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利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中国,对关羽的崇拜深深地根植于民间信仰之中,几乎比肩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佛教的观音菩萨,并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的华夏文化现象。关帝信仰既有共性又各具地方特色,对清代大同府关帝信仰的研究,可达到凸显地方文化之目的。
祭祀是人们对所尊崇的神祇表示虔诚意愿的的一种行为仪式,是信仰民俗重要的表现方式。[1](P411)关帝信仰,最典型的标志是将关羽予以神化,建庙宇以祭祀。清代大同府关帝祭祀一般于每年的五月十三日举行,这从明嘉靖年间起已成定制。
明嘉靖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2](P78)
而遍查清代大同府诸方志,却发现关帝祭祀之日,并不以五月十三为唯一。主要有四月初八、五月十三、六月二十三、九月十三等四种说法。以下试做辨析。
四月初八,是佛教节日,又称洗佛节,亦称浴佛节、佛诞节。俗传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日。佛教天台宗隋朝智觊大师在当阳玉泉山建立精舍,传说关羽请求受戒,寺成后关羽成为该寺伽蓝(寺庙护法神)。这种说法在宋代开始流行,以后各寺院争将关羽列为本寺护法神。[3](P245)显然,四月初八的关帝诞辰之说与其司职佛教伽蓝护法神有关。
清人宋荦《筠廊二笔》载冯景所记解州断碑之事,谓壮缪生辰世皆以为五月十三日,不知乃其子关平生日。认为关羽的诞辰应该是六月二十四日。
康熙十七年戊午,解州有常平士于昌者,读书塔庙。塔庙,侯故居也。昌昼梦侯授以“易碑”二大字,惊而寤。见浚井者得巨砖碎之,砖上有字。昌急合读,乃纪侯之祖考两世、讳字、生卒甲子大略。……记中载侯祖石盘公,讳审,字问之。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宝池里。公冲穆好道,以《易》、《春秋》训其子。卒于桓帝永寿三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子讳毅,字道远,……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长娶胡氏,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其大略如此。[4](卷上)
明人张镇编撰的《解梁关帝志》中说:“关帝,亦称关公,名羽,字云长,号长生。河东解梁(今山西运城市常平村)人氏。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出生。”[2](P1)又说:“解州庙祭,以四月八日、九月十三日为祀期。”[2](P78)
由上可见,关于关羽的诞辰诸般说法,皆有出处,未可遽断。但五月十三,却是最为普遍。一方面源于明嘉靖国家祀典定制,另一方面亦与民俗节日有关。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农历五月十三又被称为“雨节”,“岁之五月十三为单刀会,是日多雨,谓天赐磨刀水云”。[5](P20-21)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清代大同府诸州县普遍地瘠民贫,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对甘霖的渴望,折射出民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的无助,为了消弭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便只好将希冀托付给虚幻的神灵,祈盼能够庇护自已。“五月十三”作为关羽的诞辰之日,也就有了现实依据。
从大同府各地祭祀关帝活动中,发现对于关羽的称谓亦有所差异,如关壮缪、关王、关帝、伏魔帝君、关圣等。原因即在于中国历朝历代对于关羽都有不同的封号。
“关壮缪”的封号是汉后皇帝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追封故前将军关羽壮缪侯。[2](P65)清人宋荦《筠廊二笔》中冯景所记解州断碑之事曰:“商丘宋公尝言壮缪恶谥,当易以嘉名。”[4](卷上)明代程敏政则认为:“至于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而‘缪’、‘穆’古通用。若秦穆公、鲁穆公,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盖伤某之死国,故以壮缪节惠。而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讳之以为恶谥,岂理也哉?”[2](P120)对改谥的主张予以否决。
