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渝烽
(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宜昌 443000)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根据查有梁调查撰写的《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可以知道,新课程改革在对于课堂教学以外的课程实施,在他的分析中认为:“探究”的方法,适合于自然科学的课程,特别是理科的实验探究。但并太不适合于其他学科。语文和外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阅读和写作”,而不是“探究”;数学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思考与练习”;艺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鉴赏和创作”;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设计和制作”。虽然课程改革表面看似是有利于理科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学生普遍没有自主意识,而课堂教学上却又是要求学生要自主,要合作,更是要探究。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要求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老师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调整教学方式,让课堂在有限的条件中实现学生素养的培养,体现探究过程,是值得去研究的。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针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推出,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是科学课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以学定教很有必要。
(1)研究以学定教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必要。在科技与教育同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观念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育教学已经远远不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情况了,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样,我们教育也需要有进步的理念指引教育的脚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贯彻的关键。以学定教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只有老师的教学理念正确而进步,学生才有可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健康发展。
(2)研究以学定教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必要。随着近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教材结构与内容有了本质的变化,相应地,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教学中完成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要做相应的调整,学生的学习不是由学生自己盲目完成,还是需要教师的努力。在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减负却能保证甚至超出预定教学效果,真正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达到高效,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想办法完成的。以学定教的研究有助于教师的快速提高与转变。
(3)研究以学定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来确定的,因此这样更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老师的课堂教学在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上,要求老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能够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来制定的,再也不是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方法,这个时候教师把自己“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合在一起了。在教师全面的教学方式与策略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课堂的主导,他们的成长势必是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特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够更好达到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索”这一教学要求。在课堂中,由于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实验、个人探索、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等等,而要能够完成好这些课堂中必要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把以学定教这种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转变为一种实际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师形成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学定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学生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的教材内容设置虽然是在对学生的研究上,严格精心制定出来的,但是教材一旦设定,便成为国家或地区教学的主要材料,而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多途径快速传播会让教材在这个“停止不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后”于学生。学生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识,很大几率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知的,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本应让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迅速缩减。尽管学生可能在他已知的知识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也还是不能满足一堂课应该完成的量。
第二,以学定教需要教师熟悉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 ~14、15 岁)、青年期(14、15 ~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小学阶段的孩子属于童年期,这个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可知,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并且利用学生的这些阶段特征来设计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除了概念、过程与方法以外,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其目标之一。童年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中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情感态度不仅仅是语文和德育课上的重点,这是任何一门课程要培养的,这种意识的长期培养,学生自然而然在心里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以学定教需要教师清楚学生的认知操作水平。一堂实验课,我们通常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要求与说明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事实上有时候学生的认知操作水平我们并不完全理解。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很差,理论上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会操作的可能他们并不会,因此,在真正实验之前,教师有必要搞清楚班上学生的认知操作水平,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和有计划地培养。
由于采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教学策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活动能够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且能较好地确定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及进步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较好的发展。这种尊重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以学定教方式能够使教师与学生都较好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之中其实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成的,在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中,不仅要分析他们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个体学习差异,并且要确定如何激励、引导学生成为积极向上的学习主体。总来来说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最后,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些实验的设计并不一定要在实验室完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操作性材料,可以适当选择更广泛的实验空间,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 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Merrill Harmin.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M].罗德荣,译.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3] 马永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4]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