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南泽
一、 河源市龙川一中基本情况
龙川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简称“川中”“龙川一中”,是广东省最早备案的公立中学之一,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九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当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萧殷,有成就卓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钟振如,有五夺世界摔跤冠军的优秀运动员钟秀娥,有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等。
二、河源市龙川一中“青蓝工程”实施状况
为响应河源市委市政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教育强市的号召,龙川一中近年来加大了扩招步伐,这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来。近三年,学校公开招聘了一大批新教师。要让这些新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实施“青蓝工程”迫在眉睫。现在这项工程实施已将近三年,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龙川县第一中学实施“青蓝工程”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学校近三年新招聘的58位教师,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体育、音乐、美术、心理16个学科。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发出问卷58份,回收58份,历时一周。
1. 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导师教龄,第二个问题是导师职称。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结果得知:从导师层面来看,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选取的导师教龄10年以上的超过了90%,接近90%的导师职称是高级或中级,其中高级教师占68.97%。这表明这批导师经过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经验,有了一定的教研水平。
接下来的问题涉及新教师教学态度。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显示:58位新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绝大部分都是师范类毕业生。他们的年龄在25-30岁之间,是学校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超过80%的新教师能认真填写“青蓝工程”中的青年教师成长记录手册。超过90%的新教师能认真制定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全部新教师都能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听课非常认真,其中听课节数2节以上的超过了50%。这些数据都表明这批新教师积极进取,教学态度端正。第六至九个问题涉及新教师教研。在做所任教学科试题或近年广东高考真题方面,只有46.55%的新教师经常做这类题目,剩下53.45%的新教师只是偶尔做做这类题目。可见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的业务研究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在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方面,超过60%的新教师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或协助其他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在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方面,只有24.14%的新教师在每节课课后认真撰写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多达72.41%的新教师只是偶尔写写教学总结或反思。究其原因,新教师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对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在撰写或发表教学论文方面,超过80%的新教师认为没有时间撰写教学论文或觉得撰写难度很大无从下手。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科研氛围有待改进,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没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进新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另一方面新教师教学经验匮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撰写或发表教学论文表现得困难重重。
接下来的问题:“您觉得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吗?”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有60%的新教师认为大学的理论知识对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作用不大。在笔者看来,当前大学师范类学生培养机制与普通中学的教学需求还不是很协调。针对广东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笔者接下来设计的问题是:“新课程理念中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您认为能很好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吗?”调查数据表明:有84.48 %的新教师认为三维教学目标只是偶尔能贯彻到教学过程中。这表明新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新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教学层面,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对目前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教师专业水平考试题目的来源,48.28%的新教师认为应采用历年高考真题的整合,39.66%的新教师认为应采用广州一模试题。这表明新教师非常重视每年的高考真题与广州一模试题研究。二是教师专业水平考试对新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帮助大小问题,84.48 %的新教师认可了这种考核方式,认为能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三个问题是:“您有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进行教学吗?”调查问卷数据表明,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的新教师占到了63.79%。接近90%的新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工作。第四个问题是提及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最主要的优点,这个问题的调查答案比较分散,18.97%的新教师认为是举例生动,27.59%的新教师认为能调动课堂气氛,24.14%的新教师认为能克服板书的一些弊端,29.31%的新教师认为能展示一些习题以巩固学习效果。从笔者调查研究来看,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最大的弊端在于许多新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诸如板书等的作用,新教师平衡不了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笔者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新教师对学校实施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模式的总体认可度,91.38 %的新教师认为对自身成长帮助很大。
