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市孟村县育才小学 王金荣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河北沧州市孟村县育才小学 王金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大量的实验证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小学数学学科双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课程整合 教学改革
纵观当今的教学,电教媒体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为小学数学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更是把数学课堂打扮得“花枝招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具体表现如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师生的“想”变成“形”,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知识,把书本上的“静”变成“动”,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数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不同颜色的小兔、鲜艳美丽的花朵作为课件内容,引起学生对美的感知,教师有时还用比拟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传统教学中,数学有许多重难点知识只能靠教师与学生的理解,学习毫无乐趣。当学生对有些难点不能理解时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感知材料。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刻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问题解答、逻辑推理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绳子一端系一个小球,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不动,甩动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学生在观察与思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教学改革发展需要,不适应日新月异、飞速变化的世界,书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首先,多媒体利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图文信息,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学生视野,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和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其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交互性强、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点,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六年级数学要进行分块复习,既要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复习,又要进行题目的讲解、练习。如果借助信息技术课件进行复习,不但可以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效率,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板书劳累之苦。同时,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隐蔽性特点可使学生将某些不愿意公开表达的信息直接与同学、教师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例如,环境保护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整合,学生各自在计算机上按照教师的设问搜寻需要的信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不仅解决了多年来数学教师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还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可以实现分层教学和真正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根本途径。教师在教学整合过程中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把握“适时、适量”原则,争取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亲密合作达到最好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黎大致.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SN2095-6711/Z01-2015-07-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