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谦, 杜伊凡, 王 静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本文已于2015-01-07 17∶0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50107.1702.005.html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分析——日本经验的借鉴
宋谦, 杜伊凡, 王静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摘要:日本装备制造业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并与本国传统经验相结合,建立起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管理新模式,从而形成了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从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当代日本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优势,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国际竞争能力; 管理模式; 新型工业化; 经验借鉴
二战后日本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学习国外的优秀管理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套以重视利用新技术、优化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重点开发附加价值较高的新科技产业领域的全新管理模式,为保持其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造船、重型电机等传统装备制造业得到改造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开始重点发展汽车、半导体等电子科技新兴装备制造业。70年代,随着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电机、机器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日本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增强,出口贸易居世界第3位。虽然在90年代中期,日本整体经济急转直下陷入长期低迷状态,日本的国际竞争能力IMD(国际竞争力排名)从1993年的第1位下降到2002年的第30位,但其贸易顺差占GDP的比率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日本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始终处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2]。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但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到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并没有立即适应市场变化,在粗放型经济状态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低端化、产品竞争层次较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业务流程缺乏市场导向、员工过于注重标准化技术型培养等,严重制约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与产品附加价值能力的国际竞争能力构造要素,为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加快其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的依据。
一、日本装备制造业产品开发的国际竞争力
产品开发竞争力是指产品符合市场要求的程度,这种要求具体体现在消费者对质量可靠性、功能、设计、安全性能和服务方面等竞争力要素的考虑和要求上。另外,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制造生产的技术能力等因素都属于产品开发竞争力范畴。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其所具有的高水平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基于这一能力的新产品创造能力。日本充分利用了二战后世界科技革命的形成和最新成果,积极探求先进制造技术,强化技术开发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日本装备制造业以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维持和强化国际竞争力的首要武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研发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日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迅速获取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建立独自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与提升产品层次,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对装备制造业进行改造。
(2) 对于特殊领域,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日本政府还大力加强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3]。坚持引进高标准技术和杜绝重复引进的原则,使日本形成了严格的技术引进监管体系,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此项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日本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从未存在盲目性,他们都是结合自身的生产水平,基于现有技术引入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并将外来技术与本土技术进行结合。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从对引进技术的筛选、技术与企业的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到后续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政府与企业都把技术创新置于战略核心的地位。通过形成有别于外来技术但更适应日本生产状况的新技术,汲取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把原本的劣势转变成为了优势[4]。这充分地体现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背后体现的更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意识。日本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30%由国立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70%由民间企业承担,各大公司都把研究与开发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日本在建立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的同时更注重市场的需求。每个开发阶段都要建立市场评估体系,从而保证开发效率和降低开发风险。
(3) 为了提升技术开发效率和降低开发风险,日本政府通过改革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体系,改变科研机构的国立化属性,促进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产学官”互补的产业集群,从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950年的《外资法》规定,民间企业如果想要从国外引进技术,首先必须向政府进行申请,得到外资审议会的许可才可以进行。外资审议会主要由来自“产学官”等各个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鉴于引进技术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大学以及政府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任用大学等研究人员担当审查任务主要是为了避免部分政府官僚判断失误,充分利用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对先进技术的敏锐嗅觉。通过有效的“产学官”合作体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相关大学研究人员主动参与紧密结合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相结合的“产学官”互补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1993年3月,日本制定了《制造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该条法规的制定体现出了日本对未来产业结构准确的判断。基于制造及管理的服务系统及相关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战略整合平台的打造,日本政府积极研究和开发信息技术投资促进税制,强化税制的减税比率等扶持政策,鼓励装备制造业进行信息技术开发创新。装备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更是其发展的动力。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设计开发能力,以及制造附加价值高的独创性产品的生产开发能力,为创造装备制造业的新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资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业务流程革新提供了便利。特别是企业云制造服务系统、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发展,使装备制造业在新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生产等主干业务和财务、会计、人事等商务活动的各阶段有效导入与活用信息技术战略,使之迅速整合企业管理资源,成为企业进一步赢得新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5]。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是建立在新价值创造和业务流程革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内升级,不但表现为新兴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而且也表现为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对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改造。日本装备制造业呈现信息技术高端化迅猛发展的特点,使之成为日本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新增长点。
