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2015-04-02 08:39王燕
关键词:现实性自我意识

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王燕1,2

(1.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2. 南开大学 哲学院, 天津300071)

摘要:对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考察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所体现出的人类自由作为理性维度,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论中所体现出的自我意识的个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深刻洞见,也表达了马克思试图通过哲学实践来改变现实世界,彰显了马克思从理想的政治向度走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批判。

关键词:理想性;现实性;自我意识;哲学实践;政治向度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王燕,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 811文献标识码: A

1857年12月21日,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说到:“哲学家——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1]正是出于这种政治的兴趣,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力图通过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表达他想通过哲学实践的批判来改变现实世界,展现了他独特的自由理念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的政治向度,也体现了马克思致力于从理想的政治诉求向现实的政治生活批判的转向。

一、在自我意识中体现的政治向度

马克思秉承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思想,对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从自我意识的方面进行了考察。又超越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把自我意识置于从绝对的理念转向对现实人的自由的追求,将自我意识看作是时代的化身,还原为人的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主观精神,是绝对理念的表现形式和自我实现的一个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我意识的发挥,限制了人的自由。马克思并不认可黑格尔的这种观点,在博士论文中他赋予了自我意识最高的神性,这种自我意识是通过自身来改变现实世界,追求自由的一种理想。“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2]12这里马克思借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自白,认为这种自我意识就是要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把人的自我意识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初步显示了他以自由的政治向度为出发点,将自我意识看作是自由意志的主观精神,是对束缚人的自由精神的专制制度和强权政治的反抗。借助伊壁鸠鲁自然哲学,马克思表达了将政治思想的哲学向度转向对现实人的自由的追求。

伊壁鸠鲁赋予原子以人的自我意识。他的原子论以折射的形式蕴含了对强权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每个独立的原子都体现了个人的自我意识,社会中个人的自由也是原子独特性的显现,但这种自由又是相对的,是不能脱离现实的定在而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他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的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2]37伊壁鸠鲁强调了自我意识的个体独立性,但是这种个体的独立性也只是表现为抽象的可能性,这种抽象的可能性只是作为阐明的主体,而不涉及被阐释的客体。因而当说明的对象成为可能时,只需要想象就可以了。至于这种可能性能不能实现,那是不重要的。故而伊壁鸠鲁哲学中原子的自由仅仅是一种寻求“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于对自然认识本身。”[2]28-29

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自我意识的个体能动性。在他看来,只寻求心灵深处的宁静是一种抽象的被动的自由。抽象的个别性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能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自由。“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2]50抽象的个别性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能从相对的定在中抽象出来,在矛盾中以否定的形式指向外部世界,才能克服定在实现自由。原子作为自由意志,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超越,是自我意识的真正实现。自我意识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具有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肯定自身的愿望,要想肯定自身,就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自身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借助了伊壁鸠鲁自我意识的个体能动性的观点,认为抽象的个别性只有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使他物变为自身时,它自身所包含的概念才能在其中得以体现。故而,当作为人同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的他物发生关系,成为他自身的唯一客体时,他就必须打破自身内在的相对定在。此时马克思扬弃了伊壁鸠鲁的仅仅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安慰的自由意志,转而寻求在人与人之间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由意志。从理想的抽象的个体的自我意识转向现实的脱离定在、超越自身的自我意识。

二、原子偏斜直线的政治诉求

伊壁鸠鲁原子世界中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展现出来的。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一种不同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运动,这就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在直线运动中,原子受制于客观必然性的约束,作为点的原子的存在形式已被扬弃在直线中,丧失了自身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原子的质就在于其形式规定的纯粹独立性,但是在原子直线下落的过程中,原子受到空间规定的限制,独立性被打破,无法实现否定空间的外在性,进而无法达到实现原子自身的本质的规定性。为了体现原子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它的形式规定,原子自身的下落运动不是按直线而是按斜线运动。这是对必然命运的一种抗争,也是原子脱离直线的束缚,打破了必然命运的枷锁,追求自由独立个性的要求。“偏斜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2]34偏斜规定了原子的形式,使原子摆脱了物质空间的限制,从他物的联系中解脱出来,也就是在直线中即从原子自己存在的相对性中解放出来。原子偏斜是每个原子的行为,而不是单个原子的个别行为,每个原子都有自由意志,都偏离直线而产生偏斜,因此,原子的偏斜具有必然性[3]。马克思从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细微差别中体现了他的走向现实的政治向度。偏斜运动使原子摆脱了直线束缚,从直线中抽象出来,获得独立,体现了自我意识作为自由的独立个体获得了把握自身方向的力量,这个力量正是自由的力量。

