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变与认同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解困新探

2015-04-02 05:26
关键词:学生党员身份记忆

孙 丽 芳

(1.安徽工程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2.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角色转变与认同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解困新探

孙 丽 芳1,2

(1.安徽工程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2.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教育部[2013]2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党员发展和教育的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进一步对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提出新目标,既维持“量”,又苛求“质”。面对复杂发展困境,必须扭转既有思路,以学生党员角色转变与认同为新的思考维度,在转变中寻求认同,在认同中谋求互动,构建一个以角色认知和定位、角色转变、角色认同和承认、角色互动为主体的四维一体机制。

角色转变;认同视域;党员发展;新维度

一、学生党员发展“困境”及其“归因”

目前,高校是党员发展的重要基地。截止2014年底,学生党员已达224.7万名。党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党员数量上,更体现在党员质量上、体现在作用发挥上。多年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高校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发展党员质量需要提高;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管理服务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少数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不强等。概而述之,学生党员发展任重道远,多重困境伴生。

首先,“质”与“量”严重失衡。主要体现为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仅能维持“量”的稳定增长,受制于资源和时间的客观限制,无法达至高“质”要求。大学生主体的流动性特质使高校在应对高“质”党员的培养时捉肘见襟,在“量”的累积中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学生主体入党动机多元化,身份定位错位与主动性严重缺失。其主要体现为:“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复杂,思想多元化特征突出,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误导;学生与党员两者身份混淆不清,界定不清晰,学生主体性缺失,培养组织功能出现“越位”,致使培养对象主动性弱化,被动性、从众性行为凸显。

再次,个别高校发展程序不严谨,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党员权利难以得到有效实现。发展程序“倒挂现象”严重,体现为先发展,后补材料,发展程序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团内推优程序缺乏监督、引导和科学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教学与管理制度虚弱无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严重;党员的流动性与学业压力使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缺失或者功效性不足;学生党员参政、议政权利虚设,意愿表达途径缺失。

最后,宗教信仰对党员发展前后的渗透影响逐年增强,党内腐败与党的纯洁性教育悖论导致诚信与信仰危机;党员活动经费短缺,管理者出现结构性缺位;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党员退出机制不规范等,致使发展工作陷入多元化、多层次困境。

困境的本质在于忽视学生党员的特殊身份,对其主体特质认识和分析缺乏深度和准确度,从而源头上出现偏差。21世纪以来,党中央发布多个文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2010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版)再次对高校基层组织设置、主要职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干部和人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对群众组织的领导进行详细阐述,着重阐明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是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党建历史证明:党要发展和壮大,必须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入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培养大学生党员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选择。2014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出台,对党员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合格学生党员,必须从学生党员主体入手,以“质”“量”有机协调为目标,结合时代特征,主动转变思路,以主体角色转变和认同为新维度,通过审慎分析和思考,谋求有效解困之法。

二、角色认知和定位:有效性解困的起点维度

(一)角色认知与定位的双重界定

角色认知与定位,是解释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必要前提和有效路径。早在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蒂博特和凯利就论述过角色和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第二,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第三,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1]基于此,可将主体角色的认知和定位归纳为两重含义:其一是学生对自身党员身份获取的认知,对其角色的扮演、个体的内心世界、家庭与学校的双向教育经历、同辈群体等进行不同角色分析,寻求准确定位;其二是基层党组织根据上级要求和发展准则对学生党员的预期或者期望,常常表现出一种既有规则的设定,依此规则经过对比和评定当前学生族群的集体特征、表象而确定发展对象,其主要影响要素为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社会对学生党员的效能预期及学生党员在国内外遭遇突发事件时的行为示范与表率。只有从两个层面各自入手,经过推演与分析,对主体的特性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将其结果整合优化,最终促使主体对其扮演的角色有准确认知和科学定位,从而将主体与角色融为一体。

(二)角色认知的误区与角色定位的转变

从实际情况看,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常出现一种应性误判,即忽略学生对自身学生党员角色的准确认知与定位,认为无论个体特质如何,只要经过党员统一培训和引导,必然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合格的党员,属于典型的“体制化”模式。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0余年,如党内腐败问题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形成恶性循环,认真思量,其微妙之处在于“入门”困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是《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原则,表面看具有既定合理性,多为发展过程中各级党组织的考量原则和说辞,但形式化的表象却常会导致忽略内涵所在,仅将角色自身的认知和定位变成其丰富内涵的表象与外化追求。“党员”在入党前对自己即将具备的党员角色缺乏根本性思考,更不能说全面认知与科学定位。而“90后”大学生因其群体特质,在发展入党时这种要求明显更为强烈,那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角色的这种特性。