二、日本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价值与员工培养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与重视员工培养为核心。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融入服务的思想,注重创造性劳动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时代,制造业向服务制造业转变是企业的发展趋势,“产品+服务”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机会,而且可以加大差异化进而提升竞争优势。日本在实施先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的同时,积极推进员工培养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内部人员管理,建立起以员工为中心的集反应、研发、服务为一体的高质量的创新体系。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GDP中服务业比重逐渐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也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而基于产品的衍生服务则实现了价值链的延伸,将服务作为更重要的产出,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装备制造业的客户导向,在深层次上改变了商业运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往往更能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日本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日本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日本优良制造业的共同特征是注重现场主义。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生产问题的果断处理能力、研发的创新能力、服务流程与市场需求了解能力等的协同沟通,为竞争赢得主动权,以便最大限度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而向研发部门反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日本制造业还提倡培养“多能工”,通过员工技能管理和“多能工”培养,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体作业水平,同时加强员工后备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弹性。“多能工”形成员工之间、工种之间以及工序之间的协同整合,提高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研发能力以及服务能力,通过跨部门有效沟通与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多能工”人员培养的竞争优势有以下四点:(1)现场主义和组织的协调感。调动员工的现场主义工作热情,持续地改善组织机能,把员工与企业利益联合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关系。(2)打破工种、岗位界限,形成跨越部门的团队合作关系。(3)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管理,培养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现现场主义的意识共享。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客观上培育员工成为多能工,通过共同协作为企业提高创新的平台。日本制造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进都是员工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产生的。
三、对策建议
辽宁省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其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6],但是由于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及自主开发结合不紧密,所使用的高端设备仍然大部分依靠进口,而一些低端设备却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较为严重。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资金以及人力的投入远远不够,而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缺少研发机构,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不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7],尚未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造成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因此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辅助,产学官联盟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来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协同研发。借鉴日本成熟的制造业产学官联盟发展经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立基于企业经营与技术联合的研发体系,整合科技资源,注重企业间的业务联系和产业链关系合作,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所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为客户提供产品相关的增值服务,可以大大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时借助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建立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共享通道,发挥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范围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8]。对于技术的引进,我国应学习日本的方法,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协同研发,从而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创新体系。基于现有水平,引入必要的技术,将其应用到辽宁资源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更加重视利用新技术来优化传统装备制造业[9]。
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成本、技术、功能与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几乎达到极限,单纯地依靠制造过程已经不能再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10]。因此,需要企业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客户、市场、行业的变化,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树立顾客意识,按照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改进产品,为产品赋予更多价值,才能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和更强的企业竞争优势,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11]。
辽宁装备制造业过于注重专业化、标准化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一味地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对员工的技能、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不够重视,忽视了对懂生产制造、精通商务知识并熟悉服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需要打破工种与岗位界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合作和沟通来提高各部门人员间的认同感、合作、参与以及影响的能力,并提高处于生产一线员工的福利待遇,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搭建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进行多领域、多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全球经济运营、法律规则的中高层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日本的“多能工”培养制度也为辽宁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企业制度入手,形成员工之间的协同整合机制,提高整体作业水平,同时加强员工后备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的整合程度,从而提高辽宁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刚,黄亮,王钢.日本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对浙江的启示 [J].浙江经济,2011(14):40-41.
[2]程永明,田庆立.金融危机对日本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9.
[3][日]原杨一郎.国际竞争和高度化的创新 [J].长冈短期大学研究纪要,1998(4):32-36.
[4]张舒英.后来居上的日本制造业面临新问题 [J].求是,2010(10):58-60.
[5][日]土屋勉男.日本制造优良企业的实力 [M].东京: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2006.
[6]于娜,盛春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科技创业月刊,2008(8):36-39.
[7]张青山,逯晓宇,徐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挑战、路径与对策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3):237-244.
[8]李媛,崔博,丁薇.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35-39.
[9]曾光,王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总体模式探析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1):15-16.
[10]向一波,郑春芳.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J].经济纵横,2013(4):74-76.
[11]周晴.日本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J].北方经贸,2010(3):109-111.
(责任编辑:吉海涛)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reference from experience in Japan
SONG Qian, DU Yi-fan, WANG J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apan imported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abroad, and combined them with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experiences. Therefore, a new management patter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which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lead, and the high-tech industries are the main body. Those form a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arting from the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Japa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dvantages are analyzed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Japa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process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management pattern; new industrialization; experience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C 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5)01-0053-04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5.01.09
作者简介:宋谦(1978-),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企业战略、零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2013lsljdwt-19)。
收稿日期: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