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燕
摘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IVT)速射频消融(RFCA)术后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IVT患者RFCA过程、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已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结论正确、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手术后患者病情恢复的关键影响因素。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射频消融;护理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通过介入方法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手法,因创伤小,痛苦少,且能达到根治目的,故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26岁,因阵发心悸11年入院,于2013年5月31日收入我院。入院时查体:Bp 110/70mm Hg,双肺无啰音,心率80次/min,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宽QRS波心动过速,QRS波电轴:257°,V1呈R型,V6呈rS型,Ⅱ、Ⅲ、avF呈rS型,符合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特征。给予维拉帕米5mg稀释后静脉推注,2min后恢复窦性心律。查血压90/60mmHg,心率90次/min。心脏超声:LA30mm,LVEDd 44mm,LVS 9mm,EF=65%,印象:左室下壁于二尖瓣水平收缩活动欠佳。
1.2方法 患者平卧在台上,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右侧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成功,分别放置右房、右室电极和冠状窦电极,先行右心室程序电刺激,再行右心室程序电刺激,诱发出心律失常,心室率快于心房率,结合体表心电图,诊断为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该病患者多为中青年,担心疾病预后,影响生活质量。护士要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治疗效果,减少紧张感,增加治疗的信心。借助多媒体资料向患者介绍手步骤、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护理措施,术后注意事项。最后应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稳定患者情绪,鼓励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手术,经济主动配合治疗。
2.1.2皮肤护理 术前清洁皮肤,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事先向患者讲解备皮的必要性、部位、操作方法,以防患者紧张。备皮范围包括双侧腹股沟和两侧颈胸部。
2.1.3饮食护理 术前不禁食,但切忌吃的过饱,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吃六七分饱。
2.1.4药物准备 手术前3~5d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1.5遵医嘱查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
2.1.6于术前1d指导患者联系床上排便。手术当日于患者右手置入浅静脉留置针。佩戴腕带于患者右侧踝部,以便术中核查。
2.1.7携带好便器护送患者至DSA室。
2.2术后护理
2.2.1鞒管拔出后,压迫穿刺部位20min后,协助医生用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2h,床边备好无菌纱布两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及血肿。如伤口局部渗血、渗液较多,汇报医生后,遵医嘱延长沙袋压迫时间。术肢制动6h,12h方可下床活动,起床后活动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
2.2.2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观察患者术肢末梢皮温、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下床活动后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等情况,注意患者起床后,有无胸闷、气促等情况,特别警惕突然活动,栓子移动引起肺栓塞。在术前了解下肢血管病史的情况下,早期适度按摩下肢,以加速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于有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病史患者严禁按摩。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大汗、血压下降等心包填塞等症状。
2.2.3术后入伍不适主诉即可进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无糖尿病患者宜多食新鲜水果等。
2.2.4排尿护理 由于患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发现排尿困难者可诱导排尿,如让患者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法,效果差者可给予留置导尿,患者可下床即可拔出导尿管。
2.3出院指导 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定期门诊复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大便潜血等,一般1个月后复查,术后1w后恢复正常活动,每次运动后自测脉搏,运动后心率不超过(220-年龄)×80%,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打太极、做操等为宜。
3 讨论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中青年,其中源于左心室的称为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ILVT多起源于左心室后间隔,其发生机制为折返激动[1]。ILVT发作时一般不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热、运动、激动等均可为出发因素。ILVT一般预后良好,可通过射频消融根治。
因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方法,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健,邹建刚,刘平.体表心电图在特发性左室室速和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2):1591.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