总之,笔者对调查问卷统计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刻归纳和分析总结来看,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的效果非常显著,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提高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客观存在的弊端,应该引起“青蓝工程”师徒双方的认真反思,也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2. 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更深入研究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模式的利弊,笔者从58位新教师中选取了六位对他们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分为两类:三位新教师是“青蓝工程”实施效果较好的个例,另三位新教师是“青蓝工程”实施效果欠佳的个例。前三位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用爱的理念教育学生,虚心向导师学习,经常去听导师和其他教师的课,导师也很尽责地教好徒弟。这三位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开展个性化教学,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他们重视每个星期的主题班会课,挖掘学习广东发达地区中学“素材型”班会课的深刻内涵,通过班会课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中,他们能虚心学习广雅中学、惠州一中等省内重点中学的高考备考经验,在当年高考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后三位新教师没什么突出业绩,面临的难题不少。究其原因是: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与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不强。
从调查问卷及个案访谈的结果来看,究其存在的问题,一是“青蓝工程”制度本身存在些许需要改进的方面。新课程要求学校开好开足校本课程,但学校迫于高考升学压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实学校的办学内涵其作用不容忽视。在主题班会层面,学校要求导师每两周指导一次新教师的主题班会课,而导师往往带着所谓的经验和教条主义来评价新教师的主题班会课质量,这会让新教师开展主题班会课时放不开手脚。在教学研究方面,要求导师指导新教师撰写教学教研论文在各级期刊发表,但缺乏硬性的数量规定,导致新教师在论文撰写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导师指导新教师上好课,有数量规定,但在听课与评课方面缺乏登记,新教师课堂质量高低无从评价。在新教师考核与评价方面,要求多、口号多,实施的可行性不强,缺乏全面客观科学有效的评判标准。二是在导师层面,学校选聘导师的形式比较单一,导师的选拔条件不够全面客观。仅仅以教龄、职称两方面作为选聘导师的主要依据,缺乏对导师本身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评价考核条件。导师在指导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很多材料仅仅是应付学校相关部门的检查。作为本校同事,导师对于新教师的相关考核也渗透了很多的感情因素,这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极为不利。
三、河源市龙川一中“青蓝工程”提升策略
1. 开发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发挥新教师的主体作用
龙川一中地处粤东北山区,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理应在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方面发挥辐射作用。比如政治学科领域的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可首先由科组长、备课组长、导师等成员组成理论知识研究小组,整理出教材的理论知识;然后,新教师思路清晰,电脑操作较为熟练,可充分发挥新教师的主体作用,挖掘龙川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研究小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编印出校本课程教材《文化生活》。学校对16个学科的校本开发课程提出总体思路,要结合本市县实际,从校情出发,可操作性强,体现校本研究的理念。要求每个学科至少编印一份校本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是教材、实验课程、研究报告等形式。每年考核一次,以此作为考核导师和新教师的依据之一。在笔者看来,新教师在导师指导下整理理论知识、编印校本材料,加强了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了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延伸“导师制”内涵,探讨外、本校双重导师制
国内很多高校为了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缺陷,从其它院校聘请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但在中学领域,通过外聘教师来培养新教师还是一片空白。龙川一中“青蓝工程”中的导师都是本校教师,这些导师教学经验丰富,大部分都有中学高级职称,但受学校地理位置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导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践行新课改的力度有待提高。为此,笔者认为:可延伸“导师制”内涵,探讨外、本校双重导师制,建立双重考核机制。外聘导师以珠三角地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为主,可以借学校百年校庆召开之际,加强与珠三角地区重点中学校友沟通,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双重导师制一方面可大力发挥本校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借助外聘导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成熟的高考备考经验,可促进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打造新教师高效课堂
龙川一中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老教师不懂得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他们依然沿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学理念和习题展示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另一类是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虽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但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此外许多年轻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多媒体教学平台和传统教学的关系。比如有些教师一节课全部都用课件的形式将授课内容展现给学生,板书基本不写,就像给学生放一场电影,导致学生分不清重难点、不知如何巩固知识点等弊端。为此,笔者认为,先以新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对象,学校以学科为单位,每个星期录制一节课的教学视频。加强与当前新课改较为成功的中学如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福建武平一中等中学的联系,由他们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对课堂实录进行点评和打分,一个学期累计一个平均分,以此作为新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经过三年的摸索过渡期后在全校范围推广。