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第六中学 乐志灵
民族精神的火把
江西省于都县第六中学 乐志灵
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学习面对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时,如何才能促进自身修养和行为的进步。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历史教师只讲解历史知识,忽略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精神 世界观 课堂氛围
从宏观角度来讲,历史很庞大,它涵盖了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从远古到现代的进程。从微观来说,历史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总结。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感受历史,这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如果你不了解历史,一定会遭到大众鄙夷。人们只有在了解历史之后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将现在的一切改写成历史。如何创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一点,即以学生为主体,我们的创新就一定能成功。“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如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历史学习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真正学会创新,我们才能为将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肩上所扛的责任十分重要。
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路径,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像一潭死水,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氛围要活跃起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调整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流程,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学习活动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更加自由、深入、全面地开展学习。
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行思维之间的碰撞,在“头脑风暴”的洗礼下感知不同思维方式,并且虚心学习,提高知识储存量。在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历史学习中,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学生越兴奋,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就越强,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营造课堂氛围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网络提升教学重要资源,这些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强大的推动效应,这对历史教学课堂而言是非常有力的支撑与推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发挥网络资源的促进作用,将生动的信息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进一步增强网络资源、多媒体手段对历史教学的支撑功能。
例如,网络上很火的一部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就运用了非常简单的表现手法,用兔子、熊、老鹰代表世界各国,讲述新国创建时期碰到的种种困难。这种方式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情感却很真挚,很容易引导人,再这样一种情况下,学生不想了解历史都难。而这样一种资源就体现了多媒体教学在现代中学课堂的重要性。
高中是学生定型的关键时期,学生类型多样,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细心观察体会,懂得因材施教,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否则对学生的伤害会直接导致其产生厌学心理,与学校格格不入,最终突入歧途。
历史学科因其本身固有的历史性和灵活性,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喜爱。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知识,历史本身拥有很多情感,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感受传统的历史文化。教师可以播放历史题材的电影、书籍、音乐加强这份情感。而这种情感上的启发是走心的,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这是让他们真正喜欢历史的一种可行方式。
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找到有效而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速领悟历史知识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文知识竞赛或名人故事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户外学习,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对于高中历史中一些历史影像资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多出去走走看看,在拥有多年的历史古镇名城里,更好地体会历史的金戈铁马,艺术人生。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可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社会责任感。自从计划生育开展以来,独生子就成为一个热词。还有不少人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没有责任心,缺少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气神更是少得可怜。他们“自己”的思想强烈,常常把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放在首位,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事,多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算有时候不得已要去承担社会责任,那也是被家庭和学校强制要求。现代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彻底形成,他们缺乏主见,容易被一些不良习气影响,而学校、家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责任感等情商的培养相对滞后。而历史学科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历史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历史知识,关注点放在与考试大纲对应的知识点传授上,忽略了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相结合,导致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无法发挥应有优势。这就需要教师改变策略,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在感知历史中学习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ISSN2095-6711/Z01-2015-1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