一般来说,角色成功的基本路径为: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反思提升。而前两个阶段是角色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与之相应的是学生党员政治觉悟和行为素养养成和提升的关键阶段,就在于由群众身份向党员身份的转变,而此阶段最易受到忽视。学生因出生环境不同、家庭教育各异、学校教育层次感突出,进入高校后,个体特征必然迥异,受日新月异时代变化影响更深。鉴于此,“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相对于《细则》中对党员发展质量的高度重视而言,学生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与定位扭曲,直接导致基层党组织在吸纳学生入党时遭遇两难困境:一方面,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素质层次差异明显,甄别标准复杂多元,难以统一标准取舍;另一方面,由于预期不足,学生入党前后的综合表现差异性大,思想觉悟与原有设定标线仍存在一定差距,即重视程度与预期值之间出现结构性断裂。据此分析,这种学生党员角色具有双重、多元性特征,双重角色互动统一于唯一“个体”。学生身份是该角色的首重含义,它内在要求以学业为核心,综合素质表现为主要参照。次重含义,则要求以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既要政治思想觉悟高,入党动机端正,又要纪律观念强,党性纯洁,政治行为得体,合乎规范。但实际中,双重角色之间往往出现分裂和断层:一方面,学生获取党员身份后,对其角色要求和标准模糊不清,追求单纯的“学霸”,而忽视对自身党性提升,没有充分体现其党员角色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获取党员身份之后,获得极大的精神鼓励,对于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热情充沛,学习激情下降,学业成绩不如人意。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出现挂科、留降级现象,更有甚者为了继续满足其学生党员的光环,为获取高分出现作弊违纪现象,从而受到党规党纪和校规校纪的双重处理。究其内在原因,仍在于学生党员从入党伊始至入党后对于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不清,定位不明,致使两者脱节。因此,要有效解决困境,学生党员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

三、角色转变:有效性解困的过程维度

(一)角色转变中的身份认知与记忆

角色的层次性与迥异性体现在对身份的解析与定位上,角色转变必须要明确该身份特质,其中身份认知与记忆尤为重要。伏尔泰在《哲学词典》中对“身份”(identité)一词定义为:此词不意味着‘同样的事物’。在法语中可以同‘相同性’(mêmeté)一词表示同样的意思。他进一步写到:“只有记忆才能建立起身份,即您个人的相同性。”今天的身份很明显来自于昨天的经历,以及它在身体和意识中留下的痕迹。[3]33记忆是对角色表象认知的基本源泉,记忆分为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理论认为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个体记忆依托集体记忆而存在,每个个体的记忆都不能离开所属的群体和历史而单独记忆,都要受到集体记忆框架的约束,“只有把记忆定位在相应的群体思想中时,我们才能理解发生在个体思想中的每一段记忆。”[4]93“集体记忆”是后天的习得和传承,它通过家庭、阶层、学校和媒体来传承。它的内容取决于中介者和培养者对历史史实所做的取舍,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扭曲诠释,并强加给接受者。[3]34然而,个体在受到集体记忆框架制约的同时,也会因为性格差异,经历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个体记忆。卡尔·贝克尔说:“任何一个事件的历史,对两个不同的人来说绝对不会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人所共知,每一代人都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写同一个历史事件,并给它一种新的解释。”[5]289

(二)角色转变过程中主体地位与主动性的构建

记忆对于个体和集体来说,因为角色参照与动力源不同,必然存在差异。角色转变本身蕴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外在的、被动的转变;一种是内在的、主动的转变。旧有学生党员培养中党组织的作用突出,在引导、教育、培训和实践各个环节中占据主体与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党的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政党政治体系中的角色主体,在政党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主体地位。”[6]30党员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广大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党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参与党内事务及党的教育管理活动,党内事务能充分体现党员主体的意志,以及党建各项活动始终是以党员为主体来展开的。[7]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8]因此,党员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就学生党员而言,从学生角色与党员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主体性却依然被忽视。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忽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严重缺乏,被动纳入培养过程。主动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展现,高校基层党组要善于转变思路,认可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的“集体记忆”,并与时俱进的发展出属于他们时代特征的“特殊记忆”,而这些,则成为引导其进入发展流程的“先天性存在”。从学生角色到党员角色的获取,到学生党员角色的统一过程,主动性是角色转变的关键诱因。以入党动机为例,隶属于主体的主观意识,无法用固定标准进行衡量和测试,部分学生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思想觉悟弱化,从众现象突出,受同辈群体影响制约性强,主动意识薄弱,一旦进入党员发展和培养流程后,各种弊端将清晰呈现,而且难以根除。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改变隐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引导,正视功利性、目的性社会现实的存在,敢于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动员,主动宣传,细化与深化学生结合自身对党的“记忆”,真正从主体的内心和自我意识中引发对党的承认和认同,彻底激发其主动性,最终才可能在以后的党组织活动和学业生涯中产生主体意识,继而在党组织构成上实现主要环节的结构优化。

