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研究

2015-03-30 11:50刘新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校流动

刘新星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之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据2013年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 亿人,相当于每6 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而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多数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且这种趋势由“独身一人”到“举家迁徙”。流动儿童在新环境的适应性,如对新学校的适应、对新教材的适应、对新人际关系的适应等,都会影响到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的学习状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流动儿童自身有特殊性,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流动儿童中,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孩子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1]。

本文所研究的小学流动儿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其中,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虽人户分离,但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国家相关政策也加大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进入学习状态下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学习状态,涉及了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和过程;是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性的学习行为方式,是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过程,需要逐渐养成,不是一时间就容易改变的。

1 小学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小学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对学习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习惯培养现状不佳、学习习惯培养缺乏一致性、家庭学习习惯培养教育欠缺。具体表现在:1)小学流动儿童自身培养学习习惯没有一定的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流动儿童更是特殊的群体,其本身在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自卑感和不适应感,已养成的习惯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同时,一大部分流动儿童是转学而来,学习过程的非连续性会使正在形成的习惯因为环境的改变随之也要改变或者重新培养,这就导致了该群体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长期性和一致性。3)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流动儿童家庭环境一般都不是很好,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孩子,家庭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

2 提升小学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实效的对策

小学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要改变其现状也须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

2.1 学校层面

第一,创造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流动儿童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领导的作风上,也体现在学校的校舍、校貌和校纪上,对所有的成员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同学之间生活上相互帮助,友好相处;学习上你追我赶,合作互进。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中,流动儿童会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反之,同学之间互不信任,互不帮助,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之中,从农村来的流动儿童可能会受到同学的挖苦与排挤,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进而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厌学、害怕来到学校的心理。在极差的学习状态下,学习习惯的养成无从谈起。

第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主导性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要密切关注流动儿童心理、身体的变化和需求。流动儿童面对新环境,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产生各种心理变化,此时就需要老师及时教育引导。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可多与流动儿童谈心,可适当家访,了解流动儿童的真实情感和学习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尽快在心理上接受新环境,学习生活步入正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2 家校合作

第一,强化家校合作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素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单单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特别是流动儿童的特殊性,更要求家庭与学校沟通合作,营造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形成合力。传统教育经验中,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而教师认为家长不应该、也不能对学校的教育进行干涉,以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家长和学校均要改变教育观念,对于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家校合作的意识和素养。

第二,创新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搭建多渠道全方位合作平台。家长座谈会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家校合作方式,但要避免发展成为批评会。家访是学校老师最早采用、目前尚保留的工作方式,耗时比较多,一般都用来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效果更明显且更人性化。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手机、电话、电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建立迅速、便捷的家校交流与沟通平台。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可将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或者QQ 家长联络群中,及时更新。家长和教师双方都可以及时督促孩子的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和习惯。

第三,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这是最直观的方法。学校可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家长通过对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更加详细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可以和老师商讨孩子不良习惯的改进方法[3]。

2.3 社会层面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流动人员就业,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条件。1)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指导规范作用。如流动儿童就近入学的政策、教育经费财政的支出、减轻流动儿童学习经费负担等。2)组织社会培训,提高流动人口就业率。流动人口因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城市从事着底层比较辛苦的工作,收入相对偏低,大部分是低收入家庭,很难保证有充足的教育财政支出。政府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对流动人口进行各种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可以找到更好、收入更高的职业岗位,保障就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给子女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4]。

3 结语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有很深远的影响。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小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过程的不连续性导致学习习惯养成的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自身、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学校要创造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流动儿童全方位融入。教师要有帮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意识和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家长要有家校合作意识,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多与老师交流与沟通,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应创新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搭建多渠道全方位合作平台。国家社会层面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条件;要保障流动人员就业,改善流动人员工作生活环境,改善流动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1]袁牧,罗斌来.学生养成教育指南[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2]刘梓.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李慧慧.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76 -82.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家校流动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流动的光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