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胜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法现象,如何掌握一门防身术是包括男生和女生必须了解的。而散打作为一种防身术以其速度快、力点准的特点被青少年喜爱,而散打也是中国武术的精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武术的历史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也被大众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技术学院散打教学特点以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技师学院 散打教学 特点 训练方法
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进行散打训练会使得自己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随之减轻,同时还会培养人坚持不懈,迎难之上的精神。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散打逐渐成为了专门的一种学科。很多的技师学院都开设了散打的这门课程,散打以其快、准、狠的特点不断被人们接受。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散打教学的发展,促使人人都掌握一门防身技能,我们要对散打教学点特点进行分析,加深大众对散打教学的了解,并对其训练方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
一、散打教学的特点
(一)加强了对速度的训练
在散打教学中多注重对速度的训练,力求速度快。在对方发力的时候我们已经占领先机所以只有快能做到这一点。而快又要有其方法不能只是快而没有技巧,在发动进攻的时候我们要达到使对方防不胜防的目的。
作为武术都讲究刚柔并济,所以在散打训练中也要讲究刚柔并济,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动作的要领。在快的训练中切勿讲究动作的夸大,要懂得动作的务实,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展现自己的动作上使对方有反击的机会。
(二)强化了力量训练
散打的特点讲究快、准、狠,所以在教学训练中的一点就是要讲究散打的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要要求学生在发出动作之后在收回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期,保持学生的肌肉处在合理的放松状态,这样的教学会使得肌肉处在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在做出动作的时候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要讲究如何发挥最大的力量,我们可以对某一个动作进行重复的练习,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强度法进行训练,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最大上限,练习时要求学生逐渐的达到自己的最大上限,然后继续用这种负荷量直到这种训练对自身产生反映为止。
(三)掌握动作的技巧性
要掌握动作的技巧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动作结束和一个动作发生之间要有很好的转化能力,要把握好时间的度,也要快速的转换动作不能给对方留下机会。在前避后撤和左右闪躲的时候都要讲究身体稳和四肢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在进攻的时候掌握一个好的机会。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动作,对散打动作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了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教师应指引學生认真了解动作要领和用力技巧,排除多余动作,帮助学生不断更正动作细节,避免出现能让对方看出破绽的动作,达到动作和身体的统一性,并通过对动作不断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的攻防意识,强化学生条件反射的能力。
二、散打教学的训练方法
(一)首先培养学生的武德思想
学习散打是要有一定的武术修养的,所以培养自己的武德思想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一种思想对与促成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武术修养的养成是需要武德在其中起基础作用的。散打教学不仅致在培养学生的格斗技能,最主要的是养成学生个人修养,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散打训练中必须要对其中的两个主体进行要求。首先是对教师本身进行要求,作为散打教师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刻的掌握散打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其次要具备武德的思想和精湛的散打能力,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训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致力于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先掌握好的思想。其次是要学生本身努力的进行散打的学习,紧跟老师的脚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二)训练学生的动作,促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散打的技法特别多,在真实打斗中更是变化莫测。但是无论多么华丽的动作,多么厉害的套路,都是由最基本的动作完成的。所以,学习散打时要注意动作的实用性、可行性和规范性,规范动作技术要领、发劲方法、着力部位等,做到路线明确,目地清楚。
面对错误动作要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更正,对于刚刚接触散打学习的学生要促使其规范自身的动作,不能纵容其犯下错误而不更正,因为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难改正其动作的。
总之,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散打在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散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加深自己对散打的了解。而在散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不懂的时候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散打教学的日益进步。
参考文献:
[1] 董学志.浅谈职业学校散打教学的特点及训练方法[DB].http://www.zytxs.com.
[2] 余省威.武术散打教学中表现训练方法的阐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34-35.
[3] 董学志.浅谈职业学校散打教学的特点及训练方法[J].教师.2012(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