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3-31 19:19廖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任培训专业

廖敏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5)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廖敏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5)

初任教师是教师由教学专业学生走向教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入职期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初任教师能否获得顺利的入职教育,直接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对初任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在分析我国初任教师所接受的入职教育的实际情形的基础上,结合初任教师的实际和入职教育的作用,对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一点建议。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入职教育困境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初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涉及的初任教师,是指从教1~3年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是指为初任教师提供至少为期1年的有计划、有系统且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意在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

1 初任教师的特征

初任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许多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熟悉初任教师的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初任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和现实需求,从而为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做好铺垫。

1.1 实践知识特征:理论与实践脱节带来的无所适从感

陈向明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2],初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涉及到初任教师的专业结构特点:第一,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初任教师个人的教学效能感较低,对自身缺乏信心;第二,在教学组织监控能力方面,初任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片面,针对性差,较少考虑学生的活动和反应;第三,在教学行为和管理方面,初任教师备课效率低,缺乏敏锐的调查和判断,较难把握课堂纪律和气氛,不能机智处理突发教学事件[3]。毫无疑问,初任教师在实践上的“漏洞”和他们接受的职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都是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产物”。初任教师接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却缺乏对于实际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的了解,导致走上实际教学工作岗位后未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因此,初任教师教学实践上表现得无所适从。

1.2 个体心理特征:“教师”角色带来的不知所措感

“角色”最先是指戏剧中扮演的人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德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于初任教师而言,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初任教师要经历由教学专业学生向学生的教师转变的过渡和适应过程,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初任教师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担负的困难和责任甚至比有经验的教师还要多;其次,初任教师处于刚刚走出校园生活而步入社会生活,正处于进入成人世界的初期,扮演成人的角色。如此,初任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和心理负担愈加沉重。除了要面对新的教师角色带来的不适应外,教师本身所背负的多重角色特征也给初任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常常造成“角色定位模糊”与“多重角色的冲突”的困扰[4]。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往往还承担着教师的附加角色,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冲突。对于初任教师而言,新的教师角色所带来的双层压力使得他们在面临沉重心理负担的同时,对于如何接受这一角色显得不知所措。

1.3 人际关系特征:理想与现实差距带来的“现实冲击”感

美国学者维恩曼在研究初任教师时提出了“现实冲击”的概念,即在职前教育阶段形成的教学理想在严峻、残酷的日常课堂教学现实面前的彻底破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初任教师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关联。初任教师处理着和学校管理者、同事、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在尚未进入真正的教学情境前他们都会有对将来人际关系的幻想:期望学校的管理者能营造信任和谐的学校氛围,期望学校的同事能热情、协助他们度过教学的困境,期望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期望家长能以包容、体谅的心态接纳自己……然而现实是:学校管理者可能是专制的领导者;自己没有获得学校同事过多的关注,更不用说协助;发现如何和学生相处是个难题;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工作诸多挑剔……这样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对初任教师造成的现实冲击可能会促使教师形成孤立封闭的作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错误的态度,或者使一些优秀的教师提前离开教师岗位等等。

2 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困境

入职期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我国入职教育的开展却是教师教育过程中较薄弱的环节,初任教师没有从入职教育中得到关于专业发展应有的帮助,这不仅增加了初任教师的挫折感,更是阻碍了师资教育目标的达到。

2.1 理论化: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操作

入职教育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在入职期内对初任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必须符合其专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入职教育的开展,却存在着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势。在和一些初任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初任教师在入职教育期间基本上是以听讲座、听报告、写心得的形式进行,即使是关于能力培训,也都是以培训教师的讲座形式展开,而关于教学如何开展,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课堂设计等实践性的内容却几乎没有涉及。毋庸置疑,对于初任教师进行师德等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却忽略了初任教师最急需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实践。入职期间培训的内容在职前教育阶段就基本上有所涉及,而其它一些内容甚至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甚相关。如此开展的入职教育必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导致许多初任教师对参加入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2.2 简单化:忽略初任教师的实际需求

