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首创生命教育理念,随即引起人们关注,生命教育实践开始在全球迅猛发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各类学术团体,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相比国外,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比较滞后,但学界已开始重视此问题,意识到我国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生命教育之缺失密切相关,其重要意义得到普遍认同,呼唤未来教育改革更多地重视生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往该课注重显性、正面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从生命角度深化工作,必须革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加强生命教育,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发挥其应有优势。
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过程、意义、归宿、本质等问题的认识与概述。生命教育源于西方国家,是在20 世纪死亡学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指为生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1]。狭义上的生命教育内涵包括单一个体生命本身以及一切自然生命。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在产生之初,仅从对待死亡的认知和态度上来进行教育。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生命教育也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质的一门学科,内涵得到丰富,不单涵盖生命自然属性、如何认识死亡、对待死亡,还涵盖了如何认知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去践行生命价值等内容。广义上的生命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包括对自然生命的关切、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2]。政治理论课中的生命教育价值属于后者,笔者界定为:生命教育是有规划、有目的地对生命个体进行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探寻生命意义,追求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使受教育者掌握天人物我的相互关联,收获心灵和谐,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所以生命教育是关心生命多层次,体现出对人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本教育,与人性要求相一致,是在全面分析人的生命本质后提出来的。生命教育不应仅是教育青少年关爱生命,还要启迪青少年注重生命质量,彰显生命价值;不应仅是教育青少年关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告诉青少年要尊崇、敬畏他人生命;不应仅是教育人类生命的宝贵,还要帮助青少年懂得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生;不应仅是珍视今天的生命,还要关切明日生命的发展。
当前伴随着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群体显现出程度不同的生命意识淡薄和缺失现象。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面对党对青年的新期许,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真履行职能,推进自身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中强化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具有其必然性。
生命是教育的基本要义,是教育的前提,也是目的。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塑造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这种塑造人的课堂实践是以每位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作基础的。如果离开个体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就丢掉了教育的载体和本质,也就失去了教育存在的价值,所以关注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是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起点和前提。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为人类传达生命气息。一所大学实证知识和技艺的传授必不可少,但它却不是大学目的。相反,政治、哲学等课程让我们培育受教育者践行技能知识必要的品德、智慧,塑造其性格,培养他们能感悟真善美、生命有限性、人的尊严的优秀品格,在此基础上有所建树,这是大学目的,是大学目的为知识和技能指引目标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承载生命教育的内容,造就具有人文素质、能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中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重要的政治理念,强调把握自我生命与他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目标同样也是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命教育的本真与这一目标相吻合。生命教育的真谛正是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生命教育按照生命成长规律,引导受教育者体悟生命,正确认识天人物我的关系,在优化自我生命的进程中关爱生命、关心集体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美好生活,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目标契合,把生命教育融入政治课中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把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屈的信念熔铸在学生的精神之中,可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在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生命教育,使学生成为精神的主人,成为心灵上的自由人和合格公民。离开生命教育,政治课只是抽象的说教。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既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起点,同样也是终点。
十八大报告号召全党关注青年,倾听青年心声,让他们的青春焕发光彩。针对大学生群体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缺乏,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正式公布了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并指出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教育不可忽视。国家在教改文件中首次载入生命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改的战略决策之一。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步伐加快,生命教育不断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培养人的一项事业,不单是传授知识,点亮智慧、滋养生命同样也是政治课育人的理念。政治课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生命教育不仅蕴含政治理论知识内容,也包含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的内容,所以把生命教育作为教改突破口,对整个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仅有少数省市启动生命教育。目前,高校现有的政治课程教材中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够强,对生命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还比较欠缺。受到传统观念束缚,一些教师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观念淡薄,理解上也存在误区,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师不知何为生命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发展依然滞后,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不能适应党对青少年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和新形势。加快政治理论课中的生命教育改革,关注生命教育是加强学校政治课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也是政治课教改中急需的一场新变革。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的重要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正确生命观的合格人才,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与前途命运。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下物质的刺激、纷繁的社会环境、各类文化的良莠不齐、精神的迷惘,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疲软。不少大学生面临一种生命困窘,出现无聊、苦闷、彷徨等心理,甚至出现自残追星、网络成瘾等现象,还有甚者陷入自杀、侵害他人、仇视社会等困顿之中。女大学生失联失踪事件频发,暴露出当今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弱和自救自护技能的缺乏;大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公诸报端,马加爵、药家鑫杀人事件、林森浩投毒案震惊国人,其中在央视记者采访林森浩中,他自我剖析说不计后果地伤害别人身体不是他的一个底线。诸如此类现象暴露出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但也非常难做。政治理论课是当代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搞好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政治理论课作为最大的人文科学教育平台,如果忽视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巨大心理需要,思政工作就成为无法与时俱进的空谈说教。我们教育学生爱国,就得先让学生爱上自己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胜任地爱自己的国家[3]。反思现代教育实质和当前的教育工作,亟待在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生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会认识生命意义,珍惜、欣赏生命,学会与周围事物的和谐共生,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困境,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从当前思想政治课实践情况来看,强化、重视生命教育,已是尤为紧迫,生命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应有之义。
