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重考察了各个时期朝鲜人的汉字汉语学习问题。古代朝鲜人最先接触的是汉字和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后来在对华外交和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感受到口语的重要性,遂又开始了汉语口语的学习。直到李朝前期,朝鲜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文言并重、兼有官学(成均馆、学堂、乡校),私学(书堂、书院),汉语口语(司译院、译学院),质正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汉字汉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朝鲜半岛;汉字学习;汉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73-03
一、序言
中国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汉字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也是空前绝后的。在身处“汉字文化圈”的东亚诸国中,朝鲜半岛受汉文化的影响可谓最为深远。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有所论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重考察各个时期朝鲜半岛的古人们是如何学习汉字汉语的问题。
二、统一新罗时期
公元675年,新罗在中国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于神文王二年(682年)效仿唐朝设立了国学,后又于景德王六年(747年)在国学分设了博士、助教。新罗的国学将《论语》和《孝经》定为必修课,并按照主修课目的不同,将教学科目分为《礼记》和《周易》、《左传》和《毛诗》、《尚书》和《文选》三科。国学招收的学生都是16~30岁的贵族子弟,且学习年限为9年。
公元788年,新罗效仿唐朝设立了与汉字汉文教育制度相衔接的读书三品科,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会要》卷三五有载:“始定读书三品以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者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博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前只以弓箭选人,至是改之”。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打破了新罗原来只按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大大激发了人们学习汉字和汉文的热情,也为日后汉字和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深入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朝鲜半岛之后,新罗也进一步扩大了向唐朝派遣留学生的数量。仅以837年为例,新罗的在唐留学生就达到206名,是当时在唐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于这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新罗政府一般都会将他们分配到王廷的文翰机构或是地方加以重用。这些举措也促使更多的朝鲜人赴唐学习汉字和汉文。朝鲜人在学习汉字和汉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吏读”、“乡扎”和“口诀”三种不同的汉字标记法。广义上也可将这三者统称为“吏读”。它们都是将汉字借用为标记符号,只是方法略有不同。“吏读”和“乡扎”的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汉字作为一种记录符号,而句子的行文则完全遵循朝鲜语的语序和语法结构。“吏读”和“乡扎”借用汉字的方法一共有四种,即音读、训读、音假和训假。音读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和义;训读是借用汉字的义,但读音则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朝鲜语固有词读音;音假和训假则是分别采用汉字的读音和与之对应的朝鲜语固有词读音,这两种方法都只将汉字借作表音符号,并不取其义。“吏读”主要用于官府公文,“乡扎”则主要用来记录流传于民间的“乡歌”。“口诀”采取在汉文中加注朝鲜语语法成分的方法,它是一种以朝鲜语的方式阅读汉文的辅助手段。“口诀”分为“释读口诀”和“顺读口诀”,前者是将汉文按朝鲜语语序做调整后阅读,后者则是在汉文的短语之间插入词尾和助词等直接读解。“口诀”中加注的朝鲜语词尾和助词等成分被称为“吐”,有“字吐”和“点吐”之分,它们分别利用汉字和点等符号来标注。现存的释读口诀资料主要出现在高丽至朝鲜时代初期,而顺读口诀则一直使用到更晚的李朝末期。
公元9世纪末,新罗国力衰弱,从中分立出后百济和泰封,史称“后三国”。其中王族弓裔建立的泰封国虽然历时不长,但却设立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语言机构——“史台”。据《三国史记》卷四十和卷五十所载,“史台”是专门“掌习诸译语”的机构,而汉语则是它的核心科目。泰封的部将王建于公元918年取代弓裔,改国号为“高丽”。后来高丽先后击灭新罗(935年)和后百济(936年),再次统一了朝鲜半岛。
三、高丽王朝时期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汉字汉文教育更加趋于完善,统治者不仅重视儒家经典等的书面语教学,也开始注意到汉语口语的重要性。
公元930年,太祖王建在西京创办学校,开始教育六部生徒。成宗十一年(991年)设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后改组为成均馆),专门教授三品以上官员子弟,下属的太学教授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四门学教授七品以上官员子弟。高丽朝中期(993—1019年),京城和地方的教育设施由于战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私学开始逐渐盛行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海孔子”崔冲创办的私学。他将学生分九斋施教,主要教授《诗经》、《尚书》、《周易》、《三礼》、《三传》等九经和《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史。除此之外,还有郑倍僳等十一人创办的私学在当时也比较有名,这十二人的门下弟子被称为“十二公徒”。
为了振兴官学,仁宗(1123—1146年)效仿唐朝在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设置有博士助教,分经教授学生。仁宗五年(1127年)又“诏诸州立学,以广教道”,在朝鲜半岛全境建立起许多“乡校”,成绩优秀的乡校学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元宗二年(1261年),高丽又在首都开京的东西两部设立学堂,史称“东西学堂”。学堂招收的都是未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京城子弟,其作用大致与乡校相同。到了恭让王时期(1389—1392年),又增设南部、北部和中部三所学堂,统称为“五部学堂”。除了活跃在民间的官学和私学,高丽还效仿宋朝在宫廷内部设立了经筳制度,专为高丽王和王公大臣说讲儒家经典,提高他们的汉文及汉学素养。长期以来,朝鲜人多是通过吏读等方法来学习汉字和汉文。很多人虽然识得汉语书面语,却无法与汉人进行正常交流。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高丽一方面继续积极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另一方面着手设立专门的汉语教学机构。
