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
【摘要】目的探究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治愈33例,所占比率为76.74%,有效者10例,所占比率为23.26%,无效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22例,所占比率为51.16%,有效者18例,所占比例为41.86%,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3.2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比传统的三联疗法有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四联疗法;中老年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2,R573.1 【文献标识码】A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消化道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导致胃溃疡病发的主要原因为人体肠胃中原本用于消化食物的胃酸与胃蛋白酶腐蚀了自身的胃壁,进而损伤胃部黏膜组织,以至于出现周期或节律性的上腹疼痛难忍等症状。胃溃疡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发现治疗[1]。胃溃疡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三联疗法,主要依赖于各类抗生素药物[2],但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三联疗法的疗效大大降低。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四联疗法开始登上治疗胃溃疡的舞台。本文就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共收集到8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在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0±2.10)岁。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其中治疗组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17例,平均年龄为(48.65±1.70)岁;对照组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15例,平均年龄为(49.51±2.3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均给予三联疗法,即口服20mg 的奥美拉唑与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治疗组:该组患者均给予四联疗法,即口服 20mg 的奥美拉唑、150mg 的果胶铋、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1d与治疗结束24h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即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观察溃疡面全部愈合,原溃疡面无瘢痕;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镜观察可见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大部分愈合;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重,经胃镜检查溃疡面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减小或有增大的趋势[3]。
1.6 统计学方法:观察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件比较,两组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经过15d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腹胀、嗳气、黑便以及呕血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反复疼痛以及节律性发作的特点[4]。据调查研究,胃溃疡的发作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一些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有密切联系,并且长期大量吸烟、饮酒、饮茶或咖啡等均可能会成为导致胃溃疡的原因。因此,健康的日常生活以及合理规律饮食是预防或治疗胃溃疡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中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这类人群更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袭,而胃溃疡便是中老年人群易患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部的各种疼痛,大多出现在就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逐渐缓解的现象,但会再次反复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胃出血、穿孔或者发展为胃癌,是需要患者十分重视的一类常见疾病。在四联疗法出现之前,临床一直使用三联疗法进行胃溃疡的治疗,但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人们将一种新型的胃黏膜保护剂--果胶铋加进了三联疗法,从而产生了现今疗效显著的四联疗法。果胶铋的主要作用是在胃部覆盖于胃黏膜表层,形成一种形态稳定的凝胶体,以此来阻止胃蛋白酶与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为其他药物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更利于后续治疗。而本次临床研究通过两组对比可以看到,使用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且部分患者溃疡愈合,这表明四联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从新.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何思民.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 54-55.
[3]李红玉.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17): 56-57.
【摘要】目的探究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治愈33例,所占比率为76.74%,有效者10例,所占比率为23.26%,无效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22例,所占比率为51.16%,有效者18例,所占比例为41.86%,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3.2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比传统的三联疗法有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四联疗法;中老年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2,R573.1 【文献标识码】A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消化道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导致胃溃疡病发的主要原因为人体肠胃中原本用于消化食物的胃酸与胃蛋白酶腐蚀了自身的胃壁,进而损伤胃部黏膜组织,以至于出现周期或节律性的上腹疼痛难忍等症状。胃溃疡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发现治疗[1]。胃溃疡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三联疗法,主要依赖于各类抗生素药物[2],但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三联疗法的疗效大大降低。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四联疗法开始登上治疗胃溃疡的舞台。本文就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共收集到8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在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0±2.10)岁。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其中治疗组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17例,平均年龄为(48.65±1.70)岁;对照组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15例,平均年龄为(49.51±2.3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均给予三联疗法,即口服20mg 的奥美拉唑与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治疗组:该组患者均给予四联疗法,即口服 20mg 的奥美拉唑、150mg 的果胶铋、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1d与治疗结束24h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即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观察溃疡面全部愈合,原溃疡面无瘢痕;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镜观察可见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大部分愈合;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重,经胃镜检查溃疡面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减小或有增大的趋势[3]。
1.6 统计学方法:观察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件比较,两组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经过15d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腹胀、嗳气、黑便以及呕血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反复疼痛以及节律性发作的特点[4]。据调查研究,胃溃疡的发作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一些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有密切联系,并且长期大量吸烟、饮酒、饮茶或咖啡等均可能会成为导致胃溃疡的原因。因此,健康的日常生活以及合理规律饮食是预防或治疗胃溃疡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中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这类人群更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袭,而胃溃疡便是中老年人群易患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部的各种疼痛,大多出现在就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逐渐缓解的现象,但会再次反复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胃出血、穿孔或者发展为胃癌,是需要患者十分重视的一类常见疾病。在四联疗法出现之前,临床一直使用三联疗法进行胃溃疡的治疗,但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人们将一种新型的胃黏膜保护剂--果胶铋加进了三联疗法,从而产生了现今疗效显著的四联疗法。果胶铋的主要作用是在胃部覆盖于胃黏膜表层,形成一种形态稳定的凝胶体,以此来阻止胃蛋白酶与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为其他药物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更利于后续治疗。而本次临床研究通过两组对比可以看到,使用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且部分患者溃疡愈合,这表明四联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从新.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何思民.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 54-55.
