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提问

2015-03-31 02:42孙德志
创新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课堂教师

孙德志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等。在当今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学生早已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教学活动主体,教师的研究核心不仅仅是教材,还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研究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学法”。因此,能作为沟通对话的课堂提问必须更加重视,理应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应围绕以下三个目的去设计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的提问就是不断地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追求平衡的欲望,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反差,促使他们不断地沿着“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方向前进,让学生通过主观努力,想方设法缩小自己的初始状态与理想目标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当然如果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再提问会让他们觉得没有挑战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罗斯福新政”这节课时,课堂导入引用了1931年美国流行的一则失业者寻找工作的“黑色”笑话,刚展示完材料学生马上就想到许多问题:为什么要把人从楼上推下去?工作为什么这么难找?会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推人事件?美国政府面对这一惨状有没有相应的举措……, 教师不必解释原因,学生自会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探寻答案。因此有了“想问”的冲动,就有了“想学”的内动力,他们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会问”

学习的过程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培养首先从“会问”问题开始,对自己不懂或似是而非的问题敢问,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时敢问,甚至敢挑战权威。要使学生敢问就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笔者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引用了哥伦布和莎士比亚对黄金不同态度的两段材料,旨在得出追求黄金(或财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但同学们对两人的金钱观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展开了“追求财富有错吗”的辩论,他们自发地分成两组,辩得有理有据,最后同学们请我点评,其实他们是想让我肯定其中一方的观点,以便战胜对手,我当然不能点破他们的好胜心理,但也不评价谁优谁劣,而是教给他们辩论的方法、程序、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并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评价任何事物都应结合其时代背景,“君子好才,取之有道。”同学们根据我的建议自觉地调整各自的思路,虽然辩论的主题有点背离了问题的初衷,对这种“意外”我会引导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只争论一个问题,不扩大范围,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但这种“节外生枝”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且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压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三、再创问题情境,实现认知飞跃,使学生“会学”

从“想问”到“会问”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知识“由薄到厚”的量的积累过程,怎样使学生轻松地融合这些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知识要领和内在联系,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实现知识“由厚到薄”的质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法”,这是“会学”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也是“会学”的目的所在。

例如,同在“罗斯福新政”一课,学完罗斯福“以工代赈”的措施后,笔者补充了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现状及中央的政策调整,请同学们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哪些措施可以借鉴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中?提出自己关于西部开发的设想。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更体现了教与学为现实服务的真正意义,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提倡艺术地运用,并对提问方法作艺术性的处理,那么怎样提问才能达到较为艺术的效果呢?

1.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尺度,设计学生能接受且稍带挑战的问题。课改后学生的第一个共性特征: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快,具备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求知欲也较强,掌握新知识及其规律非常迅速,但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而且他们也常满足于一知半解,遇到困难时会轻易放弃,并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题不仅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还要能挑战他们的思维优势,让他们觉得有点“想头”。

例如,在学习工业化的积极影响时,我把课文内容编成对迈克尔一天生活的描述,请同学们“慧眼辨真伪”,不仅形式新颖吸引学生参与,剥去“伪装”更促使他们去寻找真实的历史。而学习工业化的消极影响时,我引用迪迦日记中的一段描述,设计系列问题:迪迦为什么感到害怕?他的父母怎么忍心让8岁的孩子去井下工作?煤矿主为什么要雇用童工?这种现象说明哪种社会矛盾正在激化?通过迈克尔和迪迦之间的对比,不仅把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还对同学们的情感趋向有辐射作用。

2.把握好问题的连续性,养成学生追问的思维习惯。课改后学生的第三个共性特征:他们对图片、音频、视频等感性手段提供的信息接受快,把握准,但很多时候局限于接受直观的表面信息,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或规律把握较差。在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我们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偏爱,但不能让学生随着爱好走,教师应在学生感性接受的基础上加入理性的思考,通过设置连续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材料中接受更深层次的知识。这种连续设问,可以是某个难点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也可以是一节课内容整体设计问题。所有问题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大小问题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教学“链条”,让学生沿着问题去寻根求源,直至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养成追问的思维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研究性学习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我就从整体上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去探究想了解的历史真相。首先以三幅不同的景观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它们是什么宗教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特点?再以三幅印度、中国、日本佛寺图片延伸,同是佛教建筑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又以三幅大理、承德、洛阳佛寺图片展开,它们之间又有何差异?当然每个环节还包含许多小问题。通过三大类图片学生沿着问题一步步深入下去,不仅使他们掌握了不同的宗教景观有差异、同一宗教景观在不同的国家有差异、同一宗教景观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有差异这一表面现象,而且还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是各国传统文化、风俗等因素共同形成的。

3.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能触动学生“神经”的提问。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与编码,从而获得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信息与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和强化已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发生冲突时,引发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构建新的认识结构。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问题,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使他们在问题的引领下达到主动探究知识的境地,也使认知结构不断完善。

例如,在新授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之“商帮”问题时,先提供有关文史材料和图片(略),设计如下问题:分析材料并结合自己对经商的认识回答,晋商是怎样起家的?又是怎样不断发展的?总结商帮有哪些特点?最后结局怎样?为什么有这种结局?假如你是一位有一定实力的商人你从中会得到哪些启示?上述问题从学生认识实际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西方侵略加剧,商帮逐渐失去官府的支持,导致破产,由此学生的民族危机意识显著加强。对于学生的多样启示,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在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交替中得到提高。

我们在提问时还要注意几个问题:提问语句要准确,防止发生歧义;提问语气要明确,防止提问与“设问”不分;提问过程有张有弛,防止学生出现思维疲劳症状。其实所有的课堂提问,只要我们在备课时能结合学生的共性特征、个性差异、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效果一定不会差,关键是用心而已。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