生命教育是我国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大学生成长作用的发挥不可小觑。当务之急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效强化生命教育,探寻进一步提升课堂人文精神内涵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首要保证。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手段、内容以及教育的最终成效。政治理论课如果丢掉了生命的温度,就会变得冰冷和脆弱。学校是唤醒学生生命激情的崇高殿堂,而教师就是燃烧学生生命意识的火把。政治理论课不单是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意志、情感等生命内容的培养。目前政治理论课出现的困境之一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够,重视认知发展,轻忽生命灵性,重视教学模式,轻忽情感体验,把课堂从生命活动中隔离是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关键点在于如何与生命教育理念进行融合,把该理念深深融入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中,让教育双方都可以体会到熏陶灵魂、滋润生命的教育魅力。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宣传、普及生命教育意识、强化人性教育、提升课堂人文精神内涵是时代的呼唤。像我国台湾开展生命教育已相对成熟,在初期非常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还在探索阶段,从整体来看,目前各省在培训开展上还欠缺,亟待加强,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及行政部门要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策划人和发动者,把生命教育归入教育目标中,并出台相应教育政策予以推动,强化监督、考核。政治课教师作为教育者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更新教育价值观,强化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历程,真正重视起生命教育。教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增强使命感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一定的政治观念和社会规范对学生进行理想、公德、秩序、法制、爱国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教育,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课程的特征是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在该课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前提下,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学科内容和现实问题,有意识地把生命教育穿插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对个体与国家、集体,自我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正确理解的层面上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把握人生。生命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最终的落脚点,在课堂中强化生命教育,必须把握好两者间的关系,张弛有度,要在原来教学目标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融入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熏陶。在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把握上,难点在于在不破坏章节既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整体框架的前提下,紧扣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渗透点,渗透点的安排要适时的,要既不失思政教育的整体功能,又不失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能为了凸显生命教育而丢掉政治课其它主题和目标。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讲清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生命教育[4],用真理滋养学生心灵,给他们指引前进方向,同时用生命教育的素材来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认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坚定信仰。这一互动最终落脚于教师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完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和思维接受生命教育的洗礼,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宏大性、真理性和个体生命根本性的有机统一,实现教育向人回归。
思想政治课堂要遵循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形成规律,通过教育把外部信息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观念,培育其良好的思想动机,经过反馈自觉控制并支配自身行为。如何内化,这是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5]。学生内化程度、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模式密切相关。长时间以来灌输知识是很多高校政治课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刻板,学生被动获取知识,难以内化为自身思想。生命教育是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回归,而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了解国外生命教育现状并予以借鉴是必要的。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学者提出生命教育之后,此理念在美国受到广泛关注,逐渐普及。美国生命教育包括珍惜个人生命,与他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反思、对生死尊严的探讨等。美国课堂与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迥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堂民主气氛,主要采取师生互动、阅读讨论等形式授课,教学形式不拘一格,例如印第安纳通过电子传媒、网络推动生命教育。另外,还重视课外活动,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学生餐厅、图书馆等处轮替劳动,锻炼生存技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并组织座谈会、讨论会、戏剧节、家长观摩、环保宣传、捐募义卖等活动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生命。英国生命教育体系已较为完善,生命教育内容包括学生生活及其人生的全部阶段。课程偏重实践性,重视搭配讨论互动、角色扮演等活动,经常将真实事件引入课堂讨论,重视学生探究、沟通和自我参与的过程。美国天普大学傅伟勋教授曾指出发达国家真正区别于发展中国家的是,例如在中国很多人还不了解真正的生命意义、生活品质[6]。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生命教育的弱势。取其精华,在政治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可以借鉴他国有益经验,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去学会尊重、热爱生命,学会正确处理自身与周围事物间的关系,进而成长为合格公民。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并辅以课外实践活动,升华活动体验,以渗透为方式作为设计形式。课堂理论、课外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互贯通,优劣互补,形成协同力,让生命教育充满活力,真正实现内化。
青年强国家则强[7],大学生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不断发生的大学生热点事件充分说明加强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当前在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响应党的号召,在该课中强化生命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必然性。生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同样是落脚点,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把两者统一起来,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生命教育来引导学生探求生命本质,追寻生命意义,解读生命价值。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师资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更新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引领生命教育,并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借鉴好的国外教学模式,注重实践与引导,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化作高校生命教育的绿洲,实现生命教育从理论到行为的实质跨越!
[1]刘志英.试论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巢湖学院学报,2013(1).
[2]高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考[J].科教文汇,2013(8).
[3]百度文库.大学的使命——公民科学与自由教育[EB/OL].www.baidu.com.
[4]任晓伟.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5]刘伟伟,王磊峰.试论大学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实施[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6]伍晓霞.浅析美国生命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N].China Newspaper Industry,2011(6).
[7]习近平.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N].中国新闻,20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