忠烈王二年(1276年),高丽设置了专门讲授汉语的国家机构“通文馆”。后又因“时舌人多起微贱,传语之间多不以实,怀奸济私”,又设立了司译院“以掌译语”(《高丽史》卷七十六)。除了通文馆和司译院,高丽忠烈王还特设了“汉语都监”,恭让王三年(1391年)又将其改为“汉文都监”,并安排教授馆专门教授汉语。
四、朝鲜王朝时期
公元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取代高丽建立起全新的朝鲜政权。朝鲜王朝建立初始就奉行“尊儒排佛”和“事大交邻”的政策,所以朝鲜的历代国王都非常重视汉字汉语教育。除了传统的儒学,还非常注重汉语白话的教学。太祖李成桂甚至还将学校兴废作为考察地方官员绩效的参考之一。
李朝的教育体系与高丽朝相似。国家的最高学府是成均馆(高丽朝称国子监),接下来是京城的四部学堂和各地的乡校。除了官家办的学校,民间开设的书堂、书院也有不少,并且所有的学校都是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李朝“事大交邻”政策的很大一部分针对的都是中国。但是绝大多数的朝鲜读书人却是只会汉文而不懂汉音,更别说用汉语白话与中国人进行交流了。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直接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朝鲜向明朝派遣留学生的请求几乎都遭到了明朝皇帝的拒绝。
为了弥补这一人才缺口,至诚“事大”,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3年设立“司译院”以“肄习华言”(《太祖实录》二年)。以后随着译学的发展,“司译院”也逐渐发展成为“掌译诸方言语”(《经国大典》卷一)的重要机构,且汉学始终处于译学的核心地位。除了位于京城的司译院,地方上还设有译学院,并配有译学训导,以培养专习外语的“乡通事”(指地方翻译)。1403年,李朝又设立“应奉司”(后改为“承文院”),专门负责汉文的外交文书。后来随着应奉司职责的专业化,又担负起培养吏科人才的重任。应奉司和司译院,一个侧重于汉语书面语,另一个则侧重于汉语口语,这种文言并重的教育机制使得李朝时期出现了李边、申叔舟、崔世珍等不少优秀汉学专家和汉语人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李朝还专门设有质正官制度。每次使臣出使中国,朝鲜都会派遣质问官一同前往,“质问华俗于中朝”(《李朝实录·宣祖修正实录》)。能够担任质正官的也多是李朝资深的汉学专家。
公元1446年,李朝世宗正式颁布《训民正音》(也叫“谚文”,意为“通俗文字”)。这无疑是朝鲜半岛语言文字史上的一件大事。《训民正音》的颁布不仅结束了朝鲜人长期以来文言不一的生活现状,也让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终于有了接触和使用文字的权利。世宗也在《训民正音》开头很明确地表明创制的目的是“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
《训民正音》的创制虽然意义非凡,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它的反应却极其冷淡。有不少人认为放弃使用汉字就等于失去中华文明,会让素有“小中华”之称的朝鲜沦为夷狄之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集贤殿副提学崔万理。他在给世宗的上书中写道:“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汉字在《训民正音》创制之后仍然被视为朝鲜半岛的正统文字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不少朝鲜的文人大夫依旧以吟诵汉文诗词和使用汉字为荣。
五、结论
通过上述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朝鲜人最先下功夫学习的是中国的汉字和汉语书面语,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汉字汉文学习。后来随着朝鲜半岛对华外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仅靠书面语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时候,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更为紧缺的汉语口语人才培养上。
直到李朝前期,朝鲜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文言并重、兼有官学(成均馆、学堂、乡校),私学(书堂、书院),汉语口语(司译院、译学院),质正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汉字汉语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不少精通汉学和汉语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明.古代汉语汉字对外传播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董明.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3]冯天瑜.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3,(2).
[4]“口诀”词条[EB/OL].基维百科.
[5]“谚文”词条[EB/OL].基维百科.
[6]蒋文轩.唐朝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J].黑龙江史志,2009,(1).
[7]金基石.韩国汉语教育史论纲[J].东疆学刊,2004,(1).
[8]金基石.韩国李朝时期的汉语教育及其特点[J].汉语学习,2005,(10).
[9]孔祥林.朝鲜的孔子庙——儒家思想深远影响的象征[J].孔子研究,1992,(4).
[10]李得春.朝鲜历代汉语研究评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7).
[11]李虎.论汉字在东亚文化圈形成中的作用及影响[J].东疆学刊,2002,(12).
[12]李昕.朝鲜文字560年[J].世界知识,2004,(23).
[13]刘灵芝.儒家思想文化传入朝鲜及影响[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6).
[14]朴钟锦.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及其对韩语言文字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15]岳辉.朝鲜时代汉学师生的构成及特征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5,(6).
[16]张敏.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J].孔子研究,1991,(10).
[17]张晓曼.试论中韩语言的接触[J].语言研究,2002,(12).
[18]赵衍锋.韩国汉语教育及教科书选用问题之历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
[19]周有光.朝鲜文化的历史演变——汉字文化圈的文化演变之二[J].文化长廊,1999,(8).
作者简介:季莉君(1989-),女(汉族),中央民族大学韩国语系硕士研究生,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