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初探

2015-04-02 17:12:15陈馥郁
时代农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日语课程内容课程体系

陈馥郁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1 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意见

(1)有利于打通高职与应用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高职院校与应用本科院校合作培养“3+2”技术应用型人才,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实施,构建两个主体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教学任务、课程内容等一体化有效衔接,使课程体系保持科学、完整、系统,既能发挥各自主体的功能,又能让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依次递进增长,还能够很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

(2)有利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的发展需求也为日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挑战,单纯的日语技术型人才已满足不了人才市场的需求,他们必需要加上“本科”这一环节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日资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也不光看日语是否流利,还需要有其他相关技术性特长。所以,既懂日语又懂技能的毕业生是我们“3+2”培养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产物。

2 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本科课程体系衔接中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同。高职“应用日语”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中小型企业、酒店、旅游等行业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流程,并具备一线工作任务所需技能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应用本科“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较为笼统。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熟练运用日语语言的基本技能。要求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精神,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且还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2)课程设置不同。高职“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岗位能力要求、岗位技能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为出发点选择课程内容,并决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根据应用日语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参照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最后根据相应岗位的要求确定应用日语专业的学习领域,形成基于岗位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应用本科“日语”专业的课程多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忽视了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应用本科的学生在日语词汇、语法方面知识掌握比较扎实,而听、说方面较差,这充份说明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死板,不灵活,没有将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

(3)课程内容重叠。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本科“日语”专业很多专业课程内容很相似,有些甚至课程名称也一样。学生会对相同的课程感到厌烦,相同的知识没有必要学习两遍,会耽误学习其它课程的时间,也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所以,课程内容在“3+2”培养模式中必须做到有效衔接,以保证每个阶段学生都能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3 构建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本科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

(1)明确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目前高职与应用本科的培养和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彼此之间还是两条腿走路,如果两阶段培养目标不明确,衔接出现偏差,课程体系衔接就不可能实现。高职阶段主要培养面向日资企业、酒店、旅游业第一线需要的日语技能型人才。本科阶段主要是将高职阶段的知识内容做到延伸、提高,为社会培养日语基础知识扎实,听说读写能力强的高素质日语人才。两个阶段的培养要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连惯性,为课程体系衔接做好充分准备,保障高职与应用本科合作办学。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才能采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懂技能又懂日语语言知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功能各异,课程模块多元化。高职与应用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包括课程的范围及课程的顺序。“3+2”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项目,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能体现高职应用本科分段培养的优势、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不仅掌握更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将原有高职、应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设置每个阶段不同培养目标的功能各异课群,增加多元化课程模块。本科设置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等“四模块”。高职设置基本素质课程、职业通用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课程等“四模块”,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走向,更加突出“3+2”培养的优越性。

(3)课程内容有效衔接,职业能力为本。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的。由于目前两层次还处于两条腿走路,所以课程内容上有很多重叠部分。为改善这种情况,“3+2”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根据已确定两阶段培养目标,紧扣高职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和本科课程的提高性特点来建构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高职课程的基础性是指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高职课程的学习,获得就业和本科阶段学习日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技能,为终身学习日语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恪守其基础性,才不会僭越本科课程教学内容。本科课程的提高性是指本科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提高学生人才层次,学生在高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在日语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写作、阅读和翻译方面。本科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延续性和提高性,才不会随意重复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两阶段课程内容在建构过程中,均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 结语

合理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衔接是“3+2”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体系,本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研究理论,弥补现阶段高职“应用日语”课程体系与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时衔接上的不足,促进高职日语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构建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日语人才质量,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既懂技能又有学历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日语人才。

猜你喜欢
日语课程内容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