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静
(大连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辽宁 大连116021)
在语文高考中,作文占60分的考分,因此历来是语文学科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不但要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情况,更要指导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去正确地立意、构思行文。
在作文复习中,我们反对投机取巧的“扣题”,但是必须分析近年来的考情,以便掌握高考作文的内容走向、深度与难度的要求,指导学生复习才会避免盲目性。不论是2013年的考题“珍珠与沙子”,还是2014年的“灯光与星光”都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辽宁的作文材料与寓言式虚拟生活渐行渐远,而向真实生活靠拢。循着这样清晰的思路复习备考,一是善于从自己的人生经验里感受命题的思想,二是敢于从朴实的社会法则中提取命题的旨意。
以2014年的作文材料为例,霓虹闪耀是一种美,星汉灿烂也是一种美。前者是现代美、科技美、智慧美、创造美、都市美,是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后者是自然美、古朴美、原始美、田园美、山野美。当然也各有不足,前者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等副产品,后者则享受不到现代科技文明带给现代人的方便、快捷、繁荣、富足。
具体来说,考生既可着意赞美现代文明的进步和辉煌,这个角度和九零后的人生经验相吻合;也可侧重表达怀古之幽情,这个角度适合对古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文科学生;既可以从“发展与保护”等比较现实的角度展开,也可以从“星火与灯火”等比较诗意的角度入手,不论是写出真情实感还是能捕捉到美是人类千年不变的永恒追求都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应试作文。当然,可以各有侧重,但都不该忘记辩证说理,不能把话说得过于极端和绝对,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角度的正确而将对方的角度一棍子打死。
再看一下全国的作文材料,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全国大纲卷的“农民在得到帮助后努力回报”的材料,新课标1 的“山头过独木桥”,还是新课标2 的“禁止给野生动物喂食”的材料,都有一个共性:关注现实,角度多元,传播正能量,注重辩证看问题。这三则材料都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中的小事件,作文题不再面目矫情,充分接地气,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深度可挖。这与辽宁的作文材料内容大同小异,命题万变不离其宗,是有新意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且题目有所发散而具选择性。
具体一些说,高考作文命题,值得特别重视的,是青年如何正确地看待社会人生中的大事小情,既就事论事,又要有所探究、有所前瞻,高看一等,而思考的方向不要离开社会的主流意识,整体表达要积极、进取、健康、美好。
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立意。立意的深浅直接反映出考生的思想深度。从新材料作文出现至今,关于立意的要求发生了三次变化。从“选择一‘个’角度”到“要求选‘准’角度”到2014年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出题者越来越注重立意的中心角度,即最佳角度。
角度应该怎样界定呢?按照通常的所见,简单说有四个:中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其他)角度、沾边角度。也就是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就是好的角度。怎样才能选好角度是考生最关心的,只要符合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要求即可,顾名思义,“内容”就是材料的表层信息;“含意”就是深层信息。明确了以上的重要元素后,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具体立意的方法操作如下:一是要训练学生阅读材料的习惯——咬文嚼字;二是训练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探究因果;三是训练学生挖掘深层含意的能力——性质取向;四是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好习惯——辨识客观。其中一二是三四的基础,三四是针对近年来材料作文对立意新要求的具体做法。性质正确,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确保话题的准确性,不要一叶障目,抓只言片语。在性质正确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
例如有这么一则材料:山石对卵石说:“我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根据这一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立意:
第一步,咬文嚼字得出山石话中的“真正”是它后文叙述的原因;而卵石的“还是”是它回话中的着眼点。第二步,探究因果:山石看不起卵石的原因是它只看到了卵石的外形而忽视了其价值和作用。第三步,是最重要的,挖掘材料深层含义(性质取向)得出:两者的共同话题是在讨论各自的特点和价值。第四步,由辩证分析得出:不论是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还是体肤平滑、肌理莹润,只要能物尽其用就是有价值的,也就都是“石头”。
通过理顺,得出这样的立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什么人都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优势,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都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以这样的哲理感悟为基点立意行文,便是切合材料主旨的。由此,可作出具体的立意:(1)保持本色之美;(2)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和个性,生命就有价值。但如从“山石”得出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或从“卵石”的角度,得出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角度去立意,就背离了“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和选“准”角度的新材料作文要求,又回到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中的一“个”角度和选“准”角度的老要求上了。
对于高三的应考生,先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议论文是首要的任务,其重要意义远远大于一篇辞藻华丽却说理不透彻的所谓美文,这也是高三一轮作文复习的主要任务。结构严谨,条理清淅,尤其重要。学生有明确的结构意识,按照每段的任务去完成,就不会出现一讲道理就迷糊,这句说完不知道下句该说些什么,逻辑混乱等状况。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分四种:总分式、对比式、并列式、递进式。其中并列式是初写者最容易掌握的,递进式是说理最透的。针对现在高考作文对辨证思维的重视,推荐学生使用递式式,即使采用了并列式,最好也是各分论点间呈现递进关系。
写议论文时,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其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是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也可以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步集中。安排议论文层进式论证结构的主要方法有:
三步法。即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譬如以“提倡奉献精神”为题,可这样布局:在提出“我们要有奉献精神”的中心论点后,先解释“什么是奉献”;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提倡奉献的意义:奉献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谈怎么奉献:不计报酬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服务等。“什么是奉献”“为什么提倡奉献”“怎样奉献”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层层相因,步步深入的。不过,在分析说理时,并非平均使用笔墨,而应根据文章行文的需要有所侧重,灵活运用。
四步法。即按照“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思路行文。譬如围绕“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这一中心论点分析说理时,先摆出发展经济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诸多现象:盲目地乱砍乱伐、盲目开发矿产资源等;接着分析其原因:一心为了获得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了完成经济指标,没有科学的规划,没有法规保障等;然后分析其危害:资源浪费、枯竭,环境恶化;在此基础上论述其根源:缺失科学发展观,缺失长远发展观;最后重申观点,发出号召。这种布局结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层进式结构。
分解法。即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它们之间的关系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分层论述时可用“不仅……而且……”“……况且”“进一步说……”“还应着重指出……”等词语过渡,以此来反映层次间的递进关系。譬如以“挫折也是一种财富”为题,可以这样布局:先转引一则格言,指出其含义,提出与题目一致的观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联系实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一是重大的成功往往是经过一波三折方才获得;二是挫折能磨练人,使人逐渐走向成熟;三是挫折能给人教训,能让人从中找到正确的道路;最后归纳全文,提出希望。分析说理时,要注意几个分论点间并非并列关系,而应体现思维的推进意识
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劝学》《师说》《六国论》来进行。议论文的最终任务是阐明一个道理并明确如何做,因此要训练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行文方式,一贯到底,不旁骛,不易辙。
当然,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只是立意和结构就能完成的,它还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论证方法多样,形象丰富;用词贴切,句式灵活,文句有一定的表现力;有个性色彩等,这其中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在一轮期间着手进行的教学内容。首先进行量的积累,每周一则热点新闻,一则正面材料,一则反面事例,教师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整理,结集成册。其次指导学生写作时要以正面为主,以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三观”做为选材的标准,坚持“三不”:雷区不用,不详不用,太俗不用;最后,开设专题培训学生一材多用的能力,努力做到材料可以为论点贴身服务。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谈古论今,纵横天下,构成强大的说理阵容。笔者认为,可拟出一些吸引阅卷者眼球的好标题,加强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训练,再针对平时作文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个别训练,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