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实践研究——以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教学为例

2015-03-31 13:21:03陆和建,姜丰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

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实践研究——以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教学为例

陆和建,姜丰伟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高校信息检索课与学生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以培养信息检索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文章对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性教学在提升学生信息利用能力方面的作用,认为应用性教学是今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013年应用性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XJYYXKC49);安徽大学2014年“百门精品实践课程”建设项目(SJKC2014012)。

作者简介:陆和建,男,教授。

收稿日期:2014-11-1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n An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He-jian, JIANG Feng-wei

(Anhui University, Hefei230601)

Abstract: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utiliz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By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students as the aim,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of Anhui University, analyzes the effect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approach indicat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Key words: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approach; information retrieval; university library

1引言

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在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衍变与信息承载主体的发展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信息承载主体,数字图书馆、在线教学平台和QQ、飞信、Blog、微博平台等web2.0环境下一系列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应做出适当的革新,确保高校学生能够及时掌握高质量的信息,并将其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2应用性教学的内涵

应用性教学旨在培养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适用于那些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且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应用性教学的目的是以“基于问题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推动教学的变革,培养学生具有适用性和迁移性的应用能力。

2.1 教学理念

以主题活动、调查研究、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发现式、讨论式、问题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1],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

2.2 价值取向

课程应用性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点:(1)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实用性、适用性,保证学生所学的即是所用的。(2)运用鲜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实践应用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提问题、提要求、提建议,通过协作方式完善课程的教学。

3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实践——以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教学为例

迄今为止,信息检索课程在我国高校开展已有30年,但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着“课程开展方式较为单一”“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忽视课堂实践教学”等问题,需要不断努力改进和克服[2]。

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配合,重视师生之间的联动,有助于摆脱“课堂讲与听,课下无巩固”和“重理论,轻实践”所带来的知识掌握不牢、纸上谈兵、实践能力差等不足,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决定信息检索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学方式的完善,还要关注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可应用程度,作为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检索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应用性教学方法。基于此,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程在应用性教学的实施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取得了较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3.1 探索基于网络的应用性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中所发挥的作用已不言而喻,其自身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网络新技术和各式各样的网站为学生获取、交流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支撑资源。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获取、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网络的发展使得当前的信息检索课已难以脱离其影响。基于网络的应用性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度、使用度、兴趣度较强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此背景下,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所做的探索表现在两个方面:(1)主干课程由原先的《信息检索》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检索各类文献、数据库和各类网络信息的水平,关注学生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2)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堂上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现实前沿问题拟定选题,课下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重建课程教学体系

应用性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求内容能最大程度地契合实际需要,并能根据实践工作的反馈来完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应用性教学方法,意味着信息检索课程在内容取舍上会紧跟学生、高校、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做到所教即所用、所学即所用,力求使学生掌握最能付诸实施且能良好应用的知识内容,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发挥知识的社会价值,避免无效劳动。因此,应用性教学通常会以课程结构优化、知识体系重构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并不断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的力度,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能进一步体现科学性和前瞻性。

安徽大学在此方面所做出的改革十分注重整体的优化,即以主干课程为核心,以应用性教学为指向,选择符合主干课程教学目标的支干课程,具体表现在:以《计算机信息检索》为主干课程,筛选与检索能力培养有直接关联的课程为支干课程,如《信息时代与信息检索》《社科信息检索》《科技信息检索》《信息存储与检索》等,学校图书馆老师负责图书馆学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程实习指导工作。在实际教学中,以主干课程《计算机信息检索》为主讲教材,该教材是在原《信息检索》教材基础上发展而来,教材内容贯彻应用性教学理念,支干课程则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相互配合与联系,构成完整的信息检索课程体系。

3.3 提倡基于信息资源检索的小组协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一些引导性的工作。此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自行总结归纳知识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3]。小组学习符合应用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及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营造成员分工、交流、合作的氛围,实现成员的自由发言、相互督促、共同监督,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有积极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方便教师与小组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能够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提倡自由选择、有利沟通、团队稳定的原则。信息检索小组以宿舍为单位,由同一宿舍的4人共同选择一个检索课题,课下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检索,要求学生做到如实记录检索策略、来源数据库、检索时间、检索结果,并能针对检索结果的来源、数量、年份、主题、关键词、期刊分布六个方面作初步比较分析,形成图表版报告,以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下一堂课即以小组为单位对检索报告进行说明,听取他组成员和教师的评价、建议后进行完善,同时鼓励学生能使检索报告发展为一篇科研论文,作为课程表现的加分材料。

