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言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5-03-31 04:32:15姜华
电大理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误区成员幼儿

姜华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幼儿园(宝应 225800)

提高语言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姜华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幼儿园(宝应225800)

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幼儿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师缺乏对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在语言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语言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走出合作的误区,共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呢?

语言活动;实践;合作学习;学习方式

1 正确理解,提高认识

要提高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质量,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将学习中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进行分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任务细致化,由小组中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自领取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总结,完成学习的任务。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学习。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

2 实践中的误区与反思

误区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时缺乏教师实质性地指引,学习场面自由、零乱。

镜头实录:

大班语言活动《小熊住山洞》,教师布置合作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小熊为什么要住在山洞里?住在山洞中是什么感觉?”。之后教师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幼儿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而教师便站在活动室中走来走去,等待着做最后的总结。此时,幼儿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立即炸开了锅,展开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小组活动。有的小组内为谁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还在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讨论着与问题无关的事;有的幼儿趁机偷懒,自我陶醉式的开展着自己的小活动,此时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成为他们的“释放期”…… 面对幼儿做出的不同反应,教师无动于衷,并没有加入正确地指引。

反思:

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教师的没能正确引导和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是分不开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停留于布置了学习的任务,并没有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也不了解幼儿在小组学习中到底有没有积极交流.其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了学习的任务后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只有正确引导,才能有效控制好小组学习的场面,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实践后的总结: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必须作好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增强自主的合作意识,调动小组成员间合作的积极性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必须在集体中建立长期的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这样经过长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后便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2)重视幼儿对合作技能的掌握,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幼儿分工的方法,懂得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幼儿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时,要心平气和,学会交流,共同商讨后再解决问题。

(3)串联新信息和已有知识经验,渗透适当的指引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可以将本次活动需掌握的新信息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加入适当的讲述和引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告诉幼儿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让幼儿尽快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误区之二:问题设计随意性强,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活动效果不佳。

(中班讲述活动《勇敢的小刺猬》)

镜头实录一:

师:(出示教学挂图,对故事中的小动物出现没有设置先后顺序,直接展示了全部的故事人物)小朋友们,图上有什么?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看到挂图,绝大多数幼儿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期待着老师的点名)。

师:(面对幼儿的积极反应,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下面先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一下,讨论后每个小组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吧。

(接到任务,孩子们便炸开了锅,叽叽喳喳地开始了不必要的讨论)

分析: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幼儿几乎是一看就明白,张口就会,所谓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可是,在我们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泛滥化,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在我们现在的活动过程中还是屡见不鲜。

反思: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激起幼儿思维活动的展开。此外,问题还应是体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幼儿“跳一跳就能够摘下的果子”。

实践后的总结:

那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哪几种类型的问题呢?

(1)充满激情的矛盾型问题

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揭示活动教材中知识经验的矛盾之处,有目的地挑起幼儿认知过程的矛盾,促使幼儿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幼儿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思考的热情。

(2)带有悬念的假设型问题

即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实际的活动进行猜测、推断。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幼儿置于一种非得思考不可的问题情境中。

(3)多向、全面的发散型问题

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提出一个重点问题,并要求幼儿紧密围绕此问题,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拓展思考,寻求多种答案。

误区之三: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弱者更弱,强者更强”。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尝试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镜头实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由于幼儿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一言堂”,小组长在小组中复制俨然是一个小老师,主宰了小组中的学习活动。在幼儿园,小组长大多是能力较强、活泼外向、喜好表现的幼儿,他们的积极让他们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权力中心和活动中心,以“小老师”的身份,掌握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权,他们的观念就是小组的观念,其他的幼儿只有“听”的份,想说却不敢说,压制了其他幼儿的不同思考,最后教师得到的其实仅仅是小组长一人的答案,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之间的水平差异,对幼儿的特长进行提炼,在不同的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采用小组长轮换制等方法进行改善。根据幼儿的特点与专长进行分工,并在小组内安排“弱者”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到的,再由其他幼儿进行不同见解的补充,让每一位幼儿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成功后的快乐。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桥梁,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形成良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我们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积极面对活动中的误区,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进取。

(责任编辑:林城)

猜你喜欢
误区成员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