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

2015-04-02 08:55钟贵峰孙保全
关键词:执政党政党权力

钟贵峰,孙保全

(1.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2.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政党在当今世界各种类型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理想。一般而言,执政是指特定政党对一国国家权力的控制,主要是对中央层面的国家权力的掌握,执政方式则是指政党控制国家权力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要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必然要掌握政权。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府体制中的最重要地位就是执掌政权,即执政。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执政来实现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来加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以来,在长达60 多年的执政中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很有必要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点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贯通式执政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政党通过执掌政权行使国家政治权力,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组织社会政治生活[1],以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通过执掌政权,行使国家政治权力,控制、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维护社会政治秩序。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领导地位及影响力来看,一种自上而下的贯通式执政方式相当明显,这体现在上至共产党最高层的中央组织和政府机构,下到最基层的党组织和村社机构,乃至作为个体的公民,都能感受到这种贯通力量的存在。

首先,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权力和权威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权机关的权力是由中央授予的,地方权力机关的权力必然受到中央的统一指挥和全面监督,因而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这样的政治权力格局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不同层级之间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下级服从上级,实行层层严密的控制和管理。这与西方执政党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执政党执掌政权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更多地体现在中央政权机关这个层次上,地方党组织对当地的政务和社会管理事务的影响力较为薄弱。西方执政党的这个执政特点与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的方式则迥然不同,在“坚持党的领导”的指导原则下,各级党组织都有权领导政权机关和地方的一切事务[2]。

其次,从中央政权机关到地方政权机关,从基层政权组织到一般党员,乃至人民群众,都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政权机关内的党组织和担任政务的党员的自主余地比较小,往往表现为被动服从党组织的意志,这就使得他们在服从党组织与尊重政权机关自主性、服从法律、服从民众意愿之间常常处于尴尬地位[2]。在这种执政方式的影响下,个人要服从集体,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

再次,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上而下,全面贯通。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非常善于做群众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后,意识形态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任何一个执政党要维护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都要首先使其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的认可,以发挥意识形态的正向表达、工具和支持功能。”[3]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更加完善,自上而下全面贯彻意识形态的态势明显增强。通过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独特的执政优势:其一,为实现思想领导奠定了基础;其二,增强了群众的政党认同;其三,整合社会思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其四,整合社会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发展[4]。

二、全面执政

中国共产党自从执掌国家政权开始,就开始实行全面执政,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形式有些许不同,但其本质上从未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执掌政权的60 多年中,全面执政的特点非常鲜明,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

首先,中国共产党全面控制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权力行使。作为执政党,中国产党全面执掌着中国的国家权力,这个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这种全面执政从横向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全面掌握着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换言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组成人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而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家军委的组成人员的政治身份都要求是共产党党员。从纵向维度来看,各级各类地方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共产党推荐并经过法定程序任命或选举产生。从这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考察,中国共产党都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全面执掌。中国共产党对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全部权力的掌握,体现了“全面执政”的特点,然而这种“全面执政”的特点的内涵并非如此简单。任何执政党的基本目的都是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但它既是执政党也是领导党,作为领导党,它的一切工作始终是围绕执政问题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使我们不仅要用一般的执政标准去衡量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而且必须从非法律性质的制度化安排及其政治实践去解读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说要从全面领导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党的视角去把握党的执政方式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党的执政方式的本质[5]。

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领导,这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考察。第一个向度是共产党直接领导各级各类国家机构,各级各类国家机构受上级或同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部领导制度。中国各级各类国家机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而成,因而共产党对这些国家机构的领导和管理自然就成为共产党的基本职能。如宪法规定,各级人大是我国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但各级党组织具有立法建议权、重大事务决定权、干部推荐权等权力。第二个向度是各级党委领导下一级党委,这是共产党具有高度紧密的内部领导制度。中国各级各类国家机构都设立了党的组织,党组成员是上级党组织指定的,因而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党组织要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并对其负责。从理论上讲,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党组并非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但它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权力机构,对于本部门的重大事务具有决定权。由于党组成员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和主要领导者,这就使党的领导机构通过对党组的领导即党内领导关系逻辑地实现了对国家机关的有效掌控,直接行使了其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使领导方式顺理成章地转化为执政方式,党组在国家机关中设置的普遍性也就成为体现党全面执政的基本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的全面执政,塑造了一种“党和国家领导”体制[6]。党的组织和力量渗透到国家机关的各个角落,也延伸到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这种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下全面展开的。

