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鸟英,谢华柏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也没有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有的学生甚至怀疑课堂上学的东西在现实社会中根本运用不上,推崇“学习无用论”,所以排斥学习;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学生轻理论,重操作,有的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习习惯不良,影响学习效果,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生可能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无法跟上班级学习进度而自己又不肯努力,于是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拉越大,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干脆不学,转而专心于其他与学习背道而驰的追求,对学校整体学风造成不良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世界缤纷多彩、形态各异,而他们表现出来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则是他们心理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反应。情感问题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情绪不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感淡漠,易受挫,抗挫折能力不强,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爱情困惑。爱情虽然在中等职业学校并非一门必修课,但学生已经从不同时段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谈恋爱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一章,“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也不是个别现象,在学校里面,总是能看到一对对有说有笑的小情侣。二是友情困扰。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某些学生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情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三是亲情问题。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很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与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讲,跟他们联系通常只是一些实质性问题,如索要生活费或是物质补充而不是情感沟通,有些学生其实自己也意识到对他们的父母不该如此,但懒得联系竟是一种常见心态,他们甚至内心一点也歉疚感,即使打打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别担心之类的套话。但学生恋人之间的交流则很频繁,而他们很少会主动打电话话给他们的父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落水者”的心态比较普遍,他们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有的甚至还认为自己是“多余人”。他们常感身心疲惫,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的情绪,主要表现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适应能力差,自尊心强易受伤,不良性格特征明显,如脾气暴躁、眼光狭隘、易嫉妒、唱反调、孤僻、依赖性、抑郁、软弱、固执、攻击性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生活阅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我意识的独特性和诸多自我心理问题。
1.4.1 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
思想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依赖,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社会性成熟的滞后的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从年龄上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了应该是自立的、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但校园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又使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时间上向后延续。这种社会责任的向后延续使学生们处于“准成人”状态。这样也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广泛深入细致地思考自我提供了时间的现实可能性。但对于贫困学生来说,责任感的后移并非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而是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1.4.2 空间上的“自主性”
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网络更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平等自由的学习与交流空间。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追求,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互相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构建新的自我;当他们发现新的自我与原来的自我有很大不同时他们就会迷惑并怀疑自己。尤其是新生这种心理比较普遍。
1.4.3 自我意识发展“不均衡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定型,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概念尚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评价,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他们、主观上的自我与客观中的自我存在尖锐的矛盾,他们通常感会到自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一般是与他们的同学或朋友、学校老师以及他们的父母之间的交往。他们的人际心理问题大致表现为:交往范围萎缩,他们不情愿与曾经熟识的人交流,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是一名职校生;与异性的交往上易发生偏差,早恋现象较多,易违反校纪校规发生性行为过错之类;对老师不是很信任,感觉有代沟。一些职校生沉迷于“人机对话”,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冷淡,造成心理上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性意识逐渐开始萌芽,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性的知识,这种性生理上的变化,给他们带来所谓的性困扰,也出现了不少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学生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如有的男生认为自己不够高大而烦恼,某些女生会认为自己太胖而拼命减肥。性心理反应过敏;还有些学生对性问题过于敏感,表现为热衷于性知识的引诱,偷偷翻阅性描写的书籍,喜欢谈论性的话题,传播一些性的笑话,沉湎于性的想象或性的“白日梦”,尤其在男女比例相差悬殊的班级体现明显。
对职业进行选择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他们人生长路上的一项重大决定,随着这种决定而产生的是即将走向工作的的紧张与兴奋,或者是还没有做好准备的矛盾与茫然,表现为不敢择业、紧张、焦虑和思维定势。
要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倍受宠爱,很少吃苦和受挫折,养成了他们娇气、懦弱的性格,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家长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教育通常落到爷爷奶奶身上,年长的祖辈通常比较溺爱孩子,由于父母情感和教育的缺位,很多学生都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和父母,带着梦想和无限憧憬进入学校。所处环境和所扮演的角色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适应感。当他们入校一段时间后,发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他们会产生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特别是周末或放假不能回家时,他们又会思乡情切。同时一些职业学校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专业训练,不太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盲目的追求高分数,而忽视进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各种有益活动缺乏热情。同时,还存在某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应付式上课,对差生缺乏耐心,甚至上课发牢骚。另外,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健康学校文化的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鄙薄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严重存在;某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员工高学历,另外网络的推广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低级趣味的视频,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都会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学生认知能力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骄傲自大;而有的学生就专看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自卑、自暴自弃。当遇到挫折时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一切都完了等等。
中等职业学校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惯性”束缚,在教育目标上,从技术的“职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积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做好学生思想“净化”教育,使学生有抵御不正之风的“免疫力”;其次应建立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宣传,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避免职院毕业生就是操作工的自卑、自闭等“边缘”心态的萌生,从而将他们培养成既有知识和创新能力,又拥有社会责任的职业型成才。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发向不良心理挑战。
“欲予学生健康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1],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容易急躁、焦虑、情绪化,没有爱心,师生关系容易紧张。因此,老师应当尊重学生,切记不要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或“体罚”,这样会使学生逐渐疏远、产生逆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调正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作为人民教师,应时刻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主动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而学校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使自己既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
营造一个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艺术文化体育活动,不管是以部为中心,还是班级和宿舍为中心,或者是开展全校性的活动,都能通过趣味性、艺术性和互动性来正确引导学生,起到激活其创造潜能,认识到自我价值和他人协作、沟通的实效,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育者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而是应该极调动、利用这股力量。譬如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家长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作出合理化配合学校教育的建议。要让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家长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孩子进行教育、批语是必要的,但方法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做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科学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准确把握宣传手段和方式的“破与立”[2]。加强思想心理素质教育,密切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防微杜渐,发现苗头及时纠正。通过宣传工和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商情教育和人生教育,引导学生的“意识”自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考虑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如:
1)回避法: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最先采用的方法就是回避,躲开那些烦心事,也就是,“耳不听,心不烦”。
2)自我安慰法:当出现内心挣扎时,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像“阿Q”那样来调节自己达到心理平衡。
3)升华法:当不得不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可以把困难和挫折升华为一种力量,鞭笞和鼓舞自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4)宣泄法:长期的心理困境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解放自己。我们可以找人倾诉或是大哭一场的。这样内心的负面压力得以释放,会有利于身心发展。
另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一般都遭受过挫折,让学生敢于接受失败、正确对待失败,锻炼其坚强的内心。
总之,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是互相依存的、彼此制约和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关爱和学生,建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动力得以激发。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和我们人类作出贡献。
[1]冯利.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彭志斌,梁丽媚.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