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华
摘要:目的 临床实践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治疗措施及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0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不同孕期将病例分为A组28~34孕周与B组35~36孕周,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显示A组患者中新生儿感染、窒息、呼吸窘迫及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经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引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为引产史、流产史,而患者的孕周与妊娠结局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因此针对不同孕期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可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诱因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在28w以上且未达到37w的孕产妇胎膜在分娩前自然破裂的现象。由于新生儿未足月,身体各个器官未发育完全,再加之胎膜早破增加了宫腔感染的几率,因此导致围产儿较高的患病率、死亡率。本院妇产科自2010年开始重点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患病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的病例开展长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本文将随机选取10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10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3.1±0.9)岁,孕周期为28~37w,平均孕周期为33w。根据不同孕期将病例分为A组(28~34孕周)与B组35~36孕周,各52例,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对照研究条件。
1.2检查及诊断 患者入院治疗后按照孕期检查治疗、月经周期估算出孕周期,同时测量宫高、腹围或进行彩超检查进一步确定。询问患者是否具有阴道流液史,使用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必要时可采用羊水结晶的检测方式进行确诊
1.3方法 在住院治疗期间,要求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或臀高位,定期测量体温、胎心、脉搏、CRP、血常规及胎儿情况。若胎膜早破12h后就需要运用抗生素,避免感染。若胎儿已经达到或超过34w,这时胎儿身体各项技能已经成熟,常规情况下不建议采取保胎治疗;对于孕周期还未达到34w的患者,若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可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促进胎儿心肺早日成熟,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出现宫缩,可给予使用硫酸镁及利托君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子宫压痛、脉搏、体温、胎心、胎动、血常规、羊水情况及CRP变化。如果在保胎时出现胎儿窘迫或严重感染症状时,必须马上采取终止妊娠处理措施[1]。
1.4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将所有观察指标数据资料产生的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间的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相关指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分析 本文选择的10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经过系统性分析,主要病因有流产、引产术者45例(占病例总数的43.26%),除此之外,34例生殖道感染(32.69%)、12例胎膜受力不均(11.54%)、10例羊膜腔压力偏高(9.62%)、2例宫颈机能不全(1.92%)、1例性交或者外伤(0.96%)等因素。
2.2不同妊娠周期产妇的分娩方式 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以及阴道顺产率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2.3不同妊娠期产妇的妊娠结局情况 临床研究发现,不同孕周期状态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见表2。
3讨论
长期临床研究发现,未足月胎盘早破可导致孕妇出现早产,在分娩过程中极易出现胎盘早剥、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围产儿而言则可能出现感染、呼吸窘迫或者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本文临床研究中,笔者将对入选的104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探讨引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并分类分析不同孕周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
3.1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诱因 当患者处于妊娠后期时,若进行性行为则极易导致胎膜炎、创伤、下生殖感染等,从而使得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引发感染,且在羊膜腔压力增大、宫颈内松弛、胎膜受力不平衡、高龄产妇、多次怀孕及吸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孕妇出现未足月胎膜早破[2]。由于引起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而不同的病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研究病例中,流产引产术在众多诱因中所占比例为47.37%,位居榜首,这表明我们需要加强婚前健康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3.2不同孕周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 随着胎龄的不断增加,胎儿器官发育逐渐成熟,此时感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笔者A组患者治疗中根据孕周期及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坚持控制感染、帮助胎儿成熟为治疗原则,最大限度延长孕周期,使得早产儿生存能力更加坚强;然而B组患者需要采用各种方法降低母婴感染,适时终止妊娠。
3.3不同孕周围产儿结局分析 由于胎儿孕周期较短,极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种并发症发生,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从本文研究结论中得知,当孕期在28~34周期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然高于孕周期在35~36组的新生儿。因此,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宫缩抑制剂等药物延迟分娩,地塞米松帮助胎儿肺发育成熟尤为必要,不仅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而且也降低了死亡率。
总之,引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因素较多且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母婴并发症风险增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处理外,更需要采取有效对策预防胎膜早破的产生。与此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孕前保健及孕前健康教育,采取有效对策预防诱发因素的出现,最大限度避免母婴并发症发生,当出现未足月胎膜早破是需要给予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此来够逆转母婴结局,保障围产儿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黄太英,周宏羽,赵亮,等.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3):138-141.
[2]曹耀辉.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的表达变化及意见[J].山东医药,2010,50(50):40-50.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