初任教师的实际需求,主要包括教学操作、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和心理调适等方面,而入职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结合这些实际需求,才能更加有成效。从我国目前入职教育的开展来看,一方面,理论化的倾向十分严重,另一方面,严重的忽略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操作方面,新教师无法获得想要的实际教学操作指导,基本上靠初任教师自行摸索;在人际关系方面,新教师不知该如何与影响自身教学工作的人相处;在环境适应方面,任教学校几乎没有给新教师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初任教师除了要教授相应的学科,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务工作;在心理调适方面,新教师除了要应对新的教师角色带来的挑战,还要应对生活中的诸多困扰,往往在心理上背负着极大的压力。入职教育没有细致的考虑到初任教师的这些实际需求,导致入职教育开展得不理想,甚至还会影响初任教师长远的专业发展及有潜力教师的留任率。

2.3 形式化:入职教育开展的表面作秀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关于初任教师培训的相关法令也日益提上日程,1994年,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此后我国又陆续颁布了相关法令以促使入职教育的顺利开展。我国目前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主要有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校内辅导3种形式。集中培训一般是在秋季开学前进行,由当地教育局组织,对新教师进行为期几天的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则是由各学校自行安排,形式有远程培训、国培计划等;校内辅导则是由新教师任职的学校安排,一般实行老教师的“传、帮、带”。从积极方面来讲,我国目前实行的三种入职教育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能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然而事实却是入职教育只是打着响亮的旗号敷衍了事,形式化、作秀的痕迹十分明显。许多初任教师并不认为入职教育给他们带来了多大裨益,相反,认为其加重了工作负担。

3 解决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困境的对策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持下,入职教育作为沟通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桥梁,对于初任教师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担当起初任教师的职责,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入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3.1 知能学习: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

知能,就是指知识和能力。根据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当具备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知识这四部分。“实践性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的知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初任教师经过四年的职前教育之后,基本上具备了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然而这种知识却仅仅只是一种“缄默的知识”,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获得。此外,关于教师的能力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于初任教师而言,职前教育多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实践的操作机会较少,这导致初任教师在面临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时往往会感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因此,对于初任教师来说,丰富其专业知识,并帮助其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是入职教育的关键步骤。

3.2 心理调适: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初任教师刚刚经历了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只意味着身份的转换,更代表着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和另一种生命的开启。对于初任教师而言,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是其成人世界的开端,初任教师必须学会独立地处理问题,扮演好成人的角色,同时,向成人角色的转变为其带来巨大压力,往往使他们觉得身心俱疲而难以应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成人期是发展友爱亲密或孤僻疏远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任教师而言,他们急需外界的帮助使他们度过这段心理过渡时期。因此,入职教育应在帮助初任教师形成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关注教师的心理发展: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初任教师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疏导;另一方面,帮助初任教师和其他教师进行频繁的互动,建立亲密的同事关系。初任教师的特殊心理状态需要在对其进行入职教育时重点对待,以帮助初任教师及早适应新角色的专业要求,更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

3.3 职业定位:引导正确职业观的形成

对于为何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不同的初任教师肯定会给出众多的回答。有的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认为和青少年相处能使自己从中获得快乐;有的认为教师是一份比较体面和稳定的工作;还有的认为教师有固定的节假日……不管是以什么理由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对于初任教师而言,入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并能持久地从事教师职业。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所曾强调该阶段的重要性:“一个人第一年教学的情况如何,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40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到教师是否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5]在入职教育期间给予初任教师正确的职业观的引导,促使其形成正确和合理的职业期待和职业定位,对于初任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持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1.

[3] 姚红玉.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3(6):20-23.

[4] 潘妤妤,杨明宏.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之心理困境[J].教学管理,2011(7):20-22.

[5]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校对 游星雅)

20140714

廖敏(1991- ),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师教育研究。

G625

A

1674-5884(2015)02-0027-03

猜你喜欢
初任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陕西将遴选干部纳入“初任培训”——帮助他们减少“不适”,增加才能
培训通知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