伊壁鸠鲁把偶然性观点引进原子论驳斥了德谟克里特原子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德谟克里特只注重事物的现实存在形式,认为必然性是客观现实性的深刻反思,是现实的真实存在。“在德谟克里特看来,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物质的抗击、运动和撞击就是这种必然性的实体。”[2]35进而把一切事物都归结为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伊壁鸠鲁则认为“被某些人当作万物主宰的必然性,并不存在,无宁说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必然性是不容劝说的,相反,偶然是不稳定的。”[2]25-26偶然性让自我意识获得了自由,是对自由的诉求。在原子偏斜的偶然性中,是理想的自由通向现实的自由的桥梁,马克思通过偶然性来表达他对自由从理想性走向现实性的政治向度。

原子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个别规定,因而原子偏斜运动所包含的对原子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必须在肯定的形式中得以实现。“即与原子发生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并且由于原子本身是直接地被规定的,所以就是众多的原子。”[2]36原子的自我意识就必须借助于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来实现其内在的规定性。在德谟克里特看来,原子的排斥是个体的原子同他物的相互分裂,原子的相互排斥和碰撞是必然性的实体。而伊壁鸠鲁则从原子自身的角度出发,认为原子的排斥运动是原子自己和自己相撞,当原子同他物发生关系时,原子唯一的客体是它自身,在偏斜运动发生的过程中,原子自己和自己相撞,产生关系,从直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起原子的独立个性,实现自我意识的自由性。相互排斥以达到对自我意识自由的实现,原子在自身下落运动中产生的物质性和在偏斜中所体现出来的形式规定性,在原子的相互排斥中得以结合起来。排斥是自我意识寻求自由的必要条件,是自由的最初状态。马克思以伊壁鸠鲁偏斜运动作为落脚点,原子运动经过了直线运动、偏斜运动以及原子之间的互相排斥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形式,最终扬弃了原子自身的束缚,从直线中解放出来,实现原子真正的自由,体现了马克思力求改变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现实的政治向度。

三、从本质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原子的排斥运动产生的偏斜改变了原子本身的内在结构。原子的概念、本质是不可分割的,其本身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在现象世界中,由于存在着众多原子的相互排斥,每个原子又是不稳定的,被感性的空间所分离,因而又是特质的。互相排斥的各个原子之间由于被感性空间相隔离,与自身的真正本质是不相同的,因而,它们必然具有特殊的质。具有特殊性原子的质是变化的,因而就有了变化的质和不变的概念的矛盾,是原子概念在现象世界的外化。“由于有了质,原子就获得同它的概念相矛盾的存在,就被设定为外化了的、与它自己的本质不同的定在。这个矛盾正是伊壁鸠鲁的主要兴趣所在。”[2]42这个兴趣可以说也是马克思的兴趣,马克思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兴趣。