3.4 发挥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网络化的结构和先进的检索方式所带来的主动性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然会对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产生巨大影响[4]。数字图书馆在发挥便捷检索实体馆纸本文献资源作用的同时,也成为接触丰富数字资源的链接点和中介物,成为师生获取优秀数字资源的过渡平台,增加了学生接触数字图书馆的频率。

在数据库资源建购方面,安徽大学图书馆研制开发了图书馆电子出版物管理系统、徽学与胡适研究专题数据库、安徽大学古籍数据库、学位论文管理系统、留言板系统等Web数据库应用系统[5],在2014年9月和10月份,又相继开通10个以上数据库和专业网站的试用,包括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数据库、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起点考研网,为信息检索教学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实践操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基于此,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制作课程培训课件,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上资源,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3.5 建立15个图书馆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在安徽省建立了15个图书馆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涵盖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不同单位,让学生参与部分信息检索实际工作,促使学生尽快熟悉信息检索技能。如,安徽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让学生登录系统近距离接触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业务,巩固已学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知识,切实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信息检索知识的作用生成直观印象,提升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分批组织学生到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部实习锻炼,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在多个基地实习的机会。在省图书馆实习的学生需要及时获取时事动态、政策文件、社会文化、民众生活等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与整合,为《文化剪报》[6]等参考型资料选取合适的刊登内容,锻炼了学生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能力。在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实习的学生需要独立撰写科技查新报告,对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巩固学生的信息检索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3.6 举办信息检索技能大赛

举办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大赛,是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进行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强调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至2014年,安徽大学已成功举办四届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大赛,大赛采取上机评测方式,要求学生利用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检索文献完成题目,获奖论文由学校颁发证书,认定素质教育学分。信息检索技能大赛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动力,也对检验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4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实践分析

对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就不难发现,其应用性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目的要求应用性教学能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拥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结合“重学生、重学法”的现代教学理念,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4.1 学生角色方面,激发主观能动作用

在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而轻视了能力的培养[7]。应用性教学改变了这一角色定位,因为应用性教学在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同时,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工具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加深了三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使三要素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入手,采取小组协作学习、课程实习基地锻炼、数字图书馆使用、举办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则从诱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检索课题,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检索报告,激发学生借鉴和学习他人长处的动力,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增强自身的竞争愿望。

4.2 学习内容方面,遵循与时俱进原则

信息检索课程大致的教学主体内容包括信息检索基础、信息检索实践和信息利用[8]。教学主体内容是培养信息检索能力所需要的核心内容,覆盖整个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周期,作用十分重要。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内容即学习内容,应用性教学在教学主体内容的设置上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按照社会生产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检索需要,做到以新理论知识指导检索实践工作,提升学生实践效果和问题应对能力。主讲教材《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编写严格贯彻应用性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及时,重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协调,符合与时俱进的原则。

4.3 学习场所方面,严格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应用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也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课堂教学作为传授学生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知识的场所,使学生掌握了信息检索基础技能。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需要进行课外拓展实践练习。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课外实习实训基地、信息检索技能大赛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有效掌握信息检索技能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不同的实践环境中,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检索应用能力。

5结语

目前,多数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活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应用性教学的特点,但并不系统,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应用性教学改革思路。安徽大学信息检索课应用性教学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构建、课堂学习方式、课外实践方式等各方面都做了有效的探索和践行,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指向性,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对培养信息检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信息检索课程应用性教学能够显著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可以预见,应用性教学将会成为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

参考文献:

[1] 李兴仁.教育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138.

[2] 陆和建,张春丽.高校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创新方法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 (2):68-70.

[3] 姜艳.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改革[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3):94-97.

[4] 董明浩.论数字图书馆建设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影响[J].河北科技图苑,2007, (5):94-97.

[5] 安徽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EB/OL].www.lib.ahu.edu.cn/,2014-10-20.

[6] 安徽省图书馆.文化剪报[EB/OL].http://www.ahlib.com/channels/1096.html,2014-10-20.

[7] 张海燕,陈庆来.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情报资料工作, 2007,(1):100-101,105.

[8] 王泽琪,周凤飞.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3):95-97.

(责任编辑:朱爱瑜)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45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地理信息检索中空间相似性度量的一种模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