[3]李红玉.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17): 56-57.
【摘要】目的探究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治愈33例,所占比率为76.74%,有效者10例,所占比率为23.26%,无效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22例,所占比率为51.16%,有效者18例,所占比例为41.86%,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3.2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比传统的三联疗法有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四联疗法;中老年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2,R573.1 【文献标识码】A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消化道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导致胃溃疡病发的主要原因为人体肠胃中原本用于消化食物的胃酸与胃蛋白酶腐蚀了自身的胃壁,进而损伤胃部黏膜组织,以至于出现周期或节律性的上腹疼痛难忍等症状。胃溃疡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发现治疗[1]。胃溃疡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三联疗法,主要依赖于各类抗生素药物[2],但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三联疗法的疗效大大降低。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四联疗法开始登上治疗胃溃疡的舞台。本文就四联疗法治疗中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中老年胃溃疡患者,共收集到8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在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0±2.10)岁。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其中治疗组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17例,平均年龄为(48.65±1.70)岁;对照组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15例,平均年龄为(49.51±2.3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均给予三联疗法,即口服20mg 的奥美拉唑与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治疗组:该组患者均给予四联疗法,即口服 20mg 的奥美拉唑、150mg 的果胶铋、0.25g 的克拉霉素以及1000mg 的阿莫西林,2次/d,疗程为15d。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疗程前后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1d与治疗结束24h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即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观察溃疡面全部愈合,原溃疡面无瘢痕;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镜观察可见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大部分愈合;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重,经胃镜检查溃疡面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减小或有增大的趋势[3]。
1.6 统计学方法:观察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件比较,两组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经过15d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腹胀、嗳气、黑便以及呕血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反复疼痛以及节律性发作的特点[4]。据调查研究,胃溃疡的发作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一些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有密切联系,并且长期大量吸烟、饮酒、饮茶或咖啡等均可能会成为导致胃溃疡的原因。因此,健康的日常生活以及合理规律饮食是预防或治疗胃溃疡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中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这类人群更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袭,而胃溃疡便是中老年人群易患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部的各种疼痛,大多出现在就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逐渐缓解的现象,但会再次反复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胃出血、穿孔或者发展为胃癌,是需要患者十分重视的一类常见疾病。在四联疗法出现之前,临床一直使用三联疗法进行胃溃疡的治疗,但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人们将一种新型的胃黏膜保护剂--果胶铋加进了三联疗法,从而产生了现今疗效显著的四联疗法。果胶铋的主要作用是在胃部覆盖于胃黏膜表层,形成一种形态稳定的凝胶体,以此来阻止胃蛋白酶与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为其他药物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更利于后续治疗。而本次临床研究通过两组对比可以看到,使用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且部分患者溃疡愈合,这表明四联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从新.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何思民.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 54-55.
[3]李红玉.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17):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