全省食用菌废弃菌棒膜回收处置情况调研
2014年全省菌棒膜使用总量为9 885.7吨,回收量占使用总量的89.61%,废弃量为1 027.22吨。目前,主产区废弃菌棒(袋)膜通过废菌袋剥离机(破袋机)实行菌棒膜和基料彻底分离,菌棒膜一般由集中处置点直接卖给商贩,基料用于生产有机肥。每千克废弃菌膜的回收价为:筒袋约4~4.5元,套袋和废薄膜各约2元;食用菌生产所用棚膜与地膜因完整性较好,其回收率一般可达到100%,回收价为0.4~0.8元;而香菇生产中的保水膜因易老化难收集,种植户主要用于灭菌锅(灶)当柴焚烧,或直接用于生产有机肥,难以有效回收处置,建议加大对破袋机等废旧农膜回收机械设备的政策补贴,积极开展可降解和无污染农膜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利用天然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植物性纤维生产可降解的环保型农用薄膜。
3.1 调结构,稳规模,夯基础,促转型
2014年由于全国香菇主产区产量增加20%,香菇价格出现下降,2015年香菇价格整体将会低于2014年。根据以往的经验,2016年香菇价格将会继续走低,因此2015年香菇的接种量应加以控制。近两年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工厂化菇扩张迅速,产能相对过剩,工厂化企业效益严重下滑,有的企业关停转产,有的暂停扩建项目。2015年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工厂化菇销售形势会逐渐好转,价格会缓慢上扬。黑木耳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迅速,库存量较大,2015年价格仍将偏低。秀珍菇投资大、劳动力消耗多,全国发展总量不高,价格平稳。
3.2 以大健康服务产业为引领,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
2014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健康服务业实施意见,明确“打造万亿产业,力争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2015年李强省长在全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健康产业是能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大民生、大产业、大机遇。食用菌主产区要充分利用优质食药用菌原料,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业发展,促进食用菌从餐桌蔬菜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拓展,全面提高食药用菌产品的附加值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企业,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3 积极开拓国内外食用菌消费市场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地区出台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工商资本大量涌入食用菌产业,刺激产能较快增长,而国内消费市场开发速度缓慢,近两三年内食用菌产能依然会相对过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积极拓展国内消费市场。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食用菌等农产品仍有土地、原材料等优势,只要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在国际市场仍有较强的竞争力。国际市场对香菇、黑木耳、猴头菇等食用菌需求量大,出口形势较好。2014年全国食(药)用菌产品出口总形势稳中有增,全年出口量为51.475万吨,同比增长0.53%;出口额为28.3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其中鲜香菇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量为2.17万吨,出口额为7 264.78万美元,平均单价为每千克3.35美元。干木耳出口形势大好,出口量为3.26万吨,同比增长56.23%;出口额为5.59亿美元,同比增长69.33%;平均每千克17.12美元,同比增长8.39%。干香菇出口量、出口额有所下滑,全年出口量为6.77万吨,出口额为11.86亿美元,平均每千克17.51美元。
3.4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产销信息服务
发挥好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作用,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推广应用高效生产模式。举办“全省生态健康菇业博览会”“庆元香菇文化节”等展示展销推介活动。建立完善现代食用菌营销体系,加强产地市场规范建设管理,扶持培育大型流通(营销)企业、产销合作社等新型流通业态,鼓励产销主体与大型超市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拓展食用菌产业功能,把食用菌特色生态栽培与健康食品、观光采摘旅游相结合,引导消费。
S646
A
2095-0934(2015)03-170-04
何伯伟(1970—),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中药材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E-mail:7245127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