现在广东的很多中学都在力争打造高效课堂。据了解,他们基本都是分备课组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该模式突破不了传统教学的瓶颈,往往在“高效方面”大打折扣。笔者所推崇的这种模式具有独特性,通过借助其它重点中学的优质资源达到切实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4. 建立新教师考核新机制,开发网络题库,促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龙川一中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借鉴其它中学的做法,在高考学科中开展每学期一次的专业水平考试,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以惠州二模为考题,第二学期以广州一模为考题,全校教师跟学生一起参加考试。对于新教师而言,部分新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在考前一两周匆忙复习一下专业知识,这两次考试远远起不到有效提高新教师专业水平的效果。笔者认为,要以所有学科为对象,分学科由科组长、备课组长、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共同组成题库搜集人员,高考学科以历年高考真题、各地区模拟题为主,非高考学科以体现本学科理念的题型、课件、校本研究、课题研究等形式,由电脑老师设计网络题库考核模式。工作年限一年内的新教师每星期考核一次,工作年限二至三年的新教师每月考核二次,电脑随机抽出一套题,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由电脑系统自动打分,以此作为新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笔者看来,这种模式克服了以往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水平考试次数过少的弊端,对新教师实行常态化考核,促使他们刻苦钻研本学科专业知识。该模式将学科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考核新教师,切实提高新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夯实课堂教学基础。
5. 开好“家长激励型”班会课,提高新教师班级管理能力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的王家文老师是中国素材型班会课的先行者和领军人,这种班会课模式以感恩、尊师等为主题,以视频、实例为载体,感动了许多学生,近年来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中小学广为传颂,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在笔者看来,作为新教师,如何提高主题班会课效率,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一道非常纠结的题目。龙川一中的学生基本是乡镇中学考进来的,家长大部分在家务农,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供子女读书付出了比城里人更多的艰辛。为此,龙川一中可以探索开展“家长激励型”班会课,新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每星期把他们当中的一些典型代表请到学校来,在主题班会课上由家长跟学生一起分享务农、务工等的艰辛历程,以此激励学生奋力拼搏。这应该与王家文老师的“素材型”班会课异曲同工,有值得推广的深刻意义。
6. 实行新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一票否决制
从前面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新教师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方面积极性不高,困难重重。很大的原因在于龙川一中没有形成激励机制,对参与课题研究、论文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只是每学期张榜公布而已。绝大部分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只是迫于职称评审的需要。笔者认为,在课题研究层面,新教师可以先协助外聘导师做好导师所在单位的课题研究。外聘导师如果都是珠三角地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则理应承担着一些省市乃至国家级课题。在此基础上,引导新教师在本校导师的指导下独立申报课题,与导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在论文撰写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凡是新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获奖、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实行新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一票否决制,凡是没开展过课题研究、论文参加评比没获奖或没发表过论文的新教师,一律不得升级任教。这种做法能引导新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起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
7. 完善“青蓝工程”模式,实行新教师末位淘汰制
参照目前龙川一中实施“青蓝工程”的做法,加入笔者提出的上述六点措施,实行百分制。每学年考核一次,由分管科研的学校领导、科组长、聘请河源中学五位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评分小组成员,对新教师开展全面客观的考核,外聘和本校导师等负责搜集各项考核数据。第一学年考核分数不及格的新教师不得升级任教,连续两年考核分数不及格的新教师转岗为教辅人员不得再从事教学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分数不及格的新教师建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其调离龙川一中或转岗为职员职工。就目前而言,龙川一中主要以教学评优和学生满意度调查作为考核新老教师的唯一依据,规定凡一个学年两学期教学评优两次在年级末位和学生满意度调查在80%以下的教师不得升级任教。这其实是“只引进没淘汰”。对于新教师而言,没有危机感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学校要发展,就必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可以在新教师层面开始实施末位淘汰制,经过三年的摸索实验期,逐渐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实施。笔者认为,这种末位淘汰制对于新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种制度没有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通过完善现有的“青蓝工程”模式,使新教师有了危机感,能极大地促进他们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卫林. 值得尝试的“捆绑式师徒结对”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3:015
[2]张梅.对“青蓝工程”工作的探讨. 科技经济市场. 2007,11:157
[3]谈“青蓝工程”的带教. 卫生职业教育. 2008,12:021
[4]柯瑞云. 加强“青蓝工程”建设,为学校长足发展提供保障. 读与写(上,下旬). 2003,11:041
[5]张跃民. 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06:014
[6]郑万国. 瞄准课改前沿实施青蓝工程.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07:073
[7]何细良. 实施“青蓝工程”,提升教师素质.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01:064
[8] 周怡. 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体会. 金陵瞭望(教育). 2010,05:041
[9] 邱岷.师徒结对共发展,骨干教师传帮带. 课外阅读(中旬).2010,12:018
[10] 郭延娜. 生生结对教学—由铜陵市郊区“青蓝工程”师徒合作学习启发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09:069
本栏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