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践逻辑*

2015-03-31 19:05靳玉军江亲祥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内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靳玉军 江亲祥

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践逻辑*

●靳玉军 江亲祥

信仰凝聚着人的价值追求、统摄着人的精神生活。科学、崇高的信仰既是升华个体人生的支点,也是构筑社会精神的支柱。在多元价值追求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它蕴含着从知识内化到理论自觉,从价值引导到信仰塑造,从行为外化到自觉践行的实践逻辑。

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逻辑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认定的对象的信服、坚守和执着追求,它统摄着人的精神生活、凝聚着人的最高价值追求、给人以心灵慰藉和精神力量。科学、崇高的信仰既是升华个体人生的支点,也是构筑社会精神的支柱。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昭示着祖国的未来,其信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还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尤其在当前多元价值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根本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即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它蕴含着从知识内化到理论自觉,从价值引导到信仰塑造,从行为外化到自觉践行的实践逻辑。

一、帮助大学生内化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信仰作为一种最高的追求价值,其生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是信仰形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信仰的形成是一个认知、接受、追求的逻辑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其科学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像宗教那样将世界划分为尘世和来世,把理想寄托于天堂乐土,以此来强调一种虚幻的、自欺欺人的安慰和自我麻醉,而是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科学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把对现实的改造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置身于历史的必然性之中,彰显出对历史主体的现实超越和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不断被人类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实践证明着。大学生信仰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识、理解、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理论自觉,这样才能使其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可靠基础上。

在这里,“内化”意味着大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能正确把握其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自觉”是理论主体对自身“是什么”的认识,即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质的规定性,把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1]这就是说,大学生不仅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本质,还要自觉把它与其他思想理论区分开来,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中国正行进在快速发展轨道上,各种矛盾和问题以超时空叠加的方式呈现,大学生只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事物的本质,自觉回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是理论自觉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自觉是对理论的内化升华。没有理论内化,大学生就不会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没有对理论自觉的追求就不会有效地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逻辑,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此,一是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具有系统性、抽象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和提炼,不断彰显理论的说服力和生命力,使大学生真正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注重培养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阐释具体化,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二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帮助大学生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比较、斗争中,分清正确与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三是要逐步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四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到列宁主义诞生,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两次理论飞越,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不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而又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信仰教育要善于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中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二、引导大学生认同并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的传播与接受,更要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并升华为精神信仰。信仰的核心在于价值选择,信仰的确立,源于对价值的认同与坚守。不同的信仰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为一种理性的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并“把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到解放全人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从历史的必然性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应然性中,对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先进性作出了完美的阐释”。[2]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内化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自觉地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而伟大使命充满景仰和向往,并把它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进行追求,升华为精神信仰。信仰教育在推动认同与信仰的互动演进中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深层逻辑结构。

认同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理性反思而形成的心理共鸣与行为共识,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在价值体认上的一致性以及在情感与意识上的归属感;信仰是价值内化的深层心理结构,支配着人的判断标准与价值选择,体现了人们超越于现实状态的精神追求。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言,价值认同为信仰塑造奠定了基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发展而来的,而这些正好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塑造提供认知、情感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信仰塑造是价值认同的最高归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根本上就是引导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最终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应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信仰教育需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从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都是建立在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上的,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的现实成就转化为在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在世界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和交锋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价值导向,并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其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崇高情感渗透进理论的讲解之中,以更好地达到理智—情感的心理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坚强意志,铸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总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帮助大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升华为自己的信仰。

三、推动大学生运用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

“科学的理论可以将真理性认识转化为主体实践活动的信念,主体在坚信和确信的基础上将科学的真理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反过来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实践中再次检验其真理性。”[3]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虚幻的、自欺欺人的精神寄托,而是以现实为基础,引领人们在不断改造现实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威力在于它能够通过指导实践而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正是这种实践指向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科学预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而且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为己任。过去的一切信仰都在苛求个体信仰服从社会群体信仰,并企图用社会政治信仰取代个人生活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基础是社会生活实践,终极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将信仰的现实性、生活性凸现出来。因此,大学生信仰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精神建构,还要推动大学生把内在的精神力量外化到自己的日常实践行为中去,并最终养成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习惯。

大学生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处理问题,它通常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大学生养成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习惯,不仅能提升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会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最终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行为与习惯养成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任何习惯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习惯必然是通过大学生的日常实践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只有经过反复践行马克思主义,才能养成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习惯,又能强化相应的实践行为。事实证明,在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只要能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理想的结果。总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与发展的载体,又是人们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指向性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通过纯碎的精神慰藉和理论推导得以确立的,而是将对象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确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提供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平台和自我锻炼平台,使他们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此,一是信仰教育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并在实践中感受它的崇高性。二是信仰教育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建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习惯外化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反复的马克思主义行为实践锻炼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证明,大学生只要养成了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习惯和思维习惯,就能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用唯物辩证的思维理性去分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真假善恶,厘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是非曲直。经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信仰才是牢固的信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大学生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并在自觉践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2]靳玉军,陈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138.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60.

(责任编辑:孙宽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12YJC710027)研究成果。

靳玉军/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江亲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内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