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功能探讨

2015-04-02 11:52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陈 强

(山东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功能探讨

陈 强

(山东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在价值取向上反对功利主义的快餐文学,提倡大学生多阅读传统的经典文本,注重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的培育。《大学语文》还具备多重价值功效:第一,了解与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第二,掌握和运用中国语言;第三,确立与保护人的尊严与价值;第四,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发展。

《大学语文》;大学生;人文素质;价值考量

《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现在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三十多年前,徐中玉先生和匡亚明先生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呼吁各大高校重设《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学语文》已经从一门“可有可无”的“补课课程”逐渐转变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研显示:有71.88%的高校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侧重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素养。徐中玉先生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上。”[1]2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征程,《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建成了一批精品课程、编辑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教师队伍水平逐步提高、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校际间合作越来越多。[2]当然,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科地位不明确、课时较少、教材众多但良莠不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课程改革力度不够、理论研究不足,等等。这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关注和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语文》的价值取向

“在当今这个工具理性急剧膨胀的时代,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控制中,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因为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以至于出现了工具理性霸权,从而使得工具理性变成了支配、控制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被提倡的理性蜕变成了一种统治奴役人的工具”。[3]而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价值理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边缘化。这种社会现实也很明显地反映到的高等教育之中。许多大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却忽略甚至无视这门课程的深层次精神价值。

当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导致部分大学生放弃传统经典文本的阅读而更倾向于轻松、消遣、通俗的读物。网络阅读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漫延和泛滥:大学生更加热衷于读屏的快感和便捷,忽略了对文字的咀嚼和反刍;更加热衷于感官的快乐和舒适,拒绝了对理性的思考和推敲;更加热衷于图像的愉悦和痛快,放弃了想象的空间和翅膀。“这一现状不仅阻碍了人们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且客观地加速了功利主义对人文精神的侵袭”。[4]5早在19世纪早期,西方最早的文化倡导者阿诺德就对工具理性对人文精神的压抑以及科学至上主义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抛弃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在《文化与无政府》中大声呼吁“人们重视文化与经典文本的阅读”,[5]10强调精神性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对于人们心智的重要影响,要求人们用文学艺术这种“最具审美色彩的文化筑成一道坚固的堤坝,抵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侵蚀”。[5]142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的重要作用,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6]10

《大学语文》课程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不断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的培育,注重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需要通过教师在对名家名作深入分析和梳理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逐步提升学生的感受;学生通过不断的感染、熏陶和浸淫,积累更多的启发或警示,在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和丰富自己,从内心深处向往真、善、美。

二、《大学语文》的价值功效

《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其目的在于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了解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翻开各个高校的教学计划,我们讲的大部分都是西方的科技、西方的语言、西方的理论,这些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专业课时和课外学习时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重重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由此导致的大学生母语水平下降,令人触目惊心。重外语、轻中文是一种民族自卑情绪在作祟,它将导致中国文化的萎缩与衰败。国家灭亡犹可重建,文化消亡则无法重来。有民族的血统而无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不幸。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指出:“中国事事落他人后,唯文学似差可颉颃西域。”[7]50学习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阅读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精品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历代经典文本不仅向大学生展示中国语言的文字之美,更在字里行间向大学生传递着传统的精髓。传统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现代魅力。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侧重于人文精神,强调人生的终极价值和审美意蕴。而这种体认方式和人生态度对单纯强调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补充作用。

(二)掌握和运用中国语言

著名语言学家潘文国在其著作《危机下的中文》中写道:“曾经熟悉的中文似乎正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如今更像脱缰之马向着谁也不知道的方向在狂奔。汉语向何处去?中文向何处去?”[8]1当今社会汉语正被逐步西化是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生对汉语的自信心也在不断降低,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盲目推崇;而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采用外语教学,这些都严重冲击着汉语教学,并迅速蔓延为一种不可遏止的趋向。徐中玉先生曾指出:“实现通才教育都有公认的基础,即首先必须要求一个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学有相当广博的知识,能熟练的至少明白清楚的用本国文字进行表达。”[9]160《大学语文》课程里的语言,是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而不仅仅是纯基础和纯工具意义上的语言,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10]11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和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富表现力的汉语,是中华民族这一社会共同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它记录、保存和传播着中华文化,是我们应该加倍珍惜的人文资源。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语言是文学和文化意义上的语言。文学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优美而亮丽的语言提升了人生存在的境界。只有大学生对汉语的语言魅力、表达特点、形式规范及其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各种修辞手段、语体风格都有敏锐的意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了,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确立与保护人的尊严与价值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全部教育,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达成“合理而完善的人生”。[11]15它包括两个方面:既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又要幸福美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既要掌握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获得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和自身在世界上的恰当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必须要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确立人的尊严和价值。文学是人学,是作家对于外部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欣赏文学作品本身是接受者对于社会的体认与人生的感悟。因此,通过文学欣赏,大学生可以从美的意境中学会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在现实社会中寻找理想境界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利益代替了人的价值与尊严,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另外,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科细化,客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特别是人文学科教育的缺失。《大学语言》课程中包括了大量的经典文本,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以及西方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格调高雅,从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中揭示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使大学生在审美道德享受中获得教益。这些经典作品经历了千百年的流传,可以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精神自由空间,使他们懂得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可以培养他们宽广的胸怀、充实的知性、谦逊的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开创更加宽容自在的和谐人生。

(四)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

单纯从文本表面来看,文学是以形象化、艺术化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使接受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洗礼。而实际上,在这种感性欣赏之中还蕴含着理性的思索,因为文学作品是将人生哲理、观念通过文学形象“润物细无声”地来实现的。感性与理性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它不仅实现了文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启迪着接受者的智慧和思维。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讲过:“大学应该培养也能够培养出许多有‘智慧和心灵’的优秀人才。”[12]大学教育中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只有兼容并包、互相补充,才能形成综合的实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13]25国内高等教育如此,国外高等教育也是如此,经典文本教学同样是现代西方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莎士比亚文本教学就是英国大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再如哥伦比亚大学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设置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当今这个喧嚣的时代,对理性过分推崇的弊病早已显现,如何纠其偏颇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以承载文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课程就成为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重要路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文本阅读能够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焕发自信的光彩。虽说当今社会丰富的现代传媒手段提供了更加逼真的视听感受,早已远离青灯黄卷的古昔,但是,文本所具备的自由开阔的想象空间和独特的个性解读却蕴含着勃勃生机。人皆有诗性,人皆需文学。大学生需要文学来扩展、验证、反省和安慰人生。《大学语文》是大学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提升人文素质、体验精神愉悦、改变思想浮躁的重要途径。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李红婷.工具理性与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13,(3).

[4]韩德信.大学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8]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9]徐中玉.通才教育的基础——《大学语文》[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大学语文研究集刊[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10][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李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2]温家宝.温家宝在纪念同济大学100周年时对学校的祝愿[N].文汇报,2007-06-14.

[13]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H193

A

1672-0040(2015)06-0091-03

2015-03-09

陈强,男,山东曲阜人,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责任编辑 杨 爽)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