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高校学报是高校展示科研和教学成果的窗口,是教师培养的基地和摇篮。许多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这个舞台。许多高校教师在从事一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组织成文字,成为自身成长的印记和证明。
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素质直接决定刊物的质量和水平。这其中,青年编辑尤为重要,青年编辑决定学报的未来和发展方向。青年编辑逐步成长,将是学报未来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对高校学报的地位和命运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青年预示着未来和希望。对学报界同样如此。青年编辑是高校学报的主力军,是学报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通常,青年编辑从一个业务新手,逐渐发展成业务强手及骨干,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适应期。现在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学历高。与20 世纪相比,那时的高校学报编辑大都是本科毕业,然后分配至学报编辑部,一直从事着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有的编辑后来也提升学历,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步入21 世纪后,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学报编辑人员同样如此。近十年来高校学报新进的青年编辑通常都是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这些人学有所长,但在入职前,几乎没有经历过一些编辑方面的职业培训,因此,要适应编辑岗位工作需要,通常有一个1-3年的入职适应阶段。青年编辑因为有着专业的知识背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及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积极向上,因此,在老编辑的引领下,对编辑工作流程、编辑技能、编辑岗位要求通常能较快适应。
2.稳定期。经过4-6年的适应期后,青年编辑过渡到了一个逐渐稳定期。[1]因为通过几年工作中的实践、学习及自己的系统归纳总结,青年编辑的职业生涯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阶段。青年编辑此时对工作比较了解和熟悉,对如何处理编辑部同事关系,与高校别的处室的关系协调等问题,也有了体会和历练。此时,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与编辑工作的实际相结合,专业知识视野扩展,编辑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时期的青年编辑会对自身工作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考虑自身的远景发展规划。
3.上升期。青年编辑经历了5-8年不等的适应期及相对稳定期以后,此时青年编辑也开始逐渐成为部门的业务熟手,甚至部分被培养成了业务骨干,步入职业上升通道。此时期的他们,熟悉现状又不安于现状,有了梦想和追求,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突破口,试图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探寻,在自己专业背景的支撑下,能有一定的建树。人们常说编辑人员是“为他人作嫁衣”。青年编辑一方面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更抽出时间,“编学相长”,自己撰写出一些有质量和有一定影响力的编辑学论文,这样对于提升编辑思想、扩展编辑理念、深化编辑内涵,对于稳定和提高编辑队伍,都是很有帮助的。这个时期的青年编辑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荣誉感强,期待在编辑及专业领域有所成绩。
4.成熟期。这一时期,青年编辑已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了较丰富的高校学报工作素养和能力。不仅能审稿、校对,还能进行部分栏目的策划和组稿工作。对于审稿专家、部分疑难稿件的处理也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和理念,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此时,这些青年编辑有的已逐步成长,在向着准专家型、专家型编辑过渡。此时,青年编辑容易陷入“高原现象”,即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时,想超越,又有点力不从心。通常到了这个时期,青年编辑已建立了较强的职业认同感,熟悉且热爱本职工作。部分青年编辑此时也步入人生的中年时期。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学术期刊的作者是为教学及科研服务,编辑是为作者服务,故编辑也是间接为教学及科研服务,为国家的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故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多从作者的成果中体会编辑工作的成就感,从而感受编辑工作的乐趣。[2]但纵观现实,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存在如下的现实困境。
1.青年编辑工作超负荷。高校学报编辑部人员不多,通常一家刊物平均人员2-4 人。而办一个刊物,需要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校对编辑、营销编辑、策划编辑等各方面的编辑人员。[3]高校学报编辑人员普遍身兼多重角色,尤其青年编辑更是必需也必然成为多面手了。于是,组织稿件,选择稿件,初审稿件,送专家审稿,待专家回复后需要作者修改的又返回作者,跑印刷厂排版印刷等许多事情大都是青年编辑在一线忙碌着。有的青年编辑在上班时间里部分工作没有完成,就把稿件带回家编辑加工,这样“白卷青灯”的清苦生活也成为青年编辑的一种常态。也正是在这种修为中,青年编辑自身也在成长。通过审读作者稿件,自己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学术视野都得到了深化甚至是升华。
2.理想与现实的困惑。“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物质条件没有足够的保障。[4]现在的青年编辑大都是80后。这批人与60 后、70 后的成长环境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他们赶上了很多教育及社会的变革。比如,高校扩招,高校收取学费,取消了原来包分配的就业形势。到了工作单位,也没有了单位福利分房。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读大学相对原来而言是容易了一点,但学费、就业、住房似乎成了新的“三座大山”让青年编辑确实体味生活的沉重。知识改变人生,不仅是心理方面的改变,也应该是社会层次、物质生活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需要积累,这个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高校,学报编辑部通常是属于教辅部门,编辑人员拿的岗位津贴通常比一线的教师要略低些。但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付出的时间或精力有时比教师更多。这也会让青年编辑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困惑。
3.编辑素质提高途径有限,进修机会不多。青年编辑原来所学的专业涉及各种学科门类,大都“半路出家”,缺乏编辑出版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因此,编辑出版专业培训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对青年编辑的成长尤为重要。但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学报编辑部大都是非法人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制度。编辑的脱产进修几无可能。青年编辑大都是通过老编辑的言传身教及自身的悟性,在工作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再钻研相关书籍,编中学,学中编。