称关羽为王则是从宋代开始。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敕加义勇武安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封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加晋封号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2](P66)可见,关羽称“王”主要在宋、元两朝间。
关羽被封帝号,始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十月,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最终在清顺治九年(1652年)四月,礼部奏准,关帝封号宜有加崇,请如明万历旧典普称帝,奉敕封“忠义神武大帝”。[2](P67-68)至此,关羽俨然已成为一尊护国之神。
至于称关羽为“关圣”,则是与孔子之“文圣”并称之故。
清代,大同府关庙林立,有的一个县里竟有4座。[6](P287)难怪清人刘献廷言道:“予尝谓佛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莫知其所以然而然矣。举天下之人,下逮妇人孺子,莫不归心向往,而香火为之占尽,其故甚隐而难见,未可与不解者道也。”[7](P192)大同关王庙是大同府最具代表性的关庙之一。据《大同县志》载:
(大庙)在鼓楼东街,创建无考。元泰定间敕降封号,紫石小碣今不存。明景泰、隆庆、嘉庆、万历间相继增修,俱有碑记。国朝康熙三十二年重修。乾隆二年知府屠嘉正、知县李柏馦增建飨殿。三十八年知府吴辅宏、知县虔礼宝重修。壁间有明巡抚翟鹏谒庙诗碣,道光九年重修。[8](P61)
由此,可知此庙最迟应建于元泰定 (1328年),距今至少已有682年,现仅存正殿。殿前献亭为清代补建。
献亭,卷棚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面敞朗。琉璃剪边。外檐斗栱正面12朵,山面8朵,各出三跳。斗栱华丽繁密,用材纤细,檐下额枋与柱端施雕花雀替,强调装饰功用,为典型清代形制。
正殿通面阔三间,通进深三间,明间5.45m,次间5.06m,明、次间均施六抹隔扇门。单檐歇山顶,上覆孔雀蓝色琉璃瓦,正脊为黄、绿、蓝三色琉璃脊饰,两端鸱吻造型生动。外檐斗栱五踩单翘单下昂。柱头科斗栱二朵,平身科斗栱六朵,昂嘴扁平,用材较大,风格古朴粗犷。老角梁、仔角梁前端均有铁马,仔角梁套兽,戗脊顺置走兽3个,最前端为骑鸡仙人。殿内梁架为清代增置天花遮档,藻井绘龙形图案。大殿内后端置内柱两根,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木质神龛一个,结构为重檐,为古建筑中小木作中之上乘之作。山墙收分明显。东侧山墙嵌有大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义男圣贤庙记》壁碑一通。正殿前原有铁经幢一座,毁于1959年。
关王庙隔街与庙门相望原建有三面观戏台一座,为大同最早的元代戏台,曾于明、清两代多次修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代恭王朱廷琦在戏台后墙上增建龙鳞照壁一座。据《大同县志》载:
隆庆年间,代恭王心许关帝庙外照壁石妆花屏壁一座,寻制以砖。工将竣,壁忽自动前后仰伏,状如挥扇,观者罢市。恭王惧,急跪于神前叩祷,汗流浃背。逾时,墙稍定。王自是事神益谨,且每年加修葺。至今乐楼后砖壁犹存。[8](P374)
此龙鳞照壁建国后仍在戏台的中墙壁上,完好无缺。戏台规模宏伟,台基长、宽各五丈,飞檐大柱,雕梁画栋,镌刻精美,古色古香,椽前作卷棚歇山顶。台前、台左、台右均有空地,人们可以从三个方向观戏。大庙正门台阶高且宽敞,台基上可容纳数百人,是极好的看台,惜毁于1959年。
现在庙前的戏台系大同市城区原皇城街戏台,于2008年5月24日至6月8日由代王府崇信门原址落架迁至该处重建而成。直到今天,这座戏台仍然保持着活力。如2011年10月4日、5日、9日、10日,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就曾在这里演出四场敬神还愿戏,剧目均为北路梆子传统剧目,分别是《 王宝钏》、《 穆柯寨》、《 血手印》、《 沈理舍子》。
庙会,又有货会、山会、庙市等称法,它的出现与古代寺庙在宗教活动之外亦参与一定的经营活动有密切关系。[1](P351)清代大同府地区的关帝庙会多在每年祭祀关帝时举行,流传于近世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庙会。
(一)阳高六月“迎供”庙会 阳高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祭祀关帝的庙会叫“迎供”,会期3天。仪式如下:
