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的故事

2015-03-31 02:38王琼
广东教育·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脏话打人班会课

王琼

刚接手这个班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一个叫小胤的男孩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小胤在家里是很乖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学校里却有很多人针对他,连老师也不例外,总是说他很顽皮,经常批评他,搞得小胤说每天都很难过,很痛苦。

我感到很意外。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如此痛苦?责任感和好奇心促使我第二天特别留意观察他的行为。小胤,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每次下了课,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玩耍,在孩子们中间显得特别生龙活虎。我实在是难以将他妈妈话语中的那个痛苦不堪的孩子和现在这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挂上钩。小胤妈妈的话真实吗?这时,一个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不由分说地抡起拳头就给以重重的“还击”。一切都是在措手不及中发生的,还没有等我走近,他好像马上就意识到将要受批评了,立刻站好,低下头,说:“我错了,老师!下次不敢了,给我一次机会吧。”旁边的同学却叫我一定不要相信他,说他一定会再犯。这又是在我意料之外的,这是他妈妈口中的小胤吗?为什么在家里和在学校是两个样子?果然,下午放学时,又出现了他出拳打女同学的一幕。

从别的孩子口中我了解到,的确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原因一大堆,除了经常打人外,还不讲卫生,喜欢说脏话,说谎。

晚上,我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还没有来得及跟她展开话题,她就告诉我:“老师呀!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小胤也吓坏了,他不是故意打那同学的,是那位同学先撞他的,这件事双方都有错!”接下来,她没有给我太多机会说话,只是不停的提醒我说小胤很痛苦,很脆弱。

我没有再说什么,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小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万事有因必有果,小胤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逃避了惩罚,在母亲的溺爱和呵护下,屡错屡犯是必然的。此时过多的言语只能使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误会越加越深。

两天后,我在班会课上办了一个“XX同学:我想对你说”活动,引导全班同学给班上有不文明习惯的同学写一封信,劝劝他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果然,班上有许多孩子的信都是写给小胤的。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孩子们的心是善良的,谁都想劝劝这个还并不太坏的孩子。

第二天,我约小胤妈妈在学校里见面,并给她看孩子们的信。她看后沉默了很久,说:“老师!我没有想到小胤有这么多的坏习惯,许多事情小胤都不是这样跟我说的。”我知道,现在才是我和小胤妈妈沟通的最好时机。在谈话的过程中,她远远地看见了课间在走廊里横冲直撞的小胤。良久,她说:“老师,您和孩子们的意见都很中肯,谢谢你们,我回去和小胤好好谈谈……”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胤的表现让我明显感觉到家长的工作没有白做。一周后,又是班会课,还没有等我开口,一个孩子就举手说:“老师,小胤这几天有进步,他没有再打人了。”同学们都点点头。我趁热打铁,马上告诉大家小胤还有其它的优点,比如:他在家里特别喜欢读课外书,经常和爸爸下棋,所以还是个象棋高手。这一番话让小胤感到很意外,他没想到老师会知道这么多。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喜悦和感激。

从此,小胤虽然顽皮,但再也没有出手打人,见到最多的,是他和一群孩子在课间兴致勃勃下着象棋,虽然偶尔也有争执,但同学们都说:小胤的脏话不见了。

想做好学生的工作就要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对于有问题的家长,真正有效的沟通方法应该是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引起反思,获得醍醐灌顶的顿悟,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教育效果。这种用心灵和情感的体验换来的学生的觉醒,绝对要比经过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大发雷霆的指责,甚至蛮横粗暴的惩罚所获得的口服心不服的效果更具有实效性和长效性。

猜你喜欢
脏话打人班会课
“花样”班会课
脏话怪兽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网络脏话的缘起 辨析与救失
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