4.“人情稿、关系稿”难拒,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困境。学报通常印刷数量最多不过几千册,阅读的群体通常是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看学报的人不多,但愿意在学报发表文章的人数却众多。这是因为目前的科研评价体制造成的。高校的教师科研评定标准之一是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这样以数量来评定的现实造成了教师难于安心教学,会急着出成果,撰写论文的目的或许不是为了总结推广教学科研成果,或许只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者完成单位科研量。这样的“应景式”的论文通常质量不高,作者为了发表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青年编辑入职时间不长,遇到这种“关系稿”“人情稿”通常难于处理。如果采用,这种质量不高的稿件刊发出来,会影响刊物的质量及声誉,甚至降低影响因子。拒绝,又都是同事或者熟人的文章,难以抹开情面。这些现实情况有时会陷青年编辑于两难境地。
编辑工作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优化精神产品。从众多的、分散的精神生产成果中择优,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加以物质化和社会化。[5]这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人员需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及交际能力,关注学术热点,要求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不断提升职业素养。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能力提升的途径如下:
1.为青年编辑联系“传帮带”老师,尽快帮助青年编辑成长。青年编辑进入编辑部工作是一种偶然。他们多是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在高校学习期间从事过某一学科知识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在进入编辑部之前,没有接受过编辑相关的岗位学习与培训。于是,如何适应编辑工作,尽快由某一学科的硕士或博士生进入高校学报编辑角色,成为一个称职的高校学报编辑,这需要一个学习、累积和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不可或缺。因为编辑工作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摸索。青年编辑学习编辑出版专业法规和法律相关知识,在宏观方向如思想觉悟、政治敏锐性方面,首先不能出任何偏差,在微观层面,比如文字的推敲、字句的准确表述、逻辑的合理运用等,则是需要青年编辑长时间的业务钻研与细心揣摩的。老编辑在学报编辑部工作时间长,遇到的问题自然也多,青年编辑在遇到没有把握或有疑难的问题时,如果虚心提出问题,与老编辑进行业务探讨,老编辑细心帮着答疑解惑,甚至高校学报编辑部可以每周或每月安排一个时间段让老编辑对新编辑进行业务培训,讲解的过程不是一言堂,而是允许提出质疑、现场解答,在这种氛围的高校学报编辑部中,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明显,则青年编辑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对学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规范编辑部内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定人定岗,定质定量,能够科学考核评估。编辑工作与科研工作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它是一项非常严谨、精确、规范,同时又复杂、有点枯燥和单调的工作。高校学报编辑部通常人员不多,但工作流程有那么多,事项繁琐。在这种现实状况中,要求编辑部内部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把工作的每一个流程细化到个人,每一个人都有其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各谋其事。从组稿、收稿、学术不端检测、送专家审稿,再到返回作者修改,再送专家审稿,编排,三审三校,签字印刷,发行,每一个流程都有专人负责,工作不会遗漏。工作中的交叉协调好。青年编辑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也是一个学习成长和提高的过程。当然,对于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相关问题及故障处理等没有明确分工的工作,青年编辑通常更精通计算机硬件及网络故障的排除与修理,这部分工作青年编辑可以多承担一些。编辑部只有明确分工,定人定岗,才不会很多工作都压在青年编辑身上,给青年编辑造成心理困扰和精神负担,有助于青年编辑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
3.学校多提供进修、业务培训、学术会议等机会,使青年编辑多接触编辑同行,积累人脉,扩大视野。编辑曾被人称为“闺门中人”,即这一职业特征之一是比较封闭,较少与外界联络。而编辑部人员较少,这样的现实状况容易造成编辑人员相对孤立和因接触人员少而不易提升业务能力的现实困境。为避免这一不利局面的出现,高校学报编辑部应该多提供机会,让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多走出去,参加国内甚至国际学术会议,或参加相关编辑业务培训、进修,通过这样的机会接触同行,交流,学习,增加业务知识,提高编辑能力。有时候知识的增长,不是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通过接触交谈,辩论,思想碰撞出火花,从而打破原来的思路格局,有了新的办刊思考或途径方法。青年编辑也因为通过进修、业务培训及学术会议,认识一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可以邀请对方为自己刊物撰稿或为本刊审稿。这样,还可以起到学报宣传及推介的作用,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4.完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控制用稿文章质量,以确保学报质量。质量是学报的生命线。而学报的质量又取决于学报刊发的每一篇文章。如果刊物文章质量良莠不齐,会影响刊物的水准。若刊物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良心之作,精心之作,不仅编者舒心,更让读者养心,这样对于作者、编者、读者都是良性循环。目前,在国家科研考评机制强调论文数量的现实状况下,有的作者为了评聘职称的需要,没有静下心来搞科研,作思考,有时会弄出一些粗制滥造的文章,然后找途径以求发表。期刊的匿名审稿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起到第二道防火墙的作用(文章的学术不端检测是第一道防火墙)。文章经编辑初审通过后,隐去作者姓名及单位,送交两位相关专家审稿,待审稿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作者返回修改后,再一次给专家送审,最终决定文章能否采用。有了如此严谨规范的双向匿名审稿,能大大保证学报文章的质量。若专家审稿没有通过,编辑跟作者回复不能用稿,编辑就不会感到为难,同时,也避免了编辑的难堪。否则,有的作者就是学校的同事,无论从人情也好,交情也罢,青年编辑都很难从感情上拒绝。
青年编辑是高校学报的新生力量,也是学报的未来和希望。“得青年者得天下”。目前他们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角色迷茫、缺乏职业远景规划等现实困境。高校学报可试从对青年编辑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职业自豪感,让青年编辑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培养职业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青年编辑人才培养,[6]以提高和完善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素养和能力。
[1]潘琼.试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成长[J].浙江外国语学报学报,2011(6).
[2]马兰兰.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自我培养[J].天津科技,2015(1).
[3]钟晓红.数字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角色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李琼.浅谈21 世纪高校学报青年编辑面临的问题[J].科学之友,2010(10).
[5]刘会强,刘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素质提升途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6]钟晓红.论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