主动性在角色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获取党员角色成为新角色——学生党员的有效手段和路径。主体主动性具有阶段性特征,从既有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情况而言,主体在前期即动员、发展阶段,主动性较强,经过初期教育培训后,主体的思想觉悟会有较大进步,对党的“记忆”与现实再次进行融合,进而提升主体的主动性。然而,一旦党员身份获取后,学生与党员两种身份之间常会发生角色冲突,加上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其主动性明显下降。因此,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保持主动性的持续性,必须进一步深化主体对角色的认同,明确新的角色扮演条件,最终承认角色的转变与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党员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

四、角色认同到角色互动:有效性解困的终点维度

角色内在全面诠释的基本结构为:认同—承认—互动实现。其结构主干为认同,认同分为三层含义:首先是自我认同;其次是同辈群体或者族群认同;最后是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安东尼·吉登斯在自我认同理论中提出:“自我认同: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9]275认同概念主要可追溯到三个来源:美国心理学传统的“认同”研究,符号互动论,以及欧陆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认同理论。虽然认同研究影响广泛,却存在原子主义、分裂主义等问题。“承认”理论可看作是对其的修正。在当代,“承认”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耐特,他区分三种“承认”的政治,把理论来源上溯到黑格尔的“承认”概念。与认同理论概念不同,承认理论把目标直接指向共同体的团结,并把团结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克服了“认同”概念的上述问题。[10]据此,将认同与承认有机结合,可将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族群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层次,内在自我个体与外在群体两种类型。认同的起始源自于主体对目标形象的记忆碎片的整合与建构,而“建构形象只是手段和战略,其直接目的是制造认同,良好形象是认同的聚焦,所有形象的建构,其直接诉求是制造认同。”[11]18最终达到角色结构优化与内在元素有机性互动,实现自我与族群价值。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工作中要承认其身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它既是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又具有党员身份、并与支部书记是师生关系。因此,要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更好发挥其主体作用,解决目前发展困境,必须重视学生党员对其自身角色的认同,通过对其所扮演角色表象特征的集体记忆,剥离出对角色形象的认知,进而深入了解角色的特征,最终在大学生族群中构建出能够得到族群“承认”的角色所承担起来的共同体价值观念。同辈群体或者族群对学生党员的角色认同至关重要。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与成长的校园文化情景的相似性,在对历史发展的共同集体记忆中,逐渐形成对党员形象的认知,对学生身份向党员身份的转变铺垫起一种价值观念引导,促使主体在这种角色转变与内化过程中激发起强烈的主动性,继而从内心自我对照目标要求反思自我,最终形成对目标的多元认同。社会认同是一种外在的对学生党员扮演的角色的期望,它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受到国内外多元化文化冲突影响,从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期望值远高于该角色的基本内涵,通过外界压力强烈迫使角色功能进一步扩大与深化。党员身份与学生身份的结合,将具备高层次思想觉悟与行为规范的、有组织和纪律性的党员特性纳入到青年学生角色中,最终实现能促进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这正是党员培养的终极目标,是“质”的本源性所在。

综上所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对其角色的认知与定位,明确其主体性,激发起内在动力,制造认同,承认其共同价值观念,最终实现角色间互动,构建一个自我认同和集体记忆表象兼备的先进群体,继而有效解决既有的发展“困境”。

[1]周晓红.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

[3][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A].段涓译.宣兆鹏,张金言校.[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杨东广.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构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7]刘益飞.持之以恒地确立党员主体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3).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0]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J].人文杂志,2008,(1).

[11]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Approaching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 Pli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Change and Identity

Sun Lifang1,2
(1.Teach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Ideology,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

The 22nd public document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year of 2013,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Universities,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in student party members’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nd launches new goal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which requires that the“total member”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be maintained,an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qualification as a party member be strengthened.Under a more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the already existing thoughts must be geared to taking the role-change and ident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as a new dimension,seeking self-identity in the change,and seeking interaction in self-identity so as to construct a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ed mechanism,which takes cognition and orientation,role change,role identity and recognition,role interaction as the main part.

role change;identity horizon;party member development;new dimension

H159

A

1672-0040(2015)04-0025-05

2015-03-22

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有效性研究”(2013szxm039)。

孙丽芳,女,甘肃庆阳人,安徽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鲁守博)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身份记忆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