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县文复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 陈小娇
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重庆市武隆县文复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 陈小娇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教学 学生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等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程标准同时对小学各年级段提出了阅读量的要求: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为此,教师更需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农村小学生受各项因素影响,这样的阅读目标极难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就成了离弦的箭,不得不发。
针对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少的现状,我们决定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读物开始,着手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有书可读,只有学生读得多了,才能从中找到阅读的趣味。因此,我们在各班设立图书角,建立图书借阅登记簿,制定完善的班级图书借阅制度。书籍多了,学生的选择余地多了,看书的同学自然也多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与当地图书馆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免费享用图书馆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避免损坏书籍,形成爱护书籍的意识。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语文教师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可以愉悦身心;其次,教师本身要表现出对阅读的兴趣;再次,教师可选择全班同学与交换死都感兴趣的刊物阅读,激发阅读兴趣,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之间交换课外阅读书籍,鼓励学生针对喜爱的书籍写读书心得与体会,每周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诵读。学生也可利用录音机等技术手段将书中有趣的内容进行朗读并记录,将录音带到学校让同学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考虑到小学生对于故事类读物的兴趣更强,小学语文教师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之外,还可利用班会或阅读课使学生更好地领略阅读魅力。这种形式还能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扩大阅读量。
要想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创造条件让学生读书。
1.利用早读课,自由读书。每周用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只读课外书报,内容不限,形式不限。
2.利用早读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记录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办手抄报。
3.设计阅读指导课。教师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以此帮助学生有技巧、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外阅读。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童话故事类的读物可以略读,报纸、信息资料可以浏览。对于一些需要精读的内容可用以下方式:仔细地读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快速地浏览全文,第三遍要边读边想画面,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融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教师除了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还应指导学生选取合适、恰当的课外读物。小学教师可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确保所选课外读物符合小学生的心态与理解范围,避免晦涩难懂的读物,尽量选取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读物,如《小王子》《西游记》《希腊神话》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经过专业人士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小学教师可将课文作为最基础的阅读素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目的。首先,每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下节课文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需要标出自然段落,对文中的生字生词加以标记,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内容层次的划分。其次,在初次阅读时鼓励学生指出理解困难的词句,并在初读结束后加强师生交流,消除阅读障碍。再次,精读课文时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或摘抄,在巩固语言素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学习,便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之推广到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必定会受益匪浅。
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循循善诱、持之以恒。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1]王雯洇.有效指导快乐阅读[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03
[2]解开诚.享受阅读,快乐写作,生活语文——“激发兴趣,发掘资源”和“突破瓶颈,苦中寻乐”浅谈[J].考试周刊,2013
[3]甘红艳.在“广泛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4]刘利荣.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J].科学导报,2014.04
ISSN2095-6711/Z01-2015-0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