三、直接执政

当今世界各国政党的执政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党通过竞争式的选举获得执政地位,执政党主要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来执政;第二种是政党直接获得执政地位,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机关之上,以“以党令政”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这也是列宁所谓的“政党指挥型”执政方式[7];第三种是执政党不通过国家政权,直接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职能。按照现代国家的通例,第一种符合民主法治暨宪政的要求,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执政党普遍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种在一党执政的国家表现明显,在“以党建国”的国家体制中尤为突出。第三种属于政党不分的国家,突出表现为一种极权体制。在第一种模式中,执政党具有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身份,但它并非国家权力中心,不直接施政,执政以在政权体制内发挥主导作用为主,通过掌握和运作议会、政府等政权机关来实现。政权机关内的党组织和担任政务的党员也有比较大的自主性,执政活动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中国则与西方国家的执政方式迥然不同,中国共产党是通过直接执政方式掌握国家政权,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尚未完全实现规范化。

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直接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通过西方式的选举模式产生的。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缔造而成的,共产党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执政党的地位。

二是中国共产党直接行使国家政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自从执掌政权以来,往往以执政党机关为权力中心,而国家政权机关行使权力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中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执行机关是政府。共产党是政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器本身,既不应成为权力机关,也不应成为行政机关,所以不应成为国家权力的直接实施者。从合法性和正当性来讲,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一是要通过立法变成国家意志,二是大政方针形成后要通过行政和司法机关去贯彻实施,而不应当以共产党直接领导和动员全社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志。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却不仅仅是政治组织,还往往直接全面地充当了权力机关和施政机关。这种党政关系在共产党和国家权力机关中间表现得尤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执政党的意志往往不通过人大的议决过程,而直接作为政策输出。各级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及活动必须要以执政党的意志为准绳,党委与政府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政府要无条件服从党委做出的决定。在国家事务党政谁先谁后的问题上,则始终表现政党一线、政府二线的格局。

对于中国共产党这种直接执政的方式,应该进行锐利改革和不断调整。执政思维应从“统揽一切”的革命党思维转向执政党思维,“适时调整党政关系……真正实现由党委的直接领导转变为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实行间接领导,由主要依靠党的政策领导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家法治。”[8]

四、长期执政

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表现在宪法条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明文规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努力继续奋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不言而喻。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政策方针体现了长期执政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思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需要经得起长期执政的考验,要不断加强长期执政能力的建设。综观世界历史,没有永久执政的政党。即使是王朝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也会有帝国的没落之日。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都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将长期执政视为追求目标。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为确保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针对小利益集团、党内特权、党员腐败等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建设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符合国家、民族和民众的利益,符合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让民众实现做人的尊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政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遵循执政规律,否则一切终究空谈。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要在宪法、政策法规及现实操控中体现保持长期执政的理想,还要科学认识和遵循执政的规律。其中,保持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是获得长期执政资源的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共产党既要为了人民而执政,又要依靠人民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执政。正如有学者指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变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实践活动,才能做到有效执政并长期执政。”[9]

五、执政方式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有了新的调整,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是当前执政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能否做到科学执政是能否妥善解决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科学执政要求执政党、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执政党应该充当好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角色,并充分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将党的意志转化成国家意志。执政党还应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决策权限。此外,科学执政需要有合理的决策程序和健全的决策机制,应有科学决策所必须的预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决策制约机制、中枢决断机制、决策监督机制、决策责任机制等。另外,科学执政需要先进的决策技术和手段,借助最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咨询支持、监督支持和纠正支持。

二是民主执政。从目前来看,实现民主执政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发挥党内民主,尤其是要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依托党委会、党员代表大会的形式,充分实现党内民主;其次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又要促使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党政治之中。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正是民主执政的集中表现,同时也为民主执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并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10]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依法治国的前提便是依法执政。一方面,依法执政构成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层面;另一方面,依法执政为国家法治的实现提供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首先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执政行为都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从更深层次来看,依法执政要求处理好党政关系,尤其是执政党和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

六、结语

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原则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上下贯通、全面执政、直接执政及长期执政的特点,这四大执政特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的四个维度,它们各具特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关联,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做铺垫、打基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战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伟大宏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执政方式的改革,坚持贯彻落实以宪治国和依法治国,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周 平.政治学导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52-54.

[2]田广清.西方政党的执政方式及党政关系[J].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8月:68.

[3]吴其良.论保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先进性[J].探索与争鸣,2006(6).

[4]戴焰军.改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J].学习论坛,2007(9).

[5]郭建水.全面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析论[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6]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

[7]叶剑锋.列宁“政党指挥型”直接执政思想探究[J].新东方,2009(11).

[8]肖立辉.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9]王新建.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

[10]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10-28/180131058286.shtml.

猜你喜欢
执政党政党权力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权力的网络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唤醒沉睡的权力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