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的特质和质没有相互的关系,只是现象世界表现出来的多样性的假设。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的体积和它的形状仅仅是原子本身的一种特质。原子表现在体积上的特质和它表现在形状上的特质,是原子本身在外部空间上和他物所展现出来的特质,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他不是从原子自身而是通过从现象世界外在差别的形成角度来考察原子的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原子本质向现象世界的过渡,所以马克思认为“在德谟克里特那里只看见一些用来解释现象世界的纯粹假设的规定。”[2]49伊壁鸠鲁看到了特性中的概念和存在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使原子的本质向现象世界过渡。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有三种特性:体积、形状、重力。原子在体积和形状上的差别,是原子在现象世界中的特性,这种差别形成原子概念和特质之间的矛盾,是对原子自身体积和形状的否定,而且这种矛盾也是对原子本身概念的肯定,从而使原子概念得以在现象世界中实现。另外,伊壁鸠鲁又提出了原子的第三种特殊的质——重力。重力是物质的个性,是物质自身之外表现在观念上的点,而且与原子本身的概念相悖。原子自身并没有重力,只有通过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聚集和排斥才产生了重力,这是现象世界中原子的特质。因而马克思强调:“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存在与本质、物质与形式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单个的原子本身内,因为单个的原子具有质。由于有了质,原子就同它的概念相背离,但同时又在它自己的结构中获得完成。于是,从具有质的原子的排斥及其与排斥相联系的聚集中,就产生出现象世界。”[2]作为自然界的绝对的、本质的形式的原子,在原子的概念和存在之间的矛盾中,从本质世界走向了现象世界。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都认为,为了实现物质的永恒和独立,必须把时间从原子概念和本质时间中排除出去。但是在原子世界的时间的安置方式上,二者又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德谟克里特把时间置于现象世界之外,他把时间规定为永恒的东西,“当它把实体当成时间性的东西时,它同时也就把时间变成实体性的东西了,从而也就取消了时间概念,因为成为绝对时间的时间就不再是时间性的东西了。”[2]49而伊壁鸠鲁则将时间置于现象世界中来理解,是现象世界的绝对形式,“时间被规定为偶性的偶性。偶性是一般实体的变化。偶性的偶性是作为自身反映的变化,是作为变换的变换。现象世界的这种纯粹形式就是时间。”[2]51时间是现象世界的绝对形式,表明了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范畴,是现象世界的本质属性。伊壁鸠鲁认为时间是感性知觉的抽象形式,人的感性是形体化的时间,反映了在时间变化中的现象世界,这样,感性知觉就把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统一起来了,从而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原子本质向现象世界的过渡中,始终贯穿理想性与现实性关系的历史辩证的把握。这是把理想的政治向度和现实的政治批判统一起来。

四、走向现实的政治批判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提到:“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他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4]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进行了比较,影射了当时德国的社会困境。马克思写道:“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特点,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缺陷之中,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缺陷之中时,它才能消除这些缺陷。与它对立的东西、它所反对的东西,总是跟它相同的东西,只不过具有相反的因素罢了。”[2]52马克思通过实践的批判深切表达了他对当时德国现实社会的关注,如何改变现实而实现人的自由成为马克思迫切关注的问题。

马克思将抽象的自我意识外化为经验的、感性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从思想与存在的矛盾和个别的感性中去理解真理,是对现实世界本质的体现。马克思把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以哲学为思想论争的武器进行理论批判的实践活动,是哲学的实践。故此,马克思在附注中写道“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正是批判根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但是,哲学的这种直接的实现,按其内在本质来说是充满矛盾的,而且它的这种本质在现象中取得具体形式,并且给现象打上自己的烙印。”[2]7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所展现出的现实性。马克思相信哲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体现现实生活,实践的哲学就是对现实的一种理论批判活动,在批判的过程中改造现实,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使哲学理论在现实世界得以实现,从而达到理性的自由和解放。同时现实生活也不应该脱离哲学而是应该和哲学相联系,用哲学的理论指导现实生活,使世界哲学化。因此,以哲学的自我意识来弘扬主体自由的政治向度,正是体现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宗旨。正如法国学者奥古斯特·科尔纽在他的《马克思恩格斯传》中所评论的,马克思是对黑格尔的超越,同时也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马克思深刻地洞悉了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的周围环境的客观联系,抓住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而不是把精神作为自我意识同社会存在对立起来[5]。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他不赞成把自由看成是抽象的、脱离现实世界的寻求心灵安慰的自由。故此,在附录中马克思提到:“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2]75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哲学必须和现实生活结合,自由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领域,自由的哲学精神只有成为现实的实践力量,现实世界中人的自由才能真正的实现。哲学要想追求自由,就必须转向外部世界,“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2]24此时,马克思将哲学理论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也是马克思用哲学的批判武器来改造世界,并在理论的批判中来寻求人类的政治解放和自由,体现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试图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哲学诉求。

马克思是基于对理想的诉求向现实的自由转变的政治向度来阐释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体现了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见。与伊壁鸠鲁只寻求心灵的宁静不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向往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追求的是一种民主政治的自由思想。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自由意志思想的表述,马克思抒发了他自身对民主政治生活的迫切向往,正是通过哲学家的政治理想来改变现实的人类政治世界,把人类从一切束缚中解放出来,表达了他试图用哲学的政治批判来改变现实,从理想的政治向度走向对现实生活的政治批判,真正获得自由的政治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淑梅.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39.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

[5]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刘丕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202.

[责任编辑:赵秀丽]

猜你喜欢
现实性自我意识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串一串,语文阅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