关帝的全副銮驾仪式,十二座“供楼”,檀香,对子马,鸣锣开道,鼓乐喧天,还有鞍韂齐备的枣红马一匹,扮马童的二人左右拢着,作为关羽的坐骑,中间八人大轿抬着关羽泥塑。抬阁八架(内容有:张生戏莺莺、洞宾戏牡丹、断桥、狮子洞、张三跑马、鹿鹤同春、小姑缘磨、麒麟送子),背阁十二架,内有两架双背阁。参加表演的都是七八岁的男女儿童,加上装饰奇特,引人入胜,逗人喜欢。此外还有寿星斗狮子、竹马、穿心官等,整个队伍约有三百米长。二十四日为正日,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面面巷,凡能通过的街巷都要走遍,前后两天活动内容有所减少,游行队伍路线也较短。
“迎供”也是进行物质交流、繁荣商业的好时机。每逢“迎供”前的一个月,商会就会发出信息,妇女、儿童一般都要添置新衣。因此,棉布、绸缎行的生意成倍增长。届时,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城内,亦带动了饮食业的空前兴隆。
(二)浑源五月十三关帝庙会 俗称五月十三为“大请神”,是专为纪念关帝诞辰之日举办的庙会。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届时,庙会由县城西关街银、商两行筹款举办,以请神、唱戏和商贸为主。庙会期从五月十三至十六,共4天,其中最为热闹的一天就是“请神”。
“请神”仪式由数队排列而成。第一队由戏班演员扮成周仓,手拉一批备好鞍蹬的骏马走在前面,后跟数名演员装扮的兵将;第二队是“执事”人员头戴红帽,身穿差衣,伴随着12对銮驾,鸣锣开道;第三队是数十名青年扛着彩旗、马伞、龙凤扇,拥着一个用布料制成的神楼;第四队是众人抬着一个铜香炉,炉内焚香,并有4个身着黄马褂的童子,每人手捧香盘,伴随在香炉两侧;第五队是12张四脚高桌,桌上摆着各种供点,每点由4人抬着,一个接一个地行进;第六队是各商号的会首身穿长袍,虔诚端庄地缓缓而行。队伍从西关出发,行进至木市街老爷庙前停下,会首们进庙焚香烧表叩拜后,将关圣帝君的神牌请到布制神楼内,三声铁炮,仪仗队启程,绕过南关,穿过东门,进入城内,回到西关。这时,唢呐高奏,鞭炮连响。仪仗队进入西关后,会首们将神牌请在神棚内,再次焚香跪拜,设供点,鸣鞭炮,开唱安神戏。
五月十三的神戏,其特点是戏台用各种布匹精制而成。从正月灯节后起,就开始动工。关门东是布制神棚,神棚西是布制戏台。神棚和戏台都高约数丈,四梁八柱,五脊六兽,神座隐屏,拦墙隔扇一律用布结成。一切图案花卉,无不精致逼真。特别是棚前的一双布旗杆,宝座花斗,高插云霄。旗杆前立有神马一对,马童两个,雄姿英武,栩栩如生,全都用布料制成。邀请的戏班,也都是从关南高价请来的头等戏班子,戏班成员多是省内的名艺人。
此庙会现已失传。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寺庙经济也呈现出日益活跃的特点。关帝信仰得以广泛传播,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商人们在认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的同时,普遍标榜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经营原则,有的还提倡“轻货财,重然诺”,以蹈道守礼的姿态将经营活动融入传统的儒家思想的轨辙之中。统治者更是充分利用这一信仰资源,来强化封建礼教思想。
关羽,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格神,其形象被定格为平乱驱害、保护一方的善神,忠义、勇武几乎成了关羽的专利。清代遍布大同府各地的祠庙,令人神往的传说,从人到神,从生前的英武将军到死后被累封为帝王,关羽,成功地演绎了一段传奇。随着时间的流逝,关帝信仰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凝定在民众心中,成为一种永久的信仰标识。
[1]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清)张镇编撰,宋万忠,武建华注释.解梁关帝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3]燕仁著.中国民神[M].北京:三联书店,1990.
[4](清)宋荦著.筠廊二笔[M].清康熙间刻本.
[5](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
[6](清)吴辅宏纂辑.大同府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7](清)刘献廷著.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
[8](清)黎中辅纂辑.大同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