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丽君 赵丽娟 周 英
近几年,接受式教学模式日益受到研究性教学模式冲击,更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研究性教学得到了我国高等学校的积极关注与推行,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实践,随着网络教学的推广,开展网络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探讨研究性教学在网络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概念。以“活动建构为本”的学生发展观是研究性教学倡导的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选择特定的、具体的主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主动求知、主动实践,在这样“教”与“学”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吸收且应用知识、分析且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理念,研究性教学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所有学科、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自主的研究探索中,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动力,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1.网络课堂的研究性教学概念
通常而言,网络课堂特指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互动教学课堂。从研究性教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课堂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以网络平台为互动媒介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旨在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在这里,网络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资源的渠道,更是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共同探索与研究的平台。各个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作为网络实践形态的网络课堂是探索研究性教学的有意尝试。网络课堂的特点主要有三。 第一,专设性,专门为研究性教学目的而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堂由于技术媒体的参与,突破和延伸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更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第二,平台的互动性,网络课堂自有的信息化特质成为研究性互动平台;第三,有效实施,是指网络平台日常互动;师生通过交流模块随时研讨与学习,教学的任务可以下达,完成并存档保存。网络课堂教学的特质为探索当前研究性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实践性可能。
2.研究性网络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随着教育信息化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动,应用网络技术手段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持,网络化的教学平台系统应运而生。在高校的信息教育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采用含教学资源、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等多元素的复合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研究性的教与学。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的管理(用户与课程的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具体有课件资源发布、教学组织、交流互动,学习支持,教学评价的管理,具体有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为适应高校信息化教学需求,Blackboard、Web CT 等知名网络教学平台基本集成了课程与活动两个主要的平台核心理念,支持教师设计、创建、发布和管理网络课件,同时拥有学生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利于学习者调整适应学习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发挥主动性的情境,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轨道。在这种平台下,更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主动学习,更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国学者罗发奋、袁松鹤等认为目前我国研究性网络教学平台是第三代教学平台,这一平台仍处于探索中,是真正实现了应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融合的新技术平台,能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主学性。
现以常熟理工学院(简称常理工)研究性网络课程为例进行研究。为了加快常熟理工学院数字校园的发展,提高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2008 年学校采用北京赛尔网络公司(CERNET)提供的Blackboard 先进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及管理平台,依托这个平台,校内上万名在课后进行网络课堂的辅助与自主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开展网络课堂的教学活动,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研究性网络教学的有效的尝试。
自2003 年以来常熟理工学院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就已经展开,并受到校领导的重视。每年新进的教师必须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学习计算机基础、网络平台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培训后严格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培训证书,主讲教师全部由常理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担任。此后,每年学校派出教师去南京、上海等高校学习“微课”设计,并参加比赛。同时学校在校园主页上建立“教学资源网”网站,全校师生都可进入此网站学习网络课程和校级、省级精品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为高校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及优秀的教育资源。
目前常理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已有6 年的时间,为常理工师生提供了523 门课程、学生累计访问达9211 人,总访问量累计为 871102 次(截止 2013 年 12 月20 日)。课程分布到学校各个院系及教学单位,涉及到33 个学科,涵盖了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
1.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这对传统矛盾在高校长期存在,考评体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造成了教研两张皮的弊端。这个问题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成果考核要求并未降低,学历要求、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要求都有所提高,但在教学方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仍然缺失,因此教师仍把科研作为重中之重也是无可厚非的。年终对教师的考核,“优秀”往往给予了要评职称的教师,因为高校职称评审要求有 “优秀”的教师才有晋升的资格。这样的客观体制导向使教师很少注重研究性教学。打破旧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新的评价机制,重视教学研究对职称晋升的重要性,研究性教学自然就会不断推进。
对于学生也应建立正确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学生的考试往往以笔试成绩为主,这样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上的学生其学习过程未计入评分,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不公平的。从前面学生使用网络平台情况也可以看出,学生更多以考试为主地使用平台,考试评价机制造成了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热情和兴趣的伤害等,建议考核方式多元化。
2.营造研究性网络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研究性网络课堂教学的“教”与“学”两个方面都须有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现在对高校教师工作量要求较高,要求每学年400 左右的教学课时,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其他教学事务及班主任工作,不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对于教师应适当降低工作量要求,给予教师充分的网络教学准备时间。要进行研究性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须增加学术兴趣小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更好地满足“师生沟通”和“教师指导”的空间交流,给师生足够的空间,拓展良好的课外教学互动空间。对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方面,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共同参与到研究中去。
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确立开放性交互的需要,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学生讨论、共享、交互(例如问题讨论区、回帖等)。通过师生间的共享与交互,网络教学中使得教师反思学生反映的结果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初衷,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正确方向上学习的创造性和张力的提升。
[1]许晓东.基于网络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2]冯 锐.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班版),2009
[3]孙重锦.国内外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特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
[4]朱书慧.促进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1
[5]曲宏毅,韩锡